三國演義是人們非常熟悉的一部小說,在歷史上,正是因為三國演義的出現,才讓后人對三國這段歷史有了一個了解。在歷史上,三國出現在東漢末年,時至今日,人們對三國時期的起始時間是存在爭議的。不過,大部分人都認為三國起始于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
從此之后,三國的局面就已經開始形成。赤壁之戰后,魏蜀吳三足鼎立的局面出現了。此時的東漢已經是名存實亡了。在這時候,東漢仍然是存在的,漢獻帝還在位,只不過這時候的漢獻帝已經是傀儡了。在三國時期,出現了數不勝數的名將。
魏蜀吳三國中,建立最晚的就是蜀漢。不可否認的是,劉備打出的匡扶漢室,確實是吸引了很多人才。劉備能夠建立蜀漢,離不開這些武將和謀士的輔佐。劉備手中的謀士有諸葛亮、法正、龐統等等,其次還有武將關羽、張飛、趙云等等。
總之在蜀漢陣營中,無論是謀士隊伍還是武將隊伍,都是非常厲害的。蜀漢建立之后,由于功績卓著,出現了五虎上將,分別是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云。不過這個五虎上將是在三國演義中提出來的,在三國志中沒有出現。
三國志只是將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云列為一起。五虎上將是非常厲害的,無論是五人中的哪一位,都是為蜀漢建功立業的。人們對三國這段歷史的了解幾乎都是來自三國演義,在三國演義中,對很多正史進行了改編。這一點毋庸置疑。
三國演義與三國志中出現了很多不同。單單說趙云。在歷史上,趙云被曹真擊敗,但是在三國演義中,唯一擊敗趙云的是姜維。不過姜維擊敗趙云是小說杜撰的。在正史中,曹真是真真正正的擊敗過趙云。史書記載為「明年,亮出軍,揚聲由斜谷道,曹真遣大眾當之。
亮令云與鄧芝往拒,而身攻祁山。云、芝兵弱敵強,失利于箕谷,然斂眾固守,不致大敗。軍退,貶為鎮軍將軍。」
這是正史中記載的趙云的敗績。這次戰爭的失敗,趙云被貶,之后不久就去世了,后被追封為順平侯。在這次交戰中,主帥是諸葛亮,副軍就是趙云。曹魏的主將就是曹真,因此曹真也成為了唯一打敗趙云的武將。三國演義中,曹真是很窩囊的。
在正史中,曹真可不是這樣的。鎮守漢中的夏侯淵陣亡后,曹操派了曹真為征蜀護軍。后來,曹操親自鎮守漢中,其后曹真接曹洪等還屯陳倉。曹丕即位之后,曹真更是得到了重用。曹丕即位后,曹真假節都督雍、涼州軍事。到了諸葛亮北伐時,曹真即位出軍。
魏明帝曹叡派曹真督諸軍到郿城,于斜谷擊敗蜀將趙云、鄧芝。這就是趙云唯一的敗績。曹叡即位后,曹真建議伐蜀,于是曹真率軍從長安出兵,由子午道南入,各路兵馬有的走斜谷道,可是趕上了大雨連天,只好撤回。現如今看來,曹真是真帥才!
相比趙云來說,曹真的實力絕對在他之上。這樣的人才打敗趙云,不算是恥辱。在整個三國時期,曹真的能力都是毋庸置疑的,能夠得到了三代曹魏君主的重用,絕不是憑借宗親關系。能夠敗在曹真的手中,說明了曹真肯定是有真本事的,絕不是后人杜撰的。
在三國演義中,曹真的表現是非常窩囊的。現如今看來,曹真在歷史上的表現絕對不窩囊,更為重要的是,曹真才是歷史上唯一打敗趙云的人。由于打敗了趙云,曹真的武力值也是讓趙云心服口服。就連諸葛亮對曹真都是非常敬佩的。
三國演義中,司馬懿與諸葛亮兩名英杰對壘的激烈,在這樣的情況下,曹真的實力被大大弱化。面對諸葛亮屢戰屢敗,最后更在征蜀失敗后因為諸葛亮的信活活氣死。
可是正史中的諸葛亮對曹真是有敬佩的。畢竟一位優秀的武將是很難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