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盜墓賊們準備開挖趙云墓的時候,令他們害怕的一幕出現了。
只見地面上突然竄出來幾十條毒蛇,而且越來越多,與此同時,天空中也響起了巨雷,烏云密布狂風大作,瞬間陰了下來。
盜墓賊心里瑟瑟發抖,立即放棄了盜掘,倉皇而逃。
從此以后,便傳出趙云墓有毒蛇守護,千百年來,竟然真的無人敢盜。
不過大家更想知道的是,在《三國》里,趙云的兵器是一把龍膽亮銀槍。
那麼趙云的墓里,究竟有沒有這把龍膽亮銀槍陪葬呢?
「吾乃常山趙子龍!」這是許多人對趙云的第一印象。
在《三國》里,趙云給人留下的是一個銀盔素甲、白馬長槍的俊朗將軍形象。
趙云驍勇善戰,現少有敗績,被稱為「常勝將軍」。
而且他忠義無雙,汝南之戰時,力斬高覽,救了劉備性命,后來在「長坂坡」來了七進七出,救出了年幼的阿斗。
所以趙云也是三國中最受歡迎的武將,近乎完美。
也因此在不少地方,都建有趙云的祠廟,比如四川大邑、河北正定、河南南陽等地。
但是趙云只有一個,到底哪里才是趙云最終的葬身之處呢?
趙云出生在河北常山真定,早早就離開了家鄉,四處征戰,所以河北正定有趙云廟,也是很好理解的,不過這個廟只是個衣冠冢,是當地人為了紀念趙云而建的。
趙云出來后,先投奔了公孫瓚,不過很快趙云就發現公孫瓚這個人,成不了大事,便找了個借口回了老家。
果然沒多久公孫瓚就被袁紹滅了。
后來機緣巧合下,趙云投奔了劉備,此后便一直跟著劉備南征北戰。
趙云不僅多次救劉備于水火之中,更是兩次營救少主劉禪,可以說趙云在劉備創建蜀漢的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
公元229年,趙云在北伐戰爭時身體每況愈下,最終氣絕身亡,留在了蜀漢大地上。
趙云的老家在河北,但當時北方是曹魏的地盤,所以說劉禪不可能把趙云的尸體運回河北去安葬。
而趙云生前一直駐守在銀屏山一帶,抵御前來進犯的羌人。
所以銀屏山對于趙云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很大機率上來說,趙云去世后,劉禪為了感念趙云對蜀漢的心血,讓他長埋在了銀屏山下,繼續守護這片他熱愛的土地。
在四川大邑的銀屏山下,人們也找到了趙云墓和子龍廟,
在《蜀中名勝記·上川南道》中也有記載:「有云墓及廟存。」
整個墓祠占地3500多平米,子龍墓的封土高2.3米,像一個小山丘。
在正中央有一塊墓碑,上面刻著「漢順平侯趙云墓」,兩側還刻有填金對聯:
赤膽永佑江原父老,忠魂猶壯蜀國山河。
由此可以斷定,趙云的墓在四川!
歷經千年的時光變遷,趙云墓一度遭到過破毀,但是卻始終沒有被盜,這究竟是為何呢?
在四川發現趙云墓后,這里的香火一度非常旺盛,不少官員來此地就任時,也會對子龍廟進行修繕。
尤其是到了清朝,每一位皇帝都會專門撥款,對子龍廟進行修整和擴建。
不過有人敬仰,自然也有人起過賊心。
趙云作為蜀漢的功臣,他的墓葬并不算小,而且里面必定放了許多陪葬品,這就讓不少盜墓賊起了歹心。
然而到了近代專家們發現,趙云墓雖然遭到過破壞,但實際上并沒有被人盜過。
居住在此的老一輩人,都知道這麼一個「傳說」。
早年有盜墓賊盯上了趙云墓,可是當他們剛準備開挖的時候,就聽到了一陣詭異的聲音從背后傳出。
回頭一看,不僅嚇得一屁股坐在地上,不知道從哪里冒出來了一群蛇,正往他們爬來,而且肉眼可見的數量越來越多,好像周圍的蛇都爬了過來,其中不乏許多有毒性的蛇。
其實對于這種情況,盜墓賊們常年在野外,也不是沒有遇到過,于是就停下手里的動作,打算等到蛇群散了再動手。
可是這些蛇始終在墓地周圍盤旋著,久久不愿散去。
而就在這時候天上突然打起了雷,烏云密布,天立馬暗了下來。
天降異象,這可不是什麼好兆頭,盜墓也是講究一個時機的,這一變化可把盜墓賊們嚇壞了,立馬收手倉皇而逃。
從這以后,當地的人們都說,這些蛇是來保護趙云的,趙云墓從此無人敢盜。
不過對于蛇群的出現,人們還賦予了這樣一個故事。
劉禪作為蜀國的國君,身上自然背負著「真龍之氣」。
趙云在救劉禪的時候,劉禪由于受到了巨大的驚嚇,導致「真龍之氣」外泄。
而流出來的那一部分「真龍之氣」呢,則附著在了趙云的貼身武器「龍膽亮銀槍」上。
趙云作為蜀國的第一大將,常年南征北戰,相當于劉禪的」保護神「了,他「龍膽亮銀槍」上的「真龍之氣」也就愈加濃厚。
趙云去世后,這把「龍膽亮銀槍」也就成了趙云的隨葬物品,繼續在地底下陪伴著趙云。
而這些蛇,就是當趙云墓遇到危險時,「真龍之氣」化形而成,出來保護趙云墓不受侵擾的。
當然了,這個故事帶有一定的迷信色彩并不可信。
但讓后人們感興趣的是,傳說中趙云的那桿神槍「龍膽亮銀槍」,真的在墓里嗎?
趙云墓、子龍廟最高光的時候,便是清朝道光、咸豐年間,擴建后的子龍廟擁有三座大殿,前來祭拜的香客絡繹不絕。
到了民國時期,在1930年,時任大邑縣長把子龍廟擴建成了一座公園,并修建了亭臺樓閣,小橋流水,子龍廟一時間變得景色優美。
每年的農歷三月份,這里還會舉辦為期10天的廟會,十里八鄉的村民們都會前來參加,可謂是盛極一時。
那時候不僅當地的村民會前來祭拜,四川的那些軍閥們,更是把趙云視為「戰神」,自然也會十分尊敬,經常出錢修繕。
再到了后面,子龍廟便有了新的作用。
六七十年代正是「掃盲」的熱潮,于是當地政府在子龍廟的基礎上,把這里變成了「五七干校」。
子龍廟多處被拆,蓋上了教學樓、辦公樓和宿舍等。
不過在破土動工的時候,這里又發生了一件詭異的事。
施工隊有些工人,知道這里是趙云墓后,便動起了歪心思。
這些人文化水平不高,甚至沒有讀過書,在他們的印象里,趙云墓是座古墓,那里面一定有著許多金銀財寶。
于是便利用施工隊的便利,準備對趙云墓進行挖掘,可是他們剛動手,天上就開始下起了瓢潑大雨。
大雨整整下了三天三夜,他們辛苦挖的盜洞,充滿了積水。
他們不挖了,雨很自然地便停了下來。
雨一停,周圍的泥土垮塌下來,瞬間就把洞給堵住了,辛辛苦苦大半天,一場雨就把他們之前的工作全毀了。
老一輩的人非常生氣,直罵他們破壞了這里的風水。
他們突然想起了「毒蛇護主」 的的故事,頓時打消了盜墓的念頭,看來趙云的墓真的有神靈守護。
至此之后,趙云墓經歷了千年之久,卻從來沒有被盜過,這也稱得上是一種奇跡了。
而至于趙云墓中究竟有沒有那把「龍膽亮銀槍」呢?
后來專家們推斷,趙云的「龍膽亮銀槍」其實只是小說中為了突出趙云的勇猛描述出來的。
而查閱三國時期的各種史書資料,專家們也沒有發現「龍膽亮銀槍」的記載。
趙云肯定真的有自己的武器,但應該不是「龍膽亮銀槍」。
2008年后,學校從子龍廟遷了出來,當地政府對子龍廟的正殿等重新進行了修繕,并作為景點對外開放,子龍廟又恢復了往日的生機,還是重點文物保護對象。
或許在趙云的墓中,他的武器貼身陪葬,但趙云的武器究竟長什麼樣子呢?只能留給后世來解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