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三妻四妾」的老照片,圖四疑似「童養媳」,待長到十四、五歲時,就讓她同兒子「圓房」

所謂三妻四妾、妻妾成群,起初也不是後來的荒淫動機,而是為了生育需求。(清朝三妻四妾真實照片)一者,古代醫療條件不好,嬰兒成活率不高,民間所謂「四六風」即嬰兒生下來,很多體弱者,過不了第四和第六天。(清朝三妻四妾真實照片)

農業社會,男子勞動謀生,並承擔勞役、兵役等推卸不了的責任,稍有差池,便傷害生命,一家一戶之男丁,或許因為一個小小的變故,即導致血脈斷絕。

生育週期古今相同,所以,為了保障生育及生養質量,健康地傳宗接代,經濟條件好的家庭,為一男配多妻,加大保障係數,于是一夫多妻興焉。                     

此為疑似童養媳老照片,童養媳,又稱「待年媳」「養媳」,就是由婆家養育女嬰、幼女,待到成年正式結婚。舊時,童養媳在我國甚為流行。之所以盛行童養媳,原因就是當時的社會非常貧窮落後,老百姓的生活十分低下,眾多的民眾因家境貧寒而娶不起兒媳婦,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們就跑到外地抱養一個女孩來做童養媳,待長到十四、五歲時,就讓她同兒子「圓房」。         

用戶評論

2023/6/7 3:4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