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最佳推荐
三國解密
影视片段
情节八卦
洞鑑歷史
最新预告
全部
    
晚晴老照片:光緒皇帝出殯,杠夫多達7920人,花費白銀45萬兩
2021/12/11

1908年11月14日下午,光緒皇帝在西苑瀛台涵元殿因病去世,臨終無一人陪伴。大殮之後,梓宮先在乾清宮停放,而後移至景山觀德殿。1909年3月12日,舉行出殯儀式。本文選取的這一組老照片,記錄了光緒皇帝出殯的情景。

光緒皇帝的梓宮。

光緒皇帝的梓宮運往清西陵梁各莊行宮「暫安」。他去世之時,並沒有營建陵寢。在他去世第三天,朝廷才頒發諭旨:「大行皇帝尚未擇有陵寢,著派溥倫、陳璧帶領堪輿人員,馳往東西陵,敬謹查勘地勢,繪圖貼說,奏明請旨辦理。」不久,陵址選定在西陵范圍內的金龍峪。

送葬的隊伍。

​​光緒皇帝有生之年始終活在慈禧太后的陰影下,從來沒有真正掌握過朝廷大權。在他去世之後,所有的殯儀至為隆重,豪華鋪張,給了他實實在在的皇帝待遇。 整個出殯活動消耗白銀45萬兩。

送葬的隊伍。

北京與梁各莊之間距離240裡,原本已開通鐵路,但為了恪守祖制,朝廷決定捨棄便捷的鐵路,而採取徒步的方式前往梁各莊。如此一來,路上的行程用去了4天3夜的時間。3月12日出發,直至3月15日下午方才抵達。

送葬隊伍中的引​幡​隊。

送葬隊伍浩浩蕩蕩,長達十幾裡。佇列最前由清軍馬隊開道,其後依次為:64人引幡隊;1300多人的法駕鹵簿儀仗;皇帝梓宮;排成10路縱隊的清軍;1400多輛馬車,車上乘坐著隆裕太后、瑾皇貴妃和皇親國戚、文武百官等。

光緒皇帝的梓宮。

梓宮外置葫蘆金頂、黃緞繡金龍的棺罩。梓宮加上棺罩,這一套有個好聽的名字,叫「吉祥轎」。這頂「大轎」寬度超過5米,其富麗堂皇可見一斑。

杠夫抬著光緒皇帝的梓宮。

抬皇杠人員多達7920名,每天分為60班,每班128人,另配幫夫240人隨時替換體力不支的人。他們大多是從良鄉、宛平、大興、房山等縣應皇差而來的包衣旗人,一律身穿紫色團花麻駕衣,戴黃手套,穿黃靴罩,土黃套褲,頭戴盆式黑氊帽上安朝天黃鵝翎。

出殯期間觀者如堵。

按規定,官紳、百姓可沿途觀看,但梓宮經過時必須下跪舉哀。不過,當梓宮走來,道路兩邊圍觀的群眾人山人海,都沒有下跪,有站著的,有坐著的,就是沒有跪著的。負責維持秩序的清軍,也沒有強迫要求圍觀人員下跪。

當時,皇家在民間的權威已經大為削弱。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繼去世時,著名學者趙元任還是學堂裡的學生。他回憶,學堂組織學生在靈堂前叩頭,贊禮人高呼「舉哀」時,他們這些學生竟然全都低著頭大笑。另據著名作家夏衍回憶,因為要停止婚嫁、娛樂一百日,民間對此頗有煩言。

送葬隊伍中的馬車。

光緒皇帝梓宮抵達梁各莊後,安放在行宮正殿,隆裕太后和瑾皇貴妃分住在左右配殿陪靈,王公大臣都要輪流值班,每日進行繁瑣的祭奠活動。

送葬隊伍中的鹵簿。

幾乎與舉行出殯儀式同時,光緒皇帝的陵寢——崇陵開始施工。此後,西陵金龍峪方圓5裡的范圍內呈現出熱火朝天的景象。工程最緊張的時期,20多家廠商、6000多人同時施工。不過,因為工程浩大且經費短缺,直到清朝滅亡,崇陵仍未修造完成。

溥儀退位之際,袁世凱答應,崇陵按照原計劃的規模繼續修建,經費由民國政府撥付。

崇陵工地。

1913年,崇陵地宮先期修造完成,當年12月13日,光緒皇帝和病逝不久的隆裕太后同時奉安于此。在「暫安」了5年之後,光緒皇帝終于得以永眠。1915年,崇陵工程全部完成,總花費約551萬兩白銀。

這3種象征「富裕」的綠植值得擁有!好活又養眼,價格不算高
2023/08/14
爺爺奶奶是不是真疼孩子,這些事情暴露無遺,虛情假意一眼看穿
2023/08/14
養狗10年,現在才知道狗狗這些動作,背后的意思
2023/08/14
5種驅蚊植物,家里養幾盆,蚊子躲得遠遠的
2023/08/14
這個夏天,客廳中一定要養的6種綠植
2023/08/14
家庭養花常見8大誤區
2023/08/14
5種自帶「涼感」的植物,這個夏天有救了!
2023/08/14
人到晚年,不要對子女做這3件事,容易吃苦頭
2023/08/14
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沒錢,而是把這6個隱私告訴別人
2023/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