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男女授受不親」,其實下半句才是作者本意,被誤會千年
2021/08/11

現代環境下,除了能夠讓人生活得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另外一個很重要的點就是男女之間也沒有那麼多的阻礙。在古代,男人與女人之間想見上一面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尤其是在未婚的狀態下。一般的情況下,男子與女子只有等到他們結婚當天才能夠真正的見到雙方,但彼時木已成舟,就算自己見到的這個人不符合自己心目中所想象的那樣,也沒有任何的辦法了,就只能接受現實的安排。除去這一點,男女雙方在古代也是不能夠有過多親密的接觸的,當然這個親密的接觸不像今天的牽手或者擁抱,而是交談,甚至多看對方一眼都不行。

這在今天看來,自然是不可能的,畢竟我們的學習以及工作當中總是男女混搭,怎麼能夠避免與異性不接觸呢?但古代卻不是這樣,就像我們今天都知道「男女授受不親」,這就是古人一直秉承的觀點。不過,關於「男女授受不親」這句話,其實下半句才是作者本意,然而一直沒有人太過重視,導致作者被誤會千年。而明確寫出「男女授受不親」這句話的,其實就是孟子,

而孟子也是時不時的就被人誤會。

古代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同時封建禮教制度深入人心, 對於他們而言,沒有什麼事情比禮法更加重要 ,要是違反了禮教制度,則會受到世人的唾駡。這也不能怪古人的思想偏執,畢竟他們從小生活在那樣的范圍之內,身邊的所有人都在教導著自己要遵守禮教制度,同樣也沒有任何人做出違規的事情來。而關於男女授受不親這句話,同樣也是古人一直堅持的,他們認為男人與女人之間就是不應該有太多的接觸,甚至遇到的時候遠遠避開才是最好的。

然而,人們一直以來關注的都是男女授受不親這句話,如果沒有特地研究過,恐怕所有人都不知道,原來這句話是有下半句的,而下半句才是孟子一直強調的重點與核心。前半句,孟子提到,「男女授受不親,禮也」,而後半句則是「嫂溺,援之以手者,權也」

,直接這麼看,好像不太能夠理解孟子的意思。其實,孟子之所以說出這句話,還是來自於一個辯論家的疑問。

我們都知道男女授受不親不僅僅是限於普通的男性女性,就算是在家裡面,例如嫂子與叔叔,大伯與弟媳,其實都需要保持著同樣的距離,如果能夠避免互相接觸,就盡可能的避免。而這個辯論家的疑問就來自於此,既然嫂子與叔叔彼此之間需要保持正當的距離,但是如果有一天嫂子掉到水裡,而周圍又沒有其他人,就只有叔叔一個人在,那麼他到底是應該保持距離,選擇不救嫂子,還是冒著違反禮教制度的後果去救人呢?孟子的這句話,其實就是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在孟子看來,男女授受不親是因為有禮法制度的存在,而如果嫂子溺水卻不選擇伸出援手,那麼就是人性的問題。

經常這樣對你的人,其實就是看不起你,不要深交了
2023/08/09
「男人無能,一看便知」,沒出息的男人離不開這三句話
2023/08/09
平平無奇的小個子女生,當模仿博主穿搭提升衣品后,整個人都變了!
2023/08/09
60歲女性著裝小貼士:裙子要過膝,褲子要寬,顯得苗條又優雅
2023/08/09
老照片:老外眼中的1908年成都,百年前的成都更漂亮!
2023/08/09
狗狗忠不忠心,摸它這幾樣東西,就清楚了
2023/08/09
這7種狗沒有「攻擊性」,不用怕被咬,很適合家養
2023/08/09
研究發現:夫妻雙方在這個年齡段,生出的孩子智商更高,你知道嗎
2023/08/09
父母再累再忙,也不要讓這3種老人幫忙帶孩子,容易把娃養「廢」
2023/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