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談演義,張遼和關羽相比誰更厲害?只看史料,二人不是一個檔次
2022/06/17

史書上,兩人的形似點還是挺多的。例如:都是山西人。都有威名赫赫的戰績。都有獨自突入敵陣中央的表現。和同僚都有過矛盾(如關羽瞧不起馬、黃;張遼和李、樂兩人不和等等),都很清高。

甚至兩人的瑕疵也很類似。如:關羽丟荊州,降過曹操。張遼四易其主(丁、董、呂、曹),且前任主公都是后一任主公的刀下鬼……當然了,個人質量無關緊要。

一、主要評價:同進武廟七十二圣。《三國志》說關羽是「萬人敵」,張遼叫「古之召虎」。自南北朝以下:「名將唯羽」——說明就算到了后世,關羽也是作為其時名將的參考標準。

而《魏書》也說了:曹仁之勇,賁育復加,張遼次之。說明張遼在魏將中也屬于頂流層次。

二、張遼的戰績。主要有:1、關羽斬顏良的時候,在一邊打輔助。2、作為夏侯淵的部將討伐昌豨。3、北擊踏頓。4、攻下陳蘭。5、與李典、樂進一起打敗了孫權。

詳細說一下擊敗孫權。基本經過是:孫權舉兵10萬來犯。剛到,張遼帶800勇士突擊,從早上斗到中午,如入無人之境,嚇得孫大帝躲進土壘。吳軍被嚇破了膽,圍不了城,遂退。張遼追擊,差一步活捉孫權。

一開始按照安排,合肥防務由李典、樂進和張遼三人共同負責。曹操還專門寫信指導:張、李兩人負責野戰,樂負責守城。意思就是利用東吳大軍剛到,趁其未集結完畢,搞一次突擊,以破其勢。

其中有一個插曲需要注意:李典的叔叔是被張遼所害,兩人有私怨。在這樣的情況下,李典能無條件支持張遼的突襲行動,是值得肯定的名將之風。如此,張遼才能安心募集精兵,喝酒吃肉做動員,策劃突擊行動。

當然了,以少敵多的行動,本身就展現了張遼及其精巧的戰術指揮能力。從敵陣沖出看到有軍士掉隊,反身入重圍再把部屬救了出來,又體現了很強的責任心和自信心。

攻城戰打的是士氣。孫權兵多,但經張遼這麼一突,軍心渙散,再想組織有力的攻堅就很難了。于是無奈撤退。被張遼掩擊,這又是張遼捕捉戰機能力的體現了。

總體來看,張遼能取得800破10萬的戰績,主要在于:1、李典的包容,樂進的支持——同僚和睦。2、本身具備超強的戰術指揮能力。

3、吳軍內部存在不和諧。甘寧、潘璋等令人擔憂的關系等等。4、孫權的作戰態度,以為是進攻方,居然坐個御車上戰場,末了看到曹軍勇猛似虎,又抱頭鼠竄。

想想那個場面:年近半百的張文遠拼斗半日,血染鎧甲,持矛戟,指著孫權喝到:吳狗,你下來!而立出頭的孫仲謀色變,道:沒看到他們兵少嗎?快圍,圍他啊!

可問題是:張遼的所有戰績,都是作為從將、協同、合營的方式取得的。在昌郗是夏侯淵的偏將,在漠北是曹操的偏將,在合肥屬于防區內的三巨頭。戰略受曹操節制,戰術需要與李、樂兩人協商。他畢竟沒法指揮其他兩人的部隊。

三、關羽的戰績。盡管「絕北道」說起來很麻煩,但事實就是周瑜攻打南郡期間,北方的曹軍沒打過來,一年時間,靠的是關羽。

說關羽防守差的,都是被丟荊州的暈輪效應騙了。怎麼不看關羽坐守荊州十年,是夾在曹、孫兩大勢力里硬撐出來的?二哥身邊可有個像樂進、李典的幫手?

若比進攻能力,那關羽只怕是比張遼強得不要太多。張遼叫什麼?威震逍遙津。關羽呢?威震華夏。翻完《三國志》你找找還有其他人能用這個詞沒?

復盤一下經過:公元218年,曹仁作為曹魏最強的將領坐鎮荊州,以應對關羽。同年10月,侯音與關羽勾連在后方發動叛亂。曹仁回師平叛,屠宛城。

關羽借機北上。在大軍出動前,因糜芳看管不力,軍械被燒。但由于糜芳是劉備的小舅子,南郡太守,資歷與關羽平級,關羽拿他也無可奈何。

之前,孫權派人到荊州找關羽求親,被關羽嚴詞拒絕。這可能是個槽點。但你想想,孫權以一國之君和對方一個臣子結親,如果傳到劉備耳朵里,會是個什麼概念?說白了,孫權這招明顯是挑撥嘛。

關羽擊敗曹仁,從江陵向北推進600余里,圍曹仁于樊城。此時曹操逢漢中之敗,只得派于禁、龐德支援,另找徐晃臨時征集軍隊,前出宛城作為預備隊。

事實上漢中一役,曹操集團折了夏侯淵,丟了土地又連年鏖戰,陷入捉衿見肘的窘境。但劉備這邊更是到了「女子當運」的地步 ,竭盡蜀中全力,已經是油盡燈枯了。于是派人給關羽頒布命令,授假節鉞。賦予全權代理的諸侯權力。

秋八月,漢水滿溢,關羽水淹七軍,俘于禁,斬龐德,捉了三萬多曹軍俘虜,以關羽自身實力而言,尚未到三萬,實則是一場史詩性的勝利。

至此,曹操最有名的五子良將,一人已故,一人被擒,一人被圍,一人在當地避其鋒銳募集軍隊,一人負責西線防御,眼睜睜看著關羽軍威逼首都——許昌。

于是,曹操慌了,說要遷都。這可是官渡時以一敵十時都沒松過的口風。這也是自平定北方以來到魏亡,曹氏集團唯一一次感受到根基動搖的時刻。此時此刻,有一個人來示好了。孫權,表示可以提供背刺,以解曹丞相的困境。

同年十月,劉備集團正在收復東川,徐晃已募集12營軍力,戰場力量發生逆轉。曹軍又放出荊州已失的信息,在曹仁、徐晃和滿寵的合力打擊下,關羽退回襄陽。本來事情到這一步,兩家仍是一個不勝不敗的局面。只是,十萬兄的背刺來了。

前邊說了,糜芳是國舅,犯了軍紀關羽也是無可奈何,只能讓他留守。臨行前,關羽哪怕有諸侯之權,也只是呵斥一句:「回來再說這事。」結果就因為這麼一句,糜芳投靠孫權,而放棄了關羽苦心經營了十年的堅城——南郡。

糜芳、士仁只要堅守不出,呂蒙未必能偷襲成功。但僅僅是這一點也不愿做,拱手將荊州官兵的家眷送給孫權,導致關羽軍心潰散,大勢遂去。

襄樊之戰羽軍不過三萬,孤軍力敵三位五子加龐德,斬一擒一圍一,俘虜了三萬敵人,嚇得曹操要遷都,不愧為威震華夏。末了盟友突然反水,動用了兩大都督,這還能維持個不勝不敗的局面;而糜國舅跳出來成為壓死的最后一根稻草,誰又能料到?

從馬后炮的角度來看,你說是大意嗎?也可以,說不是嗎?也行。

但如果什麼事都要杯弓蛇影,把盟友背盟和親戚背叛都算到一起,那什麼事也不必去做了。這兩件事情同時發生的機率,跟中大獎有什麼區別?

當然了,關羽也有他的問題,既然明知道收拾不了糜芳,就不要撕破臉皮;既然已經受了假節鉞,該砍人就要果斷。何必來一句半截話「回來收拾你」?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關羽還真不傲,真傲,當時就該砍了糜、士兩人的腦袋。

四、綜合評價。

從戰術控制來說,張遼有5、6次精彩的表現。堪稱一流名將且不失勇氣。但作為獨領一方的統帥,被天下最強大的兩個集團夾擊,還能「威震華夏」。張遼還真沒遇見過。

也許你可以推測把張遼換到荊州,會做得很好。如果是那樣,我可以推測說,如果把糜芳放在統帥的位置,也會比關羽表現得更好。這,就是史實。需要拿事實來說話。

關羽的末日之戰,麾下不過三、四萬人,三、四個郡,但他的兩大敵人,加起來占據了天下的十之八九。一邊出盡了除開張遼以外的最強陣容:曹仁、滿寵、徐晃、于禁、龐德。一邊盡出兩大都督:呂蒙和陸遜。

在這樣的情況下,關羽還能「威震華夏」,逼迫曹操遷都,也只能遙想一下當年垓下之戰,漢軍出動韓信、英布、彭越等4國之力,圍剿楚霸王。用的也是以多欺少,正面硬剛,添油戰術、內部離間、背后偷襲等手段,才堪堪拿下了。

這樣的一員統帥,縱觀整個漢末加三國,又有哪位能做到呢?這,就是關羽和張遼,兩人完全不在一個檔次的原因了。

經常這樣對你的人,其實就是看不起你,不要深交了
2023/08/09
「男人無能,一看便知」,沒出息的男人離不開這三句話
2023/08/09
平平無奇的小個子女生,當模仿博主穿搭提升衣品后,整個人都變了!
2023/08/09
60歲女性著裝小貼士:裙子要過膝,褲子要寬,顯得苗條又優雅
2023/08/09
老照片:老外眼中的1908年成都,百年前的成都更漂亮!
2023/08/09
狗狗忠不忠心,摸它這幾樣東西,就清楚了
2023/08/09
這7種狗沒有「攻擊性」,不用怕被咬,很適合家養
2023/08/09
研究發現:夫妻雙方在這個年齡段,生出的孩子智商更高,你知道嗎
2023/08/09
父母再累再忙,也不要讓這3種老人幫忙帶孩子,容易把娃養「廢」
2023/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