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最佳推荐
三國解密
影视片段
情节八卦
洞鑑歷史
最新预告
全部
    
當年曹操為何非要除掉華佗?后漢書給出真相,曹操是對的
2022/05/27

自古以來,如果要形容某位醫生醫術高明,人們總會說他是「華佗再世」,形容他的醫術像華佗一樣高明,能做到藥到病除。

由此可見,在中醫界,華佗這位東漢末年的名醫地位之高、名聲之大。

受《三國演義》的影響,許多人都認為華佗不僅醫術高明,而且醫德高尚,是一位時刻心系天下百姓疾苦,不肯屈服權貴,不愿意只為曹操一個人看病的名醫。

因此他拒絕了曹操的高官厚祿,借口妻子病重離開曹操,最后被曹操除掉了。

華佗死于曹操之手,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但華佗之死,責任果真全在曹操嗎?華佗就一點責任也沒有嗎?

如果我們掀開歷史的真相,仔細進行分析后便會感覺,恐怕華佗之4,也不全是曹操一個人的責任。華佗被除的背后,還有著極為復雜的原因。

華佗,一位想當官的名醫

按照家喻戶曉的《三國演義》上面的說法,是說曹操得了頭痛癥,疼得死去活來,太醫們對此束手無策。

于是華歆向曹操舉薦了華佗。曹操將華佗請來后,華佗認為曹操的頭痛病根在腦袋之中,要想根治,只有先服下自己發明的「麻沸散」后,再用利斧砍開曹操的腦袋進行手術,才能徹底根治。

曹操向來多疑,聽到華佗的這個治療方案后,認為華佗是要借機除掉自己,于是將華佗關進了大牢。后來華佗在獄中除,他花了畢生心血寫成的醫書《青囊書》也就此失傳。

曹操除華佗的故事,被《三國演義》收錄在「治風疾神醫身4,傳遺命奸雄數終」一章之中。我們知道,《三國演義》本身并不是史書,而是一部小說,所以上面的一些說法,和歷史真相還是有不小的出入的。

所以要弄清華佗的真實4因,我們不能只相信《三國演義》,而是要首先弄清楚華佗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據《三國志·魏書·方技傳》記載,華佗字元化,東漢末年沛國譙 人。他通過廣求博訪與自己鉆研,精通內、外、婦、兒、針灸等科,尤善外科。

華佗并不是天生的神醫,在他年輕時,也是個「兼通數經」的讀書人。同當時大多數讀書人一樣,他最大的愿望也是依靠讀書去入仕做官,學習醫術,這只是他的一個「業余愛好」。

在封建社會,「學而優則仕」是所有讀書人信奉的真理。華佗生活的東漢時期,依靠讀書實現做官,是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雖然當時沒有科舉,但要想當大官,還是得精通經史子集。

所以東漢末年,洛陽國子監中的太學生就超過了三萬人。相比之下,醫生雖然也有一些社會地位,但還是遠遠比不上讀書做官。

所以對華佗來說,他的第一選擇,也是和普通人一樣的,那就是靠讀書去實現當官的夢想。

華佗也不是沒有做官的機會。有一次,沛國相陳王圭聽說了華佗的大名,舉薦華佗為「議郎」,但卻被華佗拒絕了。

這并不代表華佗淡泊名利,而是因為華佗是一個很驕傲自負的人,他看不上陳王圭舉薦的「議郎」 這種小官,而是想待價而沽,尋找更好的機會。

但是機會并不是每刻都有的。失去這次機會后,伴隨著東漢末年政/府的腐朽,漢靈帝和手下的十常侍公開賣官鬻爵,想當官只有兩條路:

一是出生于官宦世家,依靠家庭的蔭庇走上當官的道路;二是家里特別有錢,花大價錢買個官當。曹操的父親曹騰便是花八百萬買了個「太尉」,邁入了「三公」的行列。

可惜以上這兩條,華佗都不具備。他既不是名門之后,又沒有萬貫家財,所以在失去了那次機會后,再也沒有迎來做官的機會,只得退而求其次,走上了從醫道路。

后來即使成了名醫之后,華佗也經常流露出后悔的意思,后悔當年年少輕狂,沒有抓住入仕為官的機遇。

陳壽在《三國志》的的《方技傳》中詳細描述了華佗的這些思想活動:「(華佗)然本作士人,以醫見業,意常自悔。」

一語道破了華佗從醫以后的心態。在行醫的過程中,華佗接觸過很多的高官權貴,看到這些人的生活狀態后,華佗更是深深地感到和他們想比,自己這個所謂「名醫」簡直不值一提。

隨著名氣的越來越大‚請華佗看病的權貴越來越多,華佗的失落感也越來越強烈。久而久之,華佗不淡定了,他的性格也變得特別乖戾,越來越極端。

范曄在《后漢書·方術列傳》中就毫不客氣地指出華佗性格上的缺陷,說他「為人性惡,難得意」。

在后悔和自責的同時‚華佗也在時刻等待著做官的機會的到來。但是他等啊等啊,始終沒有等到特別好的機會。在這期間,他四處行醫,醫術越來越高超。

轟動天下的「刮骨療毒」

客觀的說,華佗是個醫學天才。他在行醫的過程中,依靠自己的聰明才智,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麻醉劑「麻沸散」。依靠這種麻醉藥,華佗進行了世界上最早的外科手術。

《后漢書·方術列傳》是這樣記載華佗為人做手術的: 「先以酒服麻沸散, 既醉無所覺, 因刳破腹背, 抽割積聚。 若在腸胃, 則斷截湔洗, 除去疾穢, 既而縫合,敷以神膏, 四五日創愈, 一月之間皆平復。傷口不痛,人亦不自寤。」

就這樣等了很多年,做官的機會沒有等到,華佗卻等到了一個讓他名揚天下的機會。

據《三國志·蜀書·關羽傳》記載:「羽嘗為流矢所中,貫其左臂,后創雖愈,每至陰雨,骨常疼痛。醫曰:「矢鏃有毒,毒入于骨,當破臂作創,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醫劈之。時羽適請諸將飲食相對,臂血流離,盈于盤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關羽和曹軍作戰時,右臂中了敵人的毒箭后腫得老高,無法繼續指揮作戰。手下人于是便為關羽四處訪尋名醫,將華佗請了過來。

華佗為關羽檢查之后說:「將軍你的手要想根治,必須要把讓我用刀把肉割開,刮去骨頭上的毒,再縫起來。 但是這個手術很疼,我怕你吃不消。」

關羽聽完哈哈大笑,伸出了右臂說:「你現在就動手,我喝我的酒就是了!」于是華佗用尖刀把關羽的肉割開,替關羽手術。刀子在關羽的骨頭上來回刮,發出悉悉的聲音,關羽卻面不改色,繼續喝酒。

手術做完后,華佗說:「我給人看了一輩子的病,沒見過將軍這樣的人。君侯真天神也!」關羽大笑著說:「先生的醫術實在高明,我這只手臂現在一點也不痛了。先生真是神醫!」從此華佗的名氣傳遍了神州大地。

《三國志》中,并沒有說為關羽手術的醫生是華佗,但絕大多數人認為,在當時有這種醫術的,除了華佗之外,沒有第二個了。

為曹操治病遭遇不測

華佗為關羽「刮骨療毒」的事傳到了曹操那里之后,恰好曹操正飽受頭痛病的折磨。于是曹操將華佗召去,告訴華佗自己有「頭風」的頑疾, 「每發, 心亂目眩」,苦不堪言。

華佗為曹操檢查之后,取出銀針,給曹操扎了幾針,延緩了曹操的疼痛。但華佗告訴曹操,這個病特別難治,不動手術是沒辦法根治的。

曹操卻沒有立即相信華佗的話。生性多疑的曹操認為,華佗是在夸大其詞,不過是想利用為自己治病的機會‚要挾曹操給他官做。

曹操曾對荀攸說:「佗能愈此。小人養吾病‚欲以自重。」意思是說,華佗能治好這病,但他卻不肯盡心盡力地治,只不過是想借此抬高自己的身價。

曹操明白華佗的言外之意,但曹操的性格,豈是愿意受人威脅的?所以他也裝糊涂,沒有滿足華佗的要求。

華佗雖然醫術高明,但要論起玩心眼,十個華佗也不是曹操的對手啊!

華佗呆了幾天后,見曹操沒有動靜,于是便試探地向曹操請假,說自己要回家取藥方,借機離開了曹操。

后來曹操幾次征召華佗,華佗都以妻子生病等等借口,不搭理曹操。曹操多次寫信催促,還讓當地的官員上門去請, 但華佗「恃能厭食事」,認為曹操有求于自己,在沒有封自己官職的前提下,拒絕回去給曹操看病。

這下子算是惹怒了曹操。曹操派人去調查華佗的老婆是不是真的有病,要是真有病還則罷了;要是沒有病,就把華佗抓到許都來。

就這樣,華佗被抓到了許都的獄中。雖然也有人替他求情,但曹操一律不聽,并對著求情的人說:怕什麼,沒了張屠戶,就吃不到豬肉了嗎?(不憂, 天下當無此鼠輩耶?)」然后毫不猶豫地除掉了華佗。

據說華佗臨走前也后悔了。他拿出自己寫的一卷醫書送給獄吏,對獄吏說: 「這本書可是能救活無數人的,你要收好啊!」但是獄吏個個都怕受到牽連,沒一個敢接的。華佗只得長嘆一聲,一把火把醫書燒成了灰燼,之后引頸就戮。

曹操除華佗,是不是一時意氣用事呢?

作為一名政治家,曹操很少胡亂除掉別人。依照漢律的規定,華佗犯了兩宗罪:一是「大不敬罪」,二是「不從征召罪」。

而真正致華佗于4地的,就是這個「不從征召罪」。《漢律》中對「大不敬」罪的處罰其實并不是特別重,何況曹操并不是皇帝,所以華佗的「大不敬」,遠沒達到「當斬」的程度。

但是在《漢律》中,「不從征召罪」的最高量刑標準,就是4刑。特別是在漢末三國時期,無論是中央政/權,還是割據政/權,對這一條都執行得很嚴格。

所以曹操用這條罪名治華佗的罪,華佗無處申辯,就是幫他講情的人,也找不到法律上的空子。

華佗之4背后的政治原因

著名教授王立群先生對華佗之4,提出過一個新的看法:在東漢末年,不只是曹操,就是所有官僚階層,都沒有把「醫生」看作是「人」。

所以華佗冒犯并觸怒了曹操,曹操對付起他來,一絲猶豫都沒有。

王立群先生的這個觀點,也得到了不少史學家的贊同。不管華佗醫術有多高明,他的身份始終是個庶人。

在封建社會,統治者是不會把他這樣的「庶人」當「人」來看待的,包括曹操,也只把華佗當成一個不過是有一技之長的「鼠輩」,除掉了他根本沒有什麼政治影響。

王立群先生還認為,曹操身處在漢末群雄割據的亂世,他想平定天下,就必須要樹立自己的絕對權威,要求屬下對自己絕對服從。

當他的權威受到挑戰時,一般對挑戰者都不會手下留情,除非在有特別的政治需要的情況下,才會采取「寬容」的態度,否則,是一定要維護自己的權威的。

當時的曹操已平定了北方,「挾天子以令諸侯」,是當時漢王朝實際上的統治者。雖然曹操沒有稱帝,但在他的內心,自己就是皇帝,下屬就是臣子,他的號令,其他人必須無條件遵從,否則肯定是會受到嚴懲的。

華佗違抗了曹操的命令,使曹操的權威受到了否定,這是曹操無法忍受的。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威,為了實現自己統一中國的雄心壯志,曹操必須除掉華佗。從這一點上來說,曹操是對的。

曹操是一個有著矛盾的雙重性格的人。他有時嗜沙成性,有時又悲天憫人;既寬容仁讓,又睚眥必報。他可以為報父仇,在徐州屠/城,消滅了數萬無辜的百姓;也可以攻為保護自己,除掉了對自己有恩的呂伯奢全家。

但同時他又能夠寬容寫檄文辱罵他的陳琳,對百姓也極其體恤。這看似矛盾的性格,都說明了一個問題:曹操做事的準則只有兩個字,那就是「實用」

曹操的「實用」很簡單:對我有用則留,無用則誅。曹操認為華佗不愿意給自己治病,還想借自己的病來要挾自己,所以「吾不除此子,亦終當不為我斷此根原耳。」既然華佗對無用,便沒有留的必要!

華佗真的可以給曹操安全開顱嗎?

我們再做一個假設:假如曹操真的同意華佗劈開自己的腦袋,會出現什麼結果?

即使是在今天,開顱手術仍然是一個極高風險性的手術,稍有不慎,便會留下長期昏迷,偏癱,失語,癲癇等多種后遺癥。所以除了帕金森病、癲癇等特殊疾病實施開顱手術之外,一般醫院都不建議做這個手術。

在兩千年前,華佗如果真的給曹操進行開顱手術的話,他如何解決手術中的感染,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當時的醫療條件下,華佗所使用的器械根本不可能做到無菌,在有菌的條件下進行頭部的手術,曹操在手術后肯定會發生顱內感染。當時又沒有有效的廣譜抗生素,這種感染足以致曹操于4地。

除了感染之外,華佗做開顱手術面臨的其他風險還有很多,任何一個未知的風險,都足以要了曹操的老命。 所以曹操不開顱還可以活幾年,如果真的開顱,恐怕連手術臺都下不來。

對于這一點,博覽群書的曹操豈會不知道?所以曹操認為華佗想暗害自己,從道理上事說,也是講得通的。

千百年來,華佗之4都被貼上了「不附權勢」、「不為威武所屈」的標簽,這一點也是站不住腳的 。

任何時代,醫生都是以治病救人為目標的,在醫生眼里,應該只有患者,沒有窮與富、官與民的區別。

所以我們不能說華佗不給曹操治病就是品德高尚,也不能說他給曹操治病就是品德卑劣,是不是這個理?

當然,在殺華佗這件事上,曹操是不是應該更冷靜一些才對呢?

事實上,曹操除掉華佗之后,也曾后悔過,特別是在他的愛子曹沖病重,其他醫生束手無策的時候,曹操便很后悔除掉了華佗:「吾悔除華佗,令此兒強4也!」 不過此時再后悔,已經遲了。

通過對《三國志》以及《后漢書》等史料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華佗是東漢末年一位偉大的名醫,他身上的缺點并不影響他在中國古代醫學史上的重要地位。

但正如《后漢書》上說的那樣: 「華佗性惡矜技, 終以戮4。」他性格上的這些缺陷,又何嘗不是導致他被除掉的重要原因之一呢?

這3種象征「富裕」的綠植值得擁有!好活又養眼,價格不算高
2023/08/14
爺爺奶奶是不是真疼孩子,這些事情暴露無遺,虛情假意一眼看穿
2023/08/14
養狗10年,現在才知道狗狗這些動作,背后的意思
2023/08/14
5種驅蚊植物,家里養幾盆,蚊子躲得遠遠的
2023/08/14
這個夏天,客廳中一定要養的6種綠植
2023/08/14
家庭養花常見8大誤區
2023/08/14
5種自帶「涼感」的植物,這個夏天有救了!
2023/08/14
人到晚年,不要對子女做這3件事,容易吃苦頭
2023/08/14
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沒錢,而是把這6個隱私告訴別人
2023/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