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琴的青樓女子、用腳加工茶葉的工人、手持落后兵器的清軍……一組老照片記錄了晚清時期世情百態,帶我們直觀認識100多年前社會生活的一些細節。
踩茶。
在傳統的制茶工藝中,有一個如今已鮮為人知的程序——踩茶。這個動作可踩出粗茶的青汁,去除苦味,再經過其他工序,制出的茶葉香味醇厚,風味獨特。也有用手揉搓的,但力道比不上用腳踩的。
踩茶。
腳丫子直接踩在茶葉上,給人一種不衛生的感覺,如果有腳氣豈不是糟糕?隨著社會進步、科技發展,這個古老的制茶步驟已經被機器替代。
溫州地方官合影。
照片前排自左至右依次為:永嘉知縣秦國均、溫州總兵劉祥勝、法國人趙保祿、溫處道童兆蓉、溫州知府王琛。這張照片的拍攝背景是:法國人趙保祿強索溫州府瑞安縣居民楊茂奶的土地,楊未允,趙保祿竟要求地方官將其拿辦處死。溫處道童兆蓉據理駁斥,說:「彼于律不當死,我不能殺人以媚爾。」在童兆蓉的主持下,1903年該事件終得平息。
看熱鬧的婦女兒童。
一群婦女兒童聚集在某處的大門旁,圍觀攝影師拍照。攝影師標注說照片拍攝于Winter Palace(冬宮),清朝皇室的「冬宮」是哪里呢?圓明園、頤和園、避暑山莊都可算「夏宮」,但沒聽到過「冬宮」這個說法,有誰知道是哪一處宮苑?
父子。
身為官員的父親,抱著酣睡的孩子拍照。
晚清留存至今的影像中,父親抱孩子的照片數量較少,可能是那個年代的父親很少直接參與對孩子的撫育。
清軍士兵。
這些士兵的號衣上寫著「水提前協親兵」,其身份為某位水師提督的隨身護衛,平時擔負警戒、傳訊等任務,戰時要隨提督沖鋒陷陣,忠勇可靠。但是他們手中的刀、叉、鉞之類的武器非常落后,在槍炮面前,根本無法靠近敵人,更別說御敵了。
正在撫琴的上海青樓女子。
她清雅的氣質、華貴的服飾,以及書香氣十足的居室,足顯滬上青樓女子的魅力。1876年,李默庵作「申江雜詠」百首,其中有一首寫道:「顯微攝影喚真真,較勝丹青妙入神,客為探春爭購取,要憑圖畫訪佳人。」此詩印證了晚清時期青樓女子照片在社會上盛行、爭相傳閱的事實。
年輕女子。
年輕女子手持書籍,在布景很考究的照相館里拍照。她被攝影師描述為「涂脂抹粉的女士」,不過我們在黑白照片中看不出來。
小腳女子合影。
這些女子都纏足,小小的「三寸金蓮」支撐起整個身體,讓她們受盡了傳統禮教的傷害。另一方面,她們的髮型非常時髦,短而稀疏的劉海剛剛興起不久,使得其面部更加嫵媚動人。
男子與妻妾合影。
這名男子娶了一妻一妾,左擁右抱,坐享「齊人之福」。古代長期實行一夫一妻多妾制度,按照禮法,妻子的家庭地位要明顯高于妾,但在現實中,妻妾也有情同姐妹、平起平坐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