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人類為了尋找可能的「天外移居地」,像是類地行星這種星球,也一一被探測了出來。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一顆類似于地球的行星。其發現者史蒂芬·沃特側曾樂觀推測:這顆星球上存在生命的機會是100%。情況真的是這樣嗎?
那顆行星名叫格利澤581g,是一顆距離地球20.4億光年的行星。2010年9月29日,夏威夷凱克天文台的科學家們,通過專業設備探測到了這顆行星。根據科學家的觀測,這顆行星的直徑是地球的1.3倍,質量是地球的3.6倍,相當于一個放大版的地球。
這麼大的質量,也就意味著該行星具有更大的重力。這樣一看,格利澤581g貌似還適合人類宜居的。畢竟重力大就可以鎖住大氣層,有了大氣層,人類的呼吸就不用愁了。
只不過,重力大也有一個壞處,那就是走路比較困難,而且搬運東西也比較麻煩。可能現在在地球上的一個普通小箱子,放到格利澤581g上時,需要用一輛吊車才能將其吊起來。可以說,重力這個東西,對于任何一個星球來講,都是一把雙刃劍。
此外,在格利澤581g的旁邊,還有一顆名為格利澤581的恒星。這是一顆紅矮星,它的質量是太陽的三分之一。雖然質量比太陽小,但它釋放的能量要比太陽多的多,尤其是發生耀斑現象的時候,紅矮星能讓周圍一切行星都感受到「愛的溫暖」。
也正是因為這個緣故,所以科學家才會判定行星格利澤581g上存在生命。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行星宜居的第一大條件就是溫度適宜。由于紅矮星能提供充足的熱量,所以周圍的行星完全可以利用這些熱量,來實現自身的物質循環。
比如像地球上的巖漿運動、海洋蒸發、大氣降水等,這些活動都得依靠熱量。如果沒有足夠的熱量,那麼周圍的行星就會像凍得像個冰窖似的,毫無生氣可言。
當然了,雖然熱量對行星很重要,但太熱了也不行。比如像白矮星和中子星這種,表面溫度可達幾十萬攝氏度,釋放出來的熱量能夠將周圍的行星都給烤焦。如果周圍行星上存在生命的話,分分鐘會被熱化掉。
而本文中的主角格利澤581g卻不存在這樣的問題,因為格利澤581g距離那顆紅矮星足足有1000萬公里。紅矮星輻射出來的熱量,抵達格利澤581g的時候,已經消散的差不多了。這時候的格利澤581g,僅僅只是吸收紅矮星上散發的一丁點熱量,所以根本不會被烤焦。
根據科學家的估算,格利澤581g上的表面溫度為-31度到-12度之間。這個溫度和地球上的西伯利亞比較相似,所以說格利澤581g上存在生命是有可能的。
除了溫度以外,影響行星居住條件的因素還有一個,那就是星球表面的化學元素。眾所周知,任何碳基生物要想生存下去,都需要攝取一定能營養元素。
這些營養元素包括葡萄糖、氨基酸、維生素等,而這些東西拆開來后,就變成了氨、氫、碳等元素。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元素的存在,所以生命才得以延續下去。而行星格利澤581g上的表面,剛好就有這些元素。
科學家用光譜儀探測到,格利澤581g的表面存在氨氣、甲烷等物質,而氨氣和甲烷又是由氨、氫、碳這些元素所組成的。所以這也就意味著,這個行星上可能存在維持生命活動的養料。既然有養料的話,那生命體應該也有可能存在了。
最關鍵的是,部分科學家還猜測在格利澤581g上存在水分。
這對于任何一顆行星來講,都是一項具有重大意義的,畢竟生命都是由水構成的。
想當年,人類從一個單細胞,慢慢發育成個體,靠的就是海洋這個培養皿。如果沒有水的話,現在的人類估計只是一坨氨基酸,更別談思想和文明了。
在這里也不得不感嘆一下宇宙的奇跡,究竟是各種偉力?才讓地球上的這些化學元素全部聚集在一起。并通過水這種培養皿,慢慢演化出人類文明。但凡其中一種元素缺乏的話,人類就不會被演化出來了。
所以說,除了剛才提到的幾種元素以外,水就是生命起源的重中之重。而格利澤581g上擁有水,就意味著這顆行星具有孕育生命的基礎條件。既然如此,該星上存在外星人也就情有可原了。
如果說剛才提到的那些條件,只能證明該行星可能存在生命的話。那接下來的一個例子,就能100%斷定該行星上一定存在生命了。在2010年12月6日,夏威夷凱克天文台的科學家突然收到了一個特殊信號,這個信號恰好來自于格利澤581g這顆行星。
根據科學家的分析,這個信號跟行星輻射的脈沖信號大相徑庭。它屬于一種毫無規律的信號,無論怎樣解析都顯得雜亂無章。似乎只有通過某些密鑰,才能得知該段信號蘊藏的意思。
從中也可以推測出,這段信號大概是格利澤581g上的外星文明發射出來的。他們有可能也探測到了我們,所以才向我們發射這段信號。至于信號所表達的意思究竟是什麼,就不得而知了。
如此看來,格利澤581g上存在外星人,就有跡可循了。也許那邊的天文台也像我們一樣,在一個勁兒的分析地球這顆行星,以及推測地球上是否存在生命。說不定科技發展到了某個階段,我們和格利澤581g上的外星文明就能夠互相接觸了。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07年4月,科學家就在紅矮星格利澤581的附近,發現了兩個「超級地球」。之所以叫它們「超級地球」,主要就是因為這兩個行星跟行星格利澤581g極度相似,在某種程度上甚至能和地球媲美。
最關鍵的是,這兩顆「超級地球」從恒星附近獲得的熱量,跟地球上幾乎一模一樣。這也就意味著,可能在紅矮星格利澤581附近,不僅僅只存在一顆宜居行星,而是存在好幾顆。
這些宜居行星互相串在一起,組成了一個系列文明。如果這些行星上的科技足夠發達的話,可能那些行星上的外星人還能在對方的星球上互相串門,想想就令人激動。
當然了,雖然格利澤581g上的優點那麼多,看起來也特別適合人類居住。但在自轉周期這一塊,格利澤581g確實和地球沒法比。
根據科學家的觀測,格利澤581g的自轉周期是37個地球日,相當于它需要花一個多月的時間,才能完成一次晝夜交替。如此看來,該行星上的人可能需要連續工作一個多月才能得到休息。這對于打工族來說,無疑是一種折磨。
比較有意思的一點是,格利澤581g不僅自轉周期是37天,它的公轉周期也是37天。這就有點離譜了,等于說,該行星的人工作一天,就把一年的工作量給完成了。等到第二天醒來,直接開啟明年計劃?
其實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現象,主要跟該行星上的潮汐鎖定有關。這個所謂的潮汐鎖定,就是指行星受到恒星的引力太大,以至于該行星沒法自由旋轉,只能被恒星給牢牢栓住。
當這種情況產生以后,格利澤581g只能以一面對著恒星,而另一面則永遠是黑暗。這對于一顆行星來講,簡直就是冰火兩重天的感覺。畢竟一面總是接受太陽照射,整天熱氣騰騰。另一面則永遠黯淡無光,每天活在冰天雪地了。長此以往,可不就冰火兩重天了?
科學家估計,由于格利澤581g上的另一面始終接受不到熱量輻射,所以這一面的表面溫度只有零下一兩百度,這可比地球上的南北兩極冷多了。如果把這種環境放到地球上,絕對是地獄般的存在。
所以說,如果要真正考慮星際移民的話,去往格利澤581g還是得慎重。畢竟那顆星球有將近一半的地方都是冰封之境,萬一保暖措施沒做好,誤入無人區,說不定就交代在那里了。
當然了,雖然格利澤581g的綜合情況不容樂觀,但咱們也不要氣餒。因為放眼整個宇宙,你會發現適合人類宜居的行星還是有很多的。按照科學家的估算,類似于格利澤581g這樣的行星,在宇宙中存在10億顆。在這種情況下,人類到時候可選擇的目的地就多了去了。
如果遇到哪顆行星讓人類不爽的話,咱們直接換下一顆,反正這麼多顆星球,總有一款適合你。如果真到了那個時候,說不定人類也能成為一個跨星球的生存物種,將自己璀璨絢麗的文明傳播到宇宙中的每一個角落,創造一個「宇宙版」的大同社會。
總的來說,無論是從表面溫度還是從蘊藏元素來看,格利澤581g都極有可能會成為地球的一個替代品。畢竟碳基生物之所以能生存下來,靠的就是這些必要條件。
至于它的自轉周期比較長這種問題,如果能盡量克服的話,說不定格利澤581g也能成為人類的第二家園。至少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格利澤581g給人的希望還是蠻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