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越容易焦慮的小孩,越不需要安慰
2023/08/01

都說養娃如買彩票。

如果,老天發配給你的,是一個容易緊張、焦慮的孩子,那你一定很心累——

從小睡眠比別人淺,哭聲比別人多,情緒比別人激烈,黏人比別人夸張;

同樣是帶出門玩,別的孩子看到游樂場趕緊沖過去,TA卻縮在你身后先左顧右盼,偵查敵情;

同樣是去看電影,別的孩子是興高采烈的,TA卻怕黑、怕巨大的聲響、怕屏幕里陌生的人物,恨不得全程躲在你懷里……

圖源丨《成為你》紀錄片

面對膽小、慢熱、愛哭、粘人、玻璃心、情緒難以自控的「焦慮體質」娃,心力交瘁的你一定沒少這樣安撫過——

「別緊張,勇敢一點,這有啥呢!」

「不哭不哭,打針一點都不痛的!」

「沒事沒事,摔倒爬起來就好啦!」

「輸了就輸了,重新再來一次唄!」

可是,我不得不告訴你,這些,很有可能是無效安撫。不僅不能讓孩子冷靜,反而會讓他更焦慮。

成為孩子眼里「鎮定的第二只小雞」

盡管我們都知道,每個孩子有自己的先天性格特質。有些孩子的焦慮報警器過于靈敏,對不確定的事物容易緊張、敏感、恐慌。 但實際上,后天的養育方式同樣重要。

因為家長與孩子的互動模式,看待問題的教養策略,都會影響到孩子是否能夠積極調節自己的情緒,應對成長中的挑戰。

父母的行為,是孩子情緒的參照物

《游戲力》的作者勞倫斯.科恩曾做過一個」兩只小雞」的實驗:

在小雞出生幾天后,科恩把它輕輕捧起,像老鷹盯著獵物般,死死地盯著它的小眼睛。等科恩把它放下時,小雞嚇得僵在地上不動了,開始裝死。大約1分鐘后,看周圍沒動靜,小雞蹦起來,重新四下走動。這是從害怕到復蘇的一次循環。

第二次實驗中,科恩同時嚇唬兩只小雞,結果它們一起裝死,大約持續了5分鐘左右。也就是說,它倆一起裝死的時間,比第一步實驗中單獨裝死的時間要長得多。

第三次的實驗中,科恩在嚇唬一只小雞的同時,讓另外一只消極在一旁轉悠。結果被嚇的這只小雞僅僅在地上躺了幾秒鐘,就蹦了起來。

圖源丨圖蟲創意

實驗得出的結論是: 受驚的小雞會通過身旁的小雞,來判斷自己所處的環境是否安全。

而作為成長中最親密最信任的人,父母的態度就是孩子的參照物。

父母的情緒台詞,左右孩子的焦慮

焦慮會傳染,父母言行舉止中透露的情緒,比一百句的安撫都更有影響力。

越是易敏感、易焦慮的孩子,越會細致入微地觀察父母言行背后的情緒潛台詞。

你自以為的安撫,可能暴露出了危險信號,使得孩子的焦慮更深,內心更恐慌,對自我更多懷疑——「完了,這很危險!」、「這絕對很難!」「我一定應對不了」。

▷比如,當你說:「別緊張,勇敢一點,這有啥呢!」手卻一直推著他,不給他后退的機會。

▷那麼孩子「聽出來」的是:「這件需要勇敢的事,會讓人害怕,父母只能逼著我去。」

▷當你說:「不哭不哭,打針一點都不痛的!」眉頭卻緊鎖,雙手卻使勁按住他。

▷孩子「聽出來」的則是:「打針會痛得讓人想哭,爸媽也很不愿意面對。」

▷當你說:「沒事沒事,摔倒爬起來就好啦!」動作卻是趕緊扶他起來,查看傷口。

▷孩子「聽出來」的會是:「明明有事,大人都嚇到了,肯定是大問題。」

▷當你說:「輸了就輸了唄,再來一次就好!」臉上卻露出無奈的苦笑。

▷孩子「聽出來」的可能是:「你贏不了的,大人也很失望。」

孩子從出生就具有察言觀色的能力,會根據周圍環境、人員的表情和行為,來確定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這也是我們俗稱的 「社會參照性」

圖源丨圖蟲創意

上面那些關心鼓勵的話,配上大人焦慮不安的表情,不僅沒有安撫作用,反而在無形中卻強化了孩子「脆弱、受傷」的自我認知,刺激著孩子內心惶恐不安的情緒。

所以,才會越安撫越焦慮。

要想消除孩子的易焦慮情緒,就要在處理問題時扮演孩子眼中「鎮定的第二只小雞」。用閑庭信步的淡然,帶動那只被嚇到的小雞,「誘導」他冷靜下來。

用正強化行動,養出更自信的孩子

著名兒童教育學家蒙台梭利說過,「兒童不會自己判斷自己,他是以別人對他的態度來判斷自己的。」

孩子是天生的觀察家,模仿家。他們通過別人對待自己的表情、語氣、評價,來描繪出「我」的模樣,找到這個世界的求生之道 。

在孩子最初的大腦中,所有的行為都是中性的,行為的優劣,是根據外界賦予的評價來判定的。趨利避害的原則,會形成他們的自我保護色,也會影響他們為人處世的方式。

可以說, 父母的語言和行為,塑造了孩子未來的模樣。

不把自己的焦慮投放到孩子身上

中國親子關系有一種「焦慮的逆向傳導」

父母看似希望替孩子排憂解難,實則卻出現焦慮傳導倒掛,反過來讓孩子承受了父母的那份焦慮。

背負著父母殷切希望的孩子,也背負了期待背后的不能承受之重。

例如一個擔心輸了比賽的孩子,當下的焦慮除了面對比賽的恐慌,還有擔心愧對父母付出的內疚感。此時,父母不斷地幫他整理著裝,安慰強調「沒關系」、又或者生氣訓斥「這有什麼好緊張的呢」,都會讓孩子的注意力無法集中在眼下最為關鍵的事情上,而是疲于應付父母的關愛或責備。這些緊張感、壓迫感會雙重激活了孩子的焦慮機制。

「凍臉」實驗中,小嬰兒已經可以敏銳感應父母的表情,圖源丨《北鼻的異想世界》

Matthew Sanders 教授提出的「去情緒化」,就是輸出不摻雜過多成人情緒的回應。

例如,溫柔地傾聽孩子的訴說,擁他入懷,輕輕幫他按摩緊張得發抖的小手,用無聲的接納,讓孩子可以把注意力回歸當下,整理好自己的情緒感受,培養辨識和調節自己焦慮情緒的能力。

面對焦慮的孩子,父母的作用就是充當一個過濾器。

讓孩子的不安被看見和包容,被接住和轉化的情緒,負能量被過濾掉,正能量才能帶給孩子成長的力量。

圖源丨《成為你》紀錄片

用行動向孩子說明:天不會塌下來

韓國曾經做過一個改進版的「視崖實驗」,把一個剛學會爬的寶寶,放在一個看起來帶有危險的平板上,當不確定是否安全時,寶寶會下意識去看媽媽的表情尋求幫助。

如果媽媽是嚴肅或者擔憂的表情,寶寶則會緊張遲疑,止步不前。

如果此時媽媽向她咧嘴笑了,那麼仿佛得到了鼓勵,即便底下是火海懸崖,寶寶依舊義無反顧地勇敢向前爬。

當媽媽笑了,面對火海懸崖,依舊無所畏懼

媽媽的表情和話語,對孩子影響巨大

父母是孩子的鏡子,情緒對孩子具有可傳遞性

父母的「臉色」,藏著孩子的「人設」。

父母的情緒是孩子的鏡子,透過你的表現,傳遞著孩子看待世界的角度,也決定著他們處事的方式。

作為孩子參照的「第二只小雞」,你在困境時,能夠平靜地面對問題,從容地處理危機,那麼孩子會被這份淡定所感染,內心的焦慮也會得到撫平。

美國心理學家斯納金(BurrhusSkinner)曾經提出了一種激勵理論,被稱為強化理論(Reinforcement Theory)。

就是當我們的某種行為被他人肯定、為我們帶來利益時,我們就會受到鼓勵,從而繼續這個行為。可當我們受到批評或是傷害時,就會產生消極的情緒,然后減少或停止這個行為。

依靠強化,所有人的行為都能被塑造。

換句話說,大人正面的評價與鼓勵,能夠在孩子身上產生積極的導向,從而使其自發繼續這個行為;反之,負面暗示也可能讓孩子對自身產生消極的認知,引起惡性循環的后果。

停下你著急要去扶他起來的手,點點帶著鼓勵眼神的頭,孩子才能真的相信自己摔倒了有能力爬起來。

圖源丨《成為你》紀錄片

焦慮只是孩子的保護色,孩子對世界的認知,來源于父母的反饋。

每個父母都是塑造孩子的繪畫家,一言一行都影響著孩子對自我的認知。

而最好的繪畫方式,就是春風化雨, 用「愛」做底色,用「肯定」來勾邊,用「鼓勵」去定型,讓積極向上的引導,潤物細無聲的滋潤孩子的成長,陪伴他們一步步走出屬于自己人生的康莊大道。

這3種象征「富裕」的綠植值得擁有!好活又養眼,價格不算高
2023/08/14
爺爺奶奶是不是真疼孩子,這些事情暴露無遺,虛情假意一眼看穿
2023/08/14
養狗10年,現在才知道狗狗這些動作,背后的意思
2023/08/14
5種驅蚊植物,家里養幾盆,蚊子躲得遠遠的
2023/08/14
這個夏天,客廳中一定要養的6種綠植
2023/08/14
家庭養花常見8大誤區
2023/08/14
5種自帶「涼感」的植物,這個夏天有救了!
2023/08/14
人到晚年,不要對子女做這3件事,容易吃苦頭
2023/08/14
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沒錢,而是把這6個隱私告訴別人
2023/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