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尋求長生不老之術,同時也為了彰顯威儀、歌功頌德,始皇帝決定巡游全國,祭祀天地。
在接下來短短的十年時間里,他先后五次巡游天下,此時的他不是在巡游的路上,就是在準備巡游的路上,他生命的最后十年就是巡游。
巡游很風光,條件也比較艱苦。
常常在出巡路上驟遇大風、大水,有時暴雨突至,幾千人馬被淋個落湯雞,還要時時提防沿途六國舊勢力的伏殺和騷擾,一路上受苦多過享受,但他依然堅持了十年,樂此不疲。
始皇帝迅游
第一次巡游是公元前220年,即始皇帝統一全國后的第二年。
始皇帝去了帝國的西部邊陲,到達寧夏西部、甘肅隴西,又去了秦人的祖先故地天水、禮縣,然后沿先祖東進線路,經寶雞、岐山、鳳翔,回到咸陽。
這是始皇帝唯一的一次西巡,目的是穩固后方,告慰先祖。
第二次巡游的時間是公元前219年,這一次是往東邊巡視,浩浩蕩蕩的巡游大軍一路向東,出函谷關,經洛邑、大梁,進入魯地,先上嶧山,又登泰山。
始皇帝在泰山舉行封禪大典,祭祀天地,并立石頌德,然后向東到達海濱,來到瑯琊台(今山東省青島市附近)。
這時,有人告訴他,遠方的海灣里有三座仙山,叫蓬萊、方丈、瀛洲。他曾親眼看到過這三座仙山,在三座仙山上居住著三個仙人,手中有長生不老藥。
告訴始皇帝這個神奇故事的人叫徐福,是當地有名的方士。
徐福帶著始皇帝來到海邊,在這里始皇帝看見平生未見過的奇觀。
蒼茫的大海上云翻霧撩,虛無縹緲間一座座高大樓台,還有龐大的城廓、樹木、草叢在他面前展現,瑰麗而又壯觀。
然而,在一剎那的絢爛之后,這些景觀卻迅速消失不見。
徐福指著茫茫的大海,告訴始皇帝,那里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始皇帝被徹底震撼到了,如果原來對神仙持半信半疑的態度,現在他完全相信了神仙的存在,更加堅定了追求長生的信心。
他坐船下海,環繞山東半島巡視,期望能夠找到傳說中的三座仙山,可惜都失敗了。
他不甘心,于是在這里住了下來,對徐福無條件信任,遷移三萬人來這里,免除他們的賦稅,讓徐福帶著他們專門為自己尋找神仙。
一直過了三個月,卻沒有任何結果。
始皇帝不得不再次啟程,順著海岸線往南走,過江蘇、下安徽、抵浙江,甚至到了湖南湖北等地,最后翻過秦嶺回到咸陽。
他走的這條路線,幾乎都是傳說中可能有神仙居住的地方。
回到咸陽后,他命人尋找許多方士,為他尋找神仙,為他煉制長生不老的藥。
在咸陽呆了幾個月他又坐不下去了,等到春暖花開,他又迫不及待地出遠門了。
第三次巡游是是公元前218年,這次主要的目的地就是瑯琊。
這次迅游也發生了一次意外,浩浩蕩蕩的車隊經過博浪沙(今河南省原陽縣東),韓國貴族張良傾家蕩產雇了一名大力士,將一枚120斤(約合現在的60多斤)重的大鐵錐砸向始皇帝乘坐的御輦。幸好早有防備,巡游隊伍中預先準備了數輛天子乘坐的六架馬車,鐵錐砸中的并不是始皇帝的坐車。
始皇帝死里逃生,下令全國緝捕刺客,搜捕多日末抓到刺客。
因為這次行刺,始皇帝興致大跌,來到瑯铘后又沒有見到仙山和神藥,怏怏不樂地敗興而返。
回到咸陽,始皇帝悶悶不樂了很長時間,他所豢養得一幫方士要啥給啥,卻始終沒有給他找到真正的長生藥。
始皇帝再次動了巡視的念頭,這也是時隔兩年后始皇帝的第四次迅游。
公元前215年,始皇帝巡視山西,再巡邯鄲,向東抵達碣石(今河北省秦皇島市。
燕人盧生是當地著名的方士,曾在海外見過神仙,他向始皇帝獻了一本仙書叫《錄圖書》,并上奏說:「亡秦者,胡也!」
始皇帝對「亡秦者,胡也」深信不疑,回咸陽時特意經國原來的燕地、代地、上郡等和胡人接壤的邊境視察,令蒙恬加緊攻擊匈奴,又修筑萬里長城,將匈奴隔絕在塞外苦寒之地。
安頓好北方,始皇帝才回輦咸陽。
常年的政事操勞,巡游的舟車勞頓,加上方士們所謂的神丹妙藥,讓始皇帝的身體每況愈下,但也讓他對長生的渴望越來越強烈。
回到咸陽后,他把自己徹底地和方士們交融在一起,他的身邊經常閃現著為他尋找長生藥的方士的身影。
侯生、盧生成為了他最信任的人,為了長生,什麼都聽他們的,讓干什麼就干什麼,一次次勞而無功卻仍樂此不疲。
始皇帝在擁有巨大權力和數不盡的榮華富貴之后,他非常非常地害怕死亡,而且變得一天比一天驕狂。
他坐臥不安,發瘋似地催促著侯生盧生們,快快交上長生不老的妙藥。
(此處已添加書籍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始皇帝雖然已經深陷迷幻,無可救藥了,然而侯生盧生們的心里卻是雪亮的,世上根本沒有長生不死的藥。
公元前211年,一顆流星從東郡上空落下,到地面變成石頭,有百姓在石頭上刻字「皇帝死,土地分」。
始皇帝聽說后,把居住在石頭旁的人通通捉拿殺掉,然后用火燒毀那塊石頭。
秋天,有使者從關東回來上報始皇帝說,半夜聽見山鬼說「今年祖龍死」。
始皇帝聽了悶悶不樂,因為祖即始,龍即皇帝,祖龍也就是始黃帝。
天降異象,而長生藥又不得,始皇帝再次動了尋找仙人的念頭。
公元前210年,時隔五年,始皇帝開始了第五次東巡,也是他生命中的最后一次巡游。
始皇帝的幼子胡亥此時剛剛十二歲年紀,聰明伶俐,很受始皇帝喜愛,請求和他一起去,始皇帝答應了他。
樂師彈奏仙曲,樂隊吟唱《仙真人詩》,巡游大軍飄飄欲仙,一路向東而行。
始皇帝入湖北,達云夢,沿江順流而下,觀覽籍柯,渡過海渚,經過丹陽,達錢塘,然后一行人又浩浩蕩蕩入海,沿著海岸線北上,尋找那夢中的蓬萊仙島。
徐福等人入海尋找仙藥,好幾年都沒有找到。
見始皇帝又來到瑯邪,害怕受到譴責,徐福欺騙始皇帝說,海中有大鮫魚、海妖攔阻,所以無法到達。
始皇帝正巧剛夢見自己和海妖交戰,最后除去惡神,迎來善神。
此夢應景,始皇帝于是命令秦軍攜帶大型漁具下海捕殺,并親自拿著連弩來射殺海妖。
艦隊從瑯邪向北到了之罘(今山東煙台市北),在蒼莽大海上,終于見到了傳說中的大鮫魚,始皇帝奮勇射殺了一條。
上岸后,始皇帝再次派徐福攜帶童男童女及百工匠人入海求藥。
然而這一去,徐福竟再也沒有回來。
他去了哪里,他的結局如何,這段歷史成為空白,他和他的傳說成為了千古之謎。
有人說他死于大海之中,也有人說他來到好大一處平原廣澤,在這里自立為王,過上了與世隔絕的幸福生活。
更有人說徐福和他的船隊先后到達朝鮮南部和扶桑,也就是現在的日本,使半島和日本的文化從很早就有了華夏文明的基因,極大地促進了早起東亞文明的交流。
殺死海妖,遣徐福入海尋藥,估計要不了多久夢寐以求的長生就會實現,始皇帝躊躇滿志地回輦咸陽。
一路風塵仆仆,或許還有日前經受的海風海浪,在平原津(今山東省平原縣)度黃河時,始皇帝忽然得病,臥床不起。
這一下可慌了隨行的胡亥、趙高、李斯、蒙毅等重臣。
始皇帝討厭說死,群臣沒有誰敢說死的事,但又都知道后事安排不好,帝國將面臨劇烈的政治動蕩。
車輦一路向咸陽進發,然而始皇帝終于沒有支撐到最后,最終駕崩于沙丘平台(今河北省廣宗縣)。
這年正是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他去世時僅四十九歲。
這個歲數,對于追求長生的他,恐怕連長壽都算不上吧。
不過,冥冥之中也有天意,這里距離他出生的邯鄲也不過百余里地。
如果說生于斯、長于斯、死于斯,魂魄就留于斯,那也算是死而不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