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正是補陽的好時機,很適合用艾草來養生。它被譽為「草中鉆石」,《本草綱目》記載其為純陽之草。
艾草有很多功效,其一能治療脾胃虛寒導致的長期腹瀉,其二能治療陽虛怕冷,其三能治療急性紅腫熱痛,現在用它和夏季養陽的養生理念正契合。大家都知道,產自李時珍的故鄉蘄春的蘄艾非常有名,當地人在這個時節有一個必吃的美食,就是艾草煮蛋。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腫瘤科熊露主任,在《養生堂》中也介紹過一個類似的食療方,叫做艾龍抗癌蛋,是從調理癌癥患者方子中提取的。食材:生姜15~30克,艾葉10克,雞蛋2~3枚,山楂30克,鹽適量。
2、艾葉、生姜片、山楂和適量鹽加水煮開,10-15分鐘后放入煮好的雞蛋再煮10-20分鐘即可,煮好的蛋殼顏色會變深。艾葉性溫,可以通經活絡、祛濕散寒,生姜暖胃驅寒,山楂消食,這樣煮出來的蛋有溫陽祛濕、健胃的功效。熊主任在20余年的臨床實踐中,發現陽虛寒濕往往會與腫瘤相關,因此常吃它也有助于防癌。陽虛寒濕體質的朋友,很適合吃這個蛋,這些都是藥食同源的食材,可以把它當茶葉蛋,長期食用。干艾草裝進香囊里,掛在車里或者佩戴在身上,有醒神通竅、芳香化濁的功效,適合有濕氣、頭暈目眩的人。

張虹老師在《養生廚房》中還介紹過一個升級版的艾草香薰,味道更加清新。做好的香薰放在室內點燃,有提神醒腦、溫經散寒的作用。中老年人如果體質偏虛寒,可以用30克陳艾葉加一兩片生姜煮沸,然后撈出葉子,用水泡腳或泡澡,有溫通活絡的功效。
平常人作為日常保健,艾葉的量可以少一些。

適合人群:虛寒體質的中老年人,疲乏、虛、偏冷、手腳涼等基本上可以用。
注意事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患者,泡腳需謹慎,時間控制在15分鐘左右,水溫在40℃左右。
夏天雖然氣溫高,但很多人貪涼,吹空調、吃冷飲無節制,所以寒邪反而容易入侵人體,關節病、胃病高發。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腎病科馬曉北主任醫師,介紹了幾個穴位,出現不適的時候,可以艾灸這些穴位來調理。血海:髕骨內側往上兩寸最高的骨點,可以在這個穴位艾灸或者按揉; 關元:肚臍往下三寸(同身寸,四個手指并起來就是三寸) 氣海:肚臍和關元中間,臍下1.5寸 

建議在下午做艾灸更好,每次艾灸20-30分鐘,隔天灸。艾草性溫,適合虛寒體質的人使用,有眼睛冒火、口舌生瘡、口氣重、大便干燥、脾氣不好等實熱癥狀的人群,不建議大量吃艾葉或者用大量艾草泡腳,也不要做全身艾灸。
有些孩子食用艾草容易產生過敏癥狀,要特別注意;生理期的女性也不建議食用艾草,用量過多反而可能出現月經異常。過量使用艾草會損耗人體內的陽氣,加重體虛,不但不能起到保健作用,反而會使免疫力下降,帶來疾病。特別是一些老年人,不要因為艾灸好,而天天長期艾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