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河南太康的某處工地,考古隊正在將古墓里的棺槨起開。這時候,人群中卻有一個人撲出到棺槨前面,繼而嚎啕大哭。到底這一切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當時太康縣正在進行市政建設,當地的商貿聚集港按照規劃正在開挖下水道。其中,一個負責駕駛挖掘機的師傅卻發現不大對勁,他才開工不久就發現下水道挖出來的不是泥土,竟然是一塊塊的磚塊。
工人們聽聞此事,便都聚集著往前看,隨手拿起一塊便可輕而易舉判斷出:這些磚頭不是近代的物件,而是古代的磚塊。又過了少許時間,挖掘機更是直接挖出了一塊石碑,一時間工地挖出古墓的消息不脛而走,也引來了不少周邊群眾的圍觀。
一天后,考古隊就已經抵達現場,拉好了布防,便開始了一場考古發掘活動。由于古墓處在下水道的區域,里面積水頗多,且能見度極差。
為了給發掘營造良好環境,考古隊只能選擇先將積水抽出,足足用了一個星期才基本完成。此時,古墓里的陪葬品和棺槨也逐漸「水落石出」。
且說這座古墓高逾6米,地面約有十數平,墓冢為圓錐形。按理說,這種古墓構造對防止地下水滲透的效果相當不錯,具有不錯的密閉性。然而,或許是當地發生過某次自然災害,又或者是年代久遠,這座古墓的構造失去了其本來的效果,地下水浸沒了墓主人的尸身。
當然了,地下水浸沒也并不都是壞處。對于富有考古經驗的人而言,往往聽過這樣一番話「干千年,濕萬年,不干不濕就半年」,這具尸身因為被地下水完全浸沒,因此尸身保存相當完整。到底有多完整呢?
舉個例子,這具尸身的完好程度幾乎可以和大名鼎鼎的馬王堆辛追夫人遺骸相媲美。當然了,墓中雖然出土的文物不在少數,包含了玉器、瓷器等種類,但均為明朝時期的文物,且物件本身的價值并非十分昂貴。有考古學家推測,這應該是明代要求官員薄葬的原因。
那麼,這具擁有不腐尸身的墓主人究竟是何身份呢?
根據墓碑,墓主人名為顧樸,官至明朝的右都御史,其祖父顧佐則是永樂年間的大臣,深受深受朱棣的信任。此外,根據當地縣志記載,顧佐在朱棣遷都北京后,先后擔任過應天府尹、御史等職,因為為人剛正不阿,又秉承「慎獨」
的理念,因此被稱之為「顧獨坐」,還曾經被稱贊為「明代包拯」。再後來,發生了一件令眾人心生感慨的事情:考古隊員在將顧樸的尸骨取出時,現場中有十幾位群眾突然淚流縱橫,心情復雜,其中一個人更是直接沖過了布防,在棺木面前嚎啕大哭,直言對不起先祖,不能讓先祖繼續安葬。
有人采訪顧氏后人時,他們直言根據《顧氏家譜》,顧氏先祖在入葬前留下了一句家訓,要求子孫們要領會「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的道理,不能仗著父輩余蔭高調行事,而應低調做人,還要求家族要團結。
從當地來看,顧家后人繁衍倒也興旺,想來應該是低調的智慧所致。幸好,在顧氏后人的努力下,先祖的尸骨還是等來的好結果,當地文保部門在研究完古墓后,承諾會將墓主人的尸骨再次收殮埋葬。
不過,雖然事情已經過了,但如何對待古人尸骨卻還是有兩派觀點,至今爭論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