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為止,人類已經發現了5000顆系外行星,然而,在對其展開深入研究之后,天文學家的發現太陽系有些不對頭。首先,在其他的行星系統中,各行星的質量都很相近,但是在太陽系中,除我們所生存的地球和金星、天王星大小和密度較為接近之外,其余行星簡直是天差地別,尤其是水星,質量僅相當于木星的1/6000。
其次,系外行星系統分為四種,正序型、反序型、相似型以及混合型,所謂「正序」意思就是行星的質量與它到恒星之間的距離成正比,距離越長,質量就越大,反之則是「反序」,太陽系是正序,然而這一類卻是四種行星系統中是最為罕見的。
再其次,太陽系中有四顆巖質行星,分別是地球、金星、火星、水星,地球已經是最大的一顆,但和系外行星系統中的巖質行星比,地球就如同芝麻綠豆一樣,這簡直太令人匪夷所思。
最后,太陽系行星分布的松散程度太大,由于原來的「超級地球」都被內移的木星趕進了太陽,而超級地球碰撞的碎屑又聚合了現在的四個巖石星球。其后天王星和海王星互換位置,而把其他的六個行星拉離太陽。這就是太陽系行星小而松的歷史,恰巧也成了地球可以穩定演化生物的原因。
因此,雖然人類發現了那麼多系外行星,但是從來都沒有一個像太陽系這樣的,所以,天文學家才覺得太陽系可能被未知先進文明動過手腳,而地球或許是外星文明的實驗場。這絕不是空穴來風,很多人應該知道,在地球上,蘇美爾文明是最早的文明,有著長達六千年的歷史。然而,它的數學和天文學理論卻超乎該時代水平,顯示出了一種常識的智慧,預示著與更為先進的文明相關。
此外,達爾文的進化論對人類而言也存在不符之處。
人類的進化中突然出現提速,僅用了三百萬年就達到了現代人類的高度,估計一萬年后就能夠將手伸向宇宙了。這可能是外部力量在進化中的作用。月球的存在以及日地距離等所有參數,仿佛都是某種力量為地球的發展而設計的。
有一個有趣的觀點是,以前所謂的神即外星人,我們是由外星人以自身和地球動物基因合成的生物。外星人曾進行了大量動物實驗,例如獅身人面像、人魚、鷹頭人以及埃及壁畫中那些獸頭人身的形象,實際上都是外星人實驗的產物。最終發現,外星人的基因與早期智人的結合最為契合,因此其余動物合成實驗項目被終止,新智人與外星人的結合即為現代人類。
我們擁有頭髮、眉毛和些許體毛,這是早期智人的遺傳特征;而我們對地球其他生物有壓倒性優勢的大腦和光滑的表皮以及孱弱的體能則是遺傳了外星人的特征。
獅身人面像上面的溝壑是大洪水的遺跡。為何會有大洪水?估計就是外星人進行了太多混合基因實驗,導致局勢失控,為了自身安全以及出于作為「雕刻家」追求完美的秉性,它們迅速銷毀了一批殘次品,剩下的便將他們大腦功能限制在了5%-1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