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古代800里加急有多快?為何連劫匪都不敢去搶,強盜:根本是找死!
2023/07/30

引言

「您好,您的快遞到了。」在現代社會,這是經常聽到的一句話。現代的人,尤其是年輕人,一天可能會收好幾個快遞。

(送快遞場景)

電商和快遞的發展讓人們的生活更加便捷,人們想要買東西不必再東奔西跑,那樣既累買到的東西還不一定便宜。買到商品后,人們最關心的問題肯定是快遞要多久才能到。

現代快遞如此發達, 其實從古代就已經有快遞的存在了。而且在古代有的快遞效率并不比現代慢,也就是電視劇中常說的「八百里加急」。 八百里加急不僅快,而且還很安全,連古代的劫匪都不敢搶。

一、八百里加急送的什麼

在古代, 最早的快遞物品是家書,可以追溯到秦朝時期。不像現代人有遠距離的通訊設備,古代如果想傳遞什麼信息給遠方的親人,就必須寄家書。

(家書)

古代雖有 「父母在,不遠游」的說法,但為了生計外出行商的人也不在少數。另外,如果從軍的話,更是會離家萬里長時間不能回去。 親人在遠方,免不了產生思念之情,于是家書就產生了。

家書的存在,促進了古代快遞業的發展。之后商人的貨物也很多通過專門的人來運輸,民間的鏢局也由此出現。鏢局的存在不僅是為了運輸貨物,更是為了保證貨物或人在路程中不被打劫。

商人的貨物都很值錢,自然吸引了一大批劫匪。古代的戶籍管理沒有現代嚴格,許多人種田種不下去,就往深山一躲,落草為寇。古代的銀票發行量不多,百姓更認可的還是金銀。

商人的錢財也需要鏢局的押送,而劫匪最喜歡搶的就是這類鏢車。

(古代鏢局)

鏢局的實力參差不齊,有些小的鏢局遇到劫匪根本沒有保護貨物的能力。就算是一些大的鏢局,遇到大的山寨,也會選擇給一部分錢財作為買路財,避免紛爭。可見 古代民間快遞的安全性,遠遠沒有現代來得保險,但官方的卻不一樣。

官方自然也有專門的快遞系統,也就是驛站。

驛站的建立,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長年征戰讓諸侯們越發意識到信息傳遞的重要性,驛站由此成立, 用來傳達官府頒布的公文,以及對軍機事務進行通報。

如果遇到緊急的軍情,就需要加急傳送,也就是電視劇里面常說的八百里加急。 需要八百里加急送達的,基本都是需要以最快速度送到的文書、軍情等信息。

比如清代時候獨有的「紅旗報捷」,當時戰火紛飛,一旦前線戰爭勝利了,就會立馬啟動八百里加急,把捷報送到皇帝手上。

(八百里加急)

當然,其中也有一些特殊的情況。唐太宗時期,楊貴妃喜歡吃荔枝, 皇帝寵愛楊貴妃,于是讓人用驛站八百里加急運送剛剛摘下來的荔枝。

從嶺南到京城,足足幾千里的路程,送到的時候荔枝都沒有變味。驛站的八百里加急本來是為了傳遞緊急軍情,卻被皇帝用來討好妃子,但也正因為驛站的快速,才能讓這一典故流傳至今。

驛站是官方的設施,主要是為皇帝和官方人員服務,可以運送皇帝緊急的貨物和文書軍情。 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已經達到了古代快馬的極限 其效率更是連現代都比不上。

三、八百里加急有多快

現代的快遞,在全國各地設置了多個站點,快遞點收齊一個地方的所有快遞,到下一個快遞點再進行分揀。在每個站點的時候往往需要停留一段時間,如果停留的站點過多,快遞的效率就變得很慢。

在古代卻不是這樣,加急文件真正做到了全程幾乎不停留。

(快遞分揀)

古代官方的文書情報多靠驛站來傳送,如果上面標注 「馬上飛遞」的要求,那就要進行加急處理。

加急處理的信件在到達驛站的時候,已經有快馬等候著,信使到達驛站后換成新的快馬,以最快的速度向下一個驛站行駛。這樣就避免了由于馬匹跑累造成的速度降低,有的時候人也會相應更換,做到一路不停歇向目的地跑去。

在這樣的情況下,驛站的建立就要多,而且間距也要比較合理。 《大唐六典》中對驛站有記載,驛站每20里設一個,最多的時候總共有1639個。在驛站的人員也不少,每個驛站都有十幾個人,其中專門用來運送信件的驛兵就有1.

7萬人之多。

在現代送貨都是用貨車,有時候要求更快就會用到飛機,但 在古代卻只有騎馬是最快的方式。除了驛站的數量,馬的速度也是影響傳送時效的重大因素。

(古代驛站)

在漢代,快馬奔跑的速度最快可以達到四百里。到了唐代,快馬一日需要跑的距離從最低到中檔再到最高,分別是一百八十里、三百里和五百里。

這一點在唐代的記錄中可以推知。 安祿山造反,情報從范陽送到華清宮唐玄宗手上,只用了六天不到。兩地之間的距離最起碼有三千里,可見唐代快馬可以達到日行五百里的速度。

唐代詩人岑參曾在詩中寫過:「一驛過一驛,驛騎如流星。平明發咸陽,暮及攏山頭。」也可以佐證唐代的驛站信息傳遞之快, 快馬的速度就像流星滑過,非常迅捷。

(快馬)

但日行五百里的速度跟現代差別還是很大的, 直到清代,軍機處設立之后,文書的傳遞速度變得更快了。

之后,描述加急件的說法就變成了六百里或八百里加急,意思是要以馬最快的速度一路不停歇地奔跑。 這個時候,快馬的速度已經達到了日行600里甚至800里的程度。

一旦前方有軍情急報,朝廷就會啟用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進行傳遞,沿途不敢有人攔截。信使一邊騎馬趕路,一邊時不時喊著「 八百里加急,盡快避讓」。連劫匪遠遠看到了,也只敢躲在一旁,根本不敢沖撞。

四、劫匪不敢搶的原因

古代的劫匪,很多都是過不下去的百姓組成,這些人只敢搶劫一些民間組織的小鏢局,面對官兵反而不敢亂來。 就算有一些亡命之徒,也不會冒著生命危險來搶劫八百里加急的信件。

(古代劫匪)

一方面,官方的信使走的多是官道, 官道本就是官方專門修建的道路,劫匪很多都不敢去。另一方面,八百里加急傳送的文件一般都是重要的軍情文件,關系重大,朝廷肯定會更加關注。

唐朝的法律規定,如果造成加急信件延誤或者遺失,相關人要罪加三等。 不僅如此,如果因為軍情延誤導致戰時失利,負責人還要被處以絞刑。法律如此嚴苛,讓劫匪也心生忌憚,不敢輕易冒此風險。

《唐國史補》就曾記載過因公文遺漏,而被處罰的一個例子。那是一個員外郎,平時的工作就是簽發公文。

當時有一份文書,寫的是一名囚犯要從河北發配到嶺南。按照道理, 這份文書要分別發到河北和嶺南,讓兩地都知曉方便配合。但因為時間已經到夜間, 員外郎一時大意,只給嶺南一個地方發了公文。

(《唐國史補》)

此事很快被揭露出來,因為造成的影響不大,這 個員外郎撿回一條命,但多年苦讀得來的官卻丟了。

可想而知,朝廷對文書的看重程度。 如果劫匪敢搶八百里加急的文書,恐怕朝廷立馬就會發兵圍剿他們,到時候連命都丟了,豈不是不劃算。

就算有劫匪敢冒著生命危險去搶,護送的官兵可不會客氣,當即就會把劫匪砍在刀下。

一般接到八百里加急的任務時,就說明沿途上遇到阻礙的人,都會被直接除去,節省時間。 就算劫匪能搶到文書,也沒有太大的用處。

(古代驛站)

對于軍情密報,朝廷早就有一套防止泄密的手段,那就是密封。秦朝的時候,紙張還沒有出現,文字都寫在竹簡上或者絹素上。

密信都會把文書另外再包裹一層,然后用封泥在封口的地方進行密封,在加蓋印璽,防止中途被私拆。

漢代和唐代又在封裝工具和手段上更加多樣,根據物件的大小用不同的包裝袋進行封裝。等到清代,這種手法又更加先進, 出現了「重封入遞」、「長引隔眼」等封裝方法

除此之外, 重要的情報還會多準備幾路人馬進行傳送,這樣一封丟失還有其他的備用。

(密信)

劫匪只為求財,八百里加急的文件再重要,也只是文件而不是財物。

再加上文書保密措施做的很好,一般人拿到了也看不到內容,杜絕了劫匪拿到情報賣給別人的路。

不僅不能得到財物,更嚴重的是還會把命給送了,劫匪當然不會傻到去搶八百里加急的文書。

(八百里加急)

結語

古代驛站的建立和八百里加急的速度,讓人不禁感嘆古人的智慧,現代郵政也是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 古代驛站的建立,對交通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作用,讓中央和地方的政治聯系變得更加緊密。

在現代社會,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手機的出現,讓人與人之間的聯系變得方便而快捷。交通工具的更新換代,讓來往更快速。快遞業發展到現在,效率已經越來越快。

在珍惜現代快捷生活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古人為我們打下的基礎。 正是有古人的不斷發展更新,才有現代產業的繁榮。只有吸收前人的智慧精華,不斷探索創新,才能創造更理想的生活。

參考資料

古代「快遞」:八百里加急不接民間訂單[J]. 共產黨員(河北), 2018(10):1.

許子. 「八百里加急」有多急[J]. 政府法制, 2010(20):1.

周繼厚. 古代驛站與使者牌符[J]. 中華活頁文選:初二, 2012(11):2.

這3種象征「富裕」的綠植值得擁有!好活又養眼,價格不算高
2023/08/14
爺爺奶奶是不是真疼孩子,這些事情暴露無遺,虛情假意一眼看穿
2023/08/14
養狗10年,現在才知道狗狗這些動作,背后的意思
2023/08/14
5種驅蚊植物,家里養幾盆,蚊子躲得遠遠的
2023/08/14
這個夏天,客廳中一定要養的6種綠植
2023/08/14
家庭養花常見8大誤區
2023/08/14
5種自帶「涼感」的植物,這個夏天有救了!
2023/08/14
人到晚年,不要對子女做這3件事,容易吃苦頭
2023/08/14
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沒錢,而是把這6個隱私告訴別人
2023/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