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修復古老視訊、還原歷史人物一次次火遍網絡,讓大家都過足了穿越癮。
前段時間,AI修復100年前北京影像刷屏,廣大網友都說視訊的逼真效果打破了他們的想象,修復后的視訊把當時的北京城演繹的活靈活現。
這不,用AI還原的宋朝、明朝和清朝皇帝的畫像,又一次迅速火上熱搜。一段3分多鐘的皇帝視訊,使得皇帝的紙質版畫像相貌動態還原,略帶調皮,甚至加入了人臉識別功能,用AI匹配了最接近的明星臉……
01
AI腦補皇帝們的真實面貌
古代皇帝究竟長什麼樣?
我們總是在課本上看到古代皇帝的畫像,有時候就會不由自主陷入想象:古代皇帝到底長什麼樣?有什麼特別之處嗎?
可惜在古代沒有相機,皇帝的權利再大也留不下一張照片,只能給后人留幅畫像,任憑你自由猜想吧。
沒想到,我們這些「后人」們開發了「人工智能」技術,竟然能從畫像試著反推皇帝們的「真實相貌」。博主「大谷Spitzer」利用AI技術,幫我們還原了皇帝的相貌,真是讓我們大開眼界啊!
明朝皇帝:清一色國字臉
可以說,這四位是具有代表性的皇帝,進行相貌還原后,網友都說:一看就是一家子。
每張對比圖中左圖為 AI 還原圖,右圖為歷史畫像
清朝皇帝:臉型瘦長
我們看影視劇經常見清朝的康熙、雍正和乾隆皇帝,他們與明朝皇帝明顯不同的就是,清朝皇帝臉型普遍偏瘦長型。
而且,乾隆皇帝一生摯愛的富察皇后也進行了還原,看起來溫婉又端莊。
宋太祖趙匡胤:武將出身,皮膚黝黑
就拿宋太祖趙匡胤的形象來說,看到這張黑黑的臉面畫像,變成動畫之后,恍惚有種穿越感,很微妙。宋太祖常年征戰,因此皮膚黝黑
宋哲宗趙煦:北宋皇帝顏值擔當
宋哲宗在位 15 年,僅 23 歲就早逝了。這位英年早逝的皇帝,后世對他的評價很高,認為他是一位天生聰慧、做事果斷有擔當的皇帝。
宋徽宗趙佶:被龍椅耽誤的藝術家
宋徽宗,在藝術領域天賦非凡,是北宋知名畫家、書法家、詩人、收藏家,擅長古琴、蹴鞠等,自創」瘦金書「字體。人們常用「被龍椅耽誤的藝術家」來形容他。
02
AI面部識別,精確算出演員相似度
科技進步給我們帶來了更多的驚喜,看完各位皇帝的「真容」后,你覺得之前影視劇里,哪些扮演者最像呢?
用AI面部識別技術,對還原后的皇帝和飾演者,通過提取和對比臉部特征,進行了相似度排名。其中,得分最高的就是與目標人物最接近的明星臉。
首先,在曾經演過宋太祖的演員中選出最匹配的一個。結果,陳建斌以40.42%絕對優勢占領榜首。
接下來,是宋太宗。跟他最匹配的是邵峰,匹配度是38.01%。
當然,也有像宋哲宗這種沒有演員曾出現這個角色,那AI也會自行匹配出最適合的演員。
我們再來看看電視劇里最常見的幾位皇帝:
康熙
跟他最匹配的,是我們比較熟悉的陳道明,匹配度達48.82%。
雍正
乾隆
03
AI讓藝術品也「活」了
其實,不只是歷史人物,人工智能技術還能讓很多藝術作品都「活」起來。
林黛玉
于闐歌舞圖
徐悲鴻
不止是畫作中的人物,就連在皇陵中塵封了千年的兵馬俑,也有了寫實的長相:
這波「神還原」操作讓網友們紛紛表示驚嘆,更有人開始「點單」,唐宋八大家、三國人物......
還記得課本上的杜甫嗎?作為課本涂鴉界最受歡迎的人物,今天就讓大家一飽眼福~
還有神秘的蒙娜麗莎:
04
100年前的老北京是什麼樣?
畫中的歷史人物動起來,震驚了很多人。不過人工智能的厲害之處還遠不止于此。比如,它還能將百年前的老影像修復上色,讓舊時的場景再次變得鮮活。
1920年的北京城(當時屬于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時期,尚未改名為北平),還有點清朝時期的皇城根兒下的味道。
馬路,橋面上人來車往,可見當時的交通工具主要是人力車、馬車、轎子三種形式,但選擇步行的人多,畢竟在100年前,并不是誰都能坐得起車的。
雖然那時候沒有現代購物商場,但各地都有集市,大家都是在集市上購買各種各樣的商品,看起來物品種類還挺多的哇!
還有溫馨和諧的逗狗畫面,有人調侃稱:狗狗依然還是那個狗狗。
經過使用了一系列AI技術,完成了上色、修復幀率、擴大分辨率等步驟,將100年前北京城的黑白影像變成了彩色視訊,讓人瞬間有了一種「穿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