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云:金無赤足,人無完人。
每個人身上都有缺點,但并非所有的缺點,都指向不好的一面。
有的時候,換個角度看問題,缺點恰恰成就了一個人的福氣。
1記性差巴爾扎克說:「如果不忘記許多,人生無法再繼續。」
許多時候,我們之所以過得不開心,不是因為煩惱太多,而是因為記性太好。
尤其是對過去的恩怨,若一直在腦海中揮之不去,將會成為前行路上的負累。
一個有福氣的人,恰恰是記性差的人。
心胸豁達不計較,才能活得自在瀟灑。
潘石屹上小學時,成績特別好,考試經常拿滿分。
他的遠方叔叔在這所小學任教,可自己的孩子成績差得一塌糊涂。
每當有人在叔叔面前夸贊潘石屹時,他心里就十分不舒服。
後來,潘石屹參加少先隊員,當老師正給他系上紅領巾時,叔叔竟當眾將他拎了出來,不讓他戴紅領巾。
這件事情極大地傷害了他的自尊心,對這位叔叔,他記恨了34年,直到去世也未曾原諒他。
後來,隨著閱歷的增長,他決定放下心中的仇恨,包括曾傷害過他的其他人。
那一刻的他,突然感覺到前所未有的輕松。
有句話說:放下別人的錯,解脫自己的心。
對往事歷歷在目,不見得都是好事。
忘掉不愉快的經歷,忘掉過去的仇恨,才是真正的善待自己。
2脾氣大武志紅說:「成年人之間誰也不容易摧毀誰。
當別人感知到你是一個不好惹的人時,你反而容易得到尊重,也容易收獲好的關系。」
中國人處世向來主張以和為貴,即使遇見不喜歡的人和事,也會壓抑自己的真實想法,只為不得罪人。
但曲意討好,并不會得到他人真正的尊重,反而被別有用心之人,當作軟柿子捏。
劉濤在觀眾心目中,一直都是溫柔賢惠的小女子形象。
沒想到在一直直播中,她當著所有粉絲的面,大發脾氣。
原來,她在介紹某款產品時,工作人員在鏡頭外不停催促她,要求少點介紹,多賣貨。
三番五次之后,劉濤直接冷臉,毫不避諱直播的鏡頭,對著催她的工作人員說:
「你能讓我好好介紹完產品嗎?一直催一直催,這是我的直播間,按照我的節奏來!」
懟完后,她轉臉面對鏡頭,繼續講解手中的產品。
這段視訊,在網絡上不斷發酵,網友不但不說她「耍大牌」,反而夸她脾氣發得好。
一位心理醫生曾說:「在這個復雜多變的世界里,要想人生順遂,我們一定要學會生氣。」
生氣,不是肆意的發脾氣,宣泄情緒,而是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立場和觀點。
你只有敢于亮出自己的底線,才能獲得他人的尊重。
3性情寡曾有人問哲學家芝諾:「誰是你的朋友?」
他說:「另一個自己。」
性情寡淡,甚至有些涼薄的人,看似很難與之相處,實際上,他是將時間留給了更重要的人和事。
鳳凰衛視的主持人竇文濤,在節目里經常與嘉賓侃侃而談,看似人脈很廣,朋友很多。
可在實際生活中,他是一位徹頭徹尾的宅男。
他可以窩在家里兩周不出門,也不與任何人接觸。
朋友魯豫好奇地問他:「你一個人在家做什麼呢?」
他說:「我干的事情可多了,讀書、看劇、寫文章、研究字畫,多得忙不過來。」
魯豫追問:「你不結交朋友嗎?」
他笑笑:「必要的時候,才會與朋友們見面,一起喝茶聊天,欣賞古玩。」
生活中,許多人覺得想要獲得良好的人際關系,一定要經常與人互動。
然而,在竇文濤眼中,自己才是第一位的。
與朋友相處,也是為了滿足精神上的需求,而不是為了攀附關系,維系人脈。
作家馬德曾說:「這個世界,看似周遭嘈雜,各色人等,泥沙俱下,本質上,還是你一個人的世界。」
好的生活,需要自己爭取,更需要自己成就。
而不是在與他人的拉扯中,去尋求自我的價值,去仰仗他人成全自己的人生。
4說話直在綜藝《五十公里桃花塢》里,有一個片段。
在集體討論環節,宋丹丹提議,第二天舉辦篝火晚會,每個人都參與表演。
雖然許多人之前就表示不想辦晚會,但礙于宋丹丹的身份,大都不情愿地應承下來,除了王傳君。
當宋丹丹讓他上台表演節目時,王傳君直接拒絕:「我是不會演的。」
包括宋丹丹在內的所有人,都表現出一臉差異。
王傳君接著說:「我是一個很敏感的人,我不喜歡被人強迫,推著走的感覺,這讓我很難受。我更期待到最后,我們是自然而然地,發自內心地想唱歌,想跳舞。」
話音剛落,旁邊的許多小伙伴,都拍掌稱贊。
生活中,常有人礙于情面,拐彎抹角地說一些違心話。
殊不知,這樣不僅是在浪費時間,更增加了自我內耗。
《論語》說:「智者思其所言,愚者言其所思。」
人與人之間最好的溝通方式,不是諱莫如深,而是心口一致。
與其強迫自己做個世故的人,不如坦誠地表達自己的看法。
只有傾聽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接納自己,成全自己,才能活得從容瀟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