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圖:賣玩具的老人拿著一個銅鑼招徠顧客,一名兒童愛不釋手地捧著玩具。
早年間,各種不同的營生大都有不同的樂器來招攬顧客,買主通過聽聲音便知是賣什麼的來了。
下圖:車上的東西著實不少,仔細看,都是純手工制作。
不少人聽過《賣貨郎》這首歌吧?這個貨車對孩子的吸引力是巨大的。
下圖:街頭剃頭師傅用「喚頭」吸引顧客。
俗語:剃頭的挑子一頭熱。可清晰地看到,挑子的一頭是火爐,上面架著盆;另一頭是凳子,下面兼工具箱。他手上拿的叫「喚頭」,通過敲擊發出「嗡嗡」聲。
下圖:賣糖果小販搖撥浪鼓招徠客戶。
最早的撥浪鼓被稱作「鼗」(táo),是一種打擊樂器,後來貨郎常常搖動著撥浪鼓招徠顧客。
賣藥糖嘍,誰還賣我的藥糖嘍,橘子還有香蕉山藥仁丹買的買,捎的捎,賣藥糖的要來了,吃了嘛地味兒,喝了嘛地味兒,橘子薄荷冒涼氣兒.吐酸水兒,打飽嗝兒,吃了我的藥糖都管事兒,小子兒不賣,大子兒一塊
下圖:三輪車夫
那個年代,三輪腳踏車絕對是拉風的存在。車子擦得锃光瓦亮,座椅上帶著遮陽棚,時尚!
下圖:維修柳筐的篾miè 匠
現如今,篾匠對很多年輕人來說是個陌生的詞語。隨著塑料制品的出現與普及,木制品和篾制品在日常生活中逐漸被淘汰。因長期與竹坯子打交道,篾匠的手往往是斑駁的。
下圖:吹糖人
集市、廟會少不了吹糖人的身影。據傳,吹糖人兒祖師爺是劉伯溫。「撥浪鼓兒風車轉,琉璃咯嘣吹糖人」,晶瑩剔透的糖人,總是會喚起塵封已久的童年記憶。小時候舉個糖人,可以是招搖過市的存在。
下圖:畫糖人,師傅將糖加熱成糖稀
相比吹糖人來講,畫糖人要簡單一些。手藝人用小勺舀起溶化了的糖汁,在石板上飛快地來回澆鑄,畫出造型,手上功夫是造型的關鍵。現在的「3D」打印是不是源于此?
下圖:街頭擺攤代寫書信
民國時期,中國的文盲率大約是80%,而且識字那20%中,很多人僅限于會寫、會認幾百個字,很多人不識字的緣故,街頭代寫書信的行業還很有市場。 除了書信,還寫電報,不過價格要貴不少。
下圖:清真小吃攤
清真飲食風俗源于伊斯蘭教,在我國,回、維吾爾、哈薩克、塔吉克、烏孜別克、等10個少數民族有清真飲食習慣,清真食品不含自死物、血液和豬肉等禁忌物。
下圖:賣茶湯(輕聲)的小吃攤
茶湯,用精選小米或秫米磨粉炒制而成。吃時溫水調粉,開水沖沏,適量加入姜絲,豆腐絲,花生米,海帶絲等佐料。看到右邊的大銅壺了嗎?前些年,有部電視劇《龍嘴大銅壺》。現如今,北方一些城市的民俗街還會有賣茶湯的
下圖:小道士打梆子以吸引人群
梆子,是以前巡更或舊時衙門用以集散人眾所敲的響器,後來用于各類民族樂隊。
下圖:糖果小販敲銅鑼招徠顧客
下圖:賣水果的小販
斜躺在地上等著買主,看來是不愁銷路。
下圖:賣旱蘿卜的小販
我們常見的蘿卜有胡蘿卜、白蘿卜、青蘿卜、水蘿卜、旱蘿卜等
下圖:挑水果的小販
挑擔技術是很牛的,蘋果不落地
下圖:賣紙扇和風鈴的小販
早年間,人們認為風鈴具有避邪、化煞、降魔、護宅、賜福的作用,尤其適合掛在大門入口處。
在過去,扇是一種身份地位的標志,文人墨客人人必備
下圖:賣大蒜的小販,他在拉胡琴吸引顧客
這個比較稀奇,第一次看到,這應該是板胡
下圖:賣金魚的小販
不同的魚被隔開,挺有創意。
下圖:打竹板的人
數來寶,乞丐要錢的一種手段。最初是沿街說唱,見景生情,即興編詞。後來進入小型演出場所,部分藝人演唱中國民間傳說和歷史故事,逐漸演變為快板書。
下圖:竹板,傳說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發明的。「數來寶」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一是沿街乞討演唱,二是「撂地」賣藝,三是舞台演出。
下圖:搖「云羅」的小販
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招攬顧客的路子,「云羅」是專賣裁縫用品及針頭線腦用的
下圖:小販在量尺寸
下圖:推著貨車的小販拿著一個云羅
下圖:耍猴的藝人
小時候還能看見耍猴的,現在基本已經絕跡了。
下圖:磨刀的匠人
我也是第一次看見磨刀匠吹喇叭招徠顧客
下圖:算命的盲人
算命以盲人居多,人們認為,瞎子眼睛看不到,心則靈驗。
其實,算命源自周易,學術上叫易學。算命萌芽于先秦,發展于隋唐,泛濫于明清;漢代張良、三國諸葛亮、明代劉伯溫,不同時期的代表人物,都在手相、面相、八字、八卦中辨認著人類的命運。即便是當代,也有不少相關書籍出版。
下圖:盲人算命先生拿著的叫「滇子」
下圖:修補陶瓷用的工具箱
下圖:修補陶瓷的匠人
那時,人們平時過日子很注意節儉,使用的缸、盆、碗,碟,要是打破了,只要還對得上碴口,就不舍得丟掉,花倆錢兒找工匠鋦好接著用。
北方人管他們叫:鋸碗兒的。干活兒時先看好碴口,估計要用幾個「鋸子」,再說價錢。「沒碴兒找碴兒」就是這麼來了。
下圖:修補陶瓷的匠人和他的整套工具箱
主要工具是一個米粒兒大小的鉆頭,就是人們常說的「金剛鉆兒」。別看它小,一副擔子加起來的價值也不值那一粒「金剛鉆」值錢,沒有了「它」就什麼也干不成了。于是就有了那麼句話:沒有金剛鉆別攬瓷器活兒
下圖:賣木炭的小販搖著小鼓招攬顧客,筐子里是木炭
下圖:拉著滿車的炭
下圖:賣假花的老人
下圖:賣毛皮耳套的小販
皮毛制品大都是關外人賣
下圖:賣蓋簾的小販
蓋簾用高粱桿制作,包餃子時經常用到。北方叫蓋簾,南方不知叫什麼
下圖:賣糖葫蘆
北京叫糖葫蘆,天津叫糖墩兒。起源于南宋,盛行于民國時期。沿街叫賣的挑著擔子或挎著木提盒、竹籃走街串巷吆喝賣:「唉,冰糖葫蘆喲,新蘸的。」現在,好多傳統相聲里都有學吆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