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前,美籍日本人鏡頭下的西安鼓樓,隨處可見的腳踏車
2023/07/04

紅,是西安的夜,夜里藏著大唐,大唐的延續是西安的古城墻,是大雁搭,是鼓樓,是每個人生活的氣息,這種氣息輾轉千回,已經落在了西安的每一寸土地之上,在城墻之下,回顧過往也成了一種享受,讓我們跟隨著一名美籍日本人,出目里利呂井的鏡頭,來一起「尋找」1983年的長安城

不管經歷了多少日夜,望向遠處的鼓樓都有一種古代進京的感覺,鎮守的士兵再不見了,只有隨處可見的腳踏車,也沒有一輛汽車,滿街白色的衣服有些扎眼

西安的東門邊

△ 停靠一輛電車,等待行人上車,這輛車應該穿過城門洞開進來的,那時的道路寬敞又不擁擠,能讓人駐足等待的大概就只有1路電車或者2路電車了

那時的電車是有兩節,人們都稱它為「鉸接車」,「手風琴」,或者是「大辮子電車」,在90年代末期就沒有投入使用了,身后的大卡車應該「東風牌」的

有時候還會有專人維護電車的運行,順著車背后的小梯子,很輕快的就爬上去了,去整理調整電車線

路邊等車的人有人趕集回來,大包小包的等著電車,也有人席地而坐等著另一班車,更多的是四散走動的人,可能打算去鼓樓看一看,或者去電影院約會

△ 不遠處的電影院,張貼著電影預告,周圍更是圍滿了人群,都在排隊買票,那個時候大概《城南舊事》最火

電車停車場那時的交通工具除了腳踏車和乘坐電車,更奢侈的就是小轎車了,能夠坐上小轎車在當時算是很有面子了,跟小伙伴都能炫耀好幾天

上海牌的汽車看起來很時髦,擁有它的人很少

大雁塔,經常都有旅客過來參觀,駐足留念

城墻邊的鼓樓

清真寺

坐落在西安鼓樓西北側的化覺巷內的清真寺,里面基本上沒人,地面上,屋瓦上都長滿了青草

寺廟外面有人正在修理自己的車輪

寺廟里面的排房,簡易的車棚上放著幾輛腳踏車

人民大廈

△ 人民大廈在周圍一眾建筑物當中,算得上是比較出眾的建筑物了

街邊的毛主席語錄

鼓樓旁的民房,墻角經常有人坐著休息

老城墻附近的露天小商販

△ 街道兩旁的一個集市,許多人騎著腳踏車過來趕集,一個老師傅正在給客人理發

△ 西五街的排房,兩邊的墻是土坯砌成的,中間的是磚塊,屋頂的瓦塊也跟墻體的構造模式差不多,中間大部分是藍色的瓦塊,周邊全是黑色的

△ 公廁旁嬉戲玩鬧的小孩,旁邊還有蹲在地上下象棋的老人,還有人站的在觀戰

一位老人穿過墻洞

一群小孩在正在打水

回族餐廳,旁邊還有一家塑料印刷廠

院內一個小孩正在練習投籃

籃球場旁邊的墻角停了一些腳踏車,屋檐頂上青草已經有兩丈長了

西門的一排排的房屋1983年,西安經歷了好幾次的暴雨襲擊,每次都要淹沒不少的房子,尤其是東北墻角,解放路以東的地區,那時城里雖然有磚瓦樓房,但是大多數都是土坯子蓋的房屋,所以受損都比較嚴重

損害的臨街房屋

西街墻角1983年4月1日,在市長張鐵民的主持下,展開了環城建設工作,其中包含維護城墻、整治城河、改造環城林帶、打通環城路,在這個基礎上西安開始很多基礎性的建設

鼓樓的修護

修復的石碑

臨街改造翻新

工作中的塔吊

推車拖著紅磚砌房子

負責運輸的貨運火車環城建設工程的一些縮影,這些縮影里面是一位位義務勞動大軍和群眾的辛勤的勞作。這也為無數來西安的游人,也為無數長居于此的人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無論你從何而來坐的的火車還是電車踏著思鄉夢還是打工夢腳下的這寸土地都有著1983年的氣息

城區在1983年的西安,有人問你哪里吃東西好吃,你應該說餃子館就去解放路,白云邊,德發長;下館子就去曲江春,桃李春;買糕點就去新中華,百花香;牛羊肉泡饃就去北大街,老孫家等等,最后想問問,有誰知道那個年代很多人都穿白色衣服嗎?

經常這樣對你的人,其實就是看不起你,不要深交了
2023/08/09
「男人無能,一看便知」,沒出息的男人離不開這三句話
2023/08/09
平平無奇的小個子女生,當模仿博主穿搭提升衣品后,整個人都變了!
2023/08/09
60歲女性著裝小貼士:裙子要過膝,褲子要寬,顯得苗條又優雅
2023/08/09
老照片:老外眼中的1908年成都,百年前的成都更漂亮!
2023/08/09
狗狗忠不忠心,摸它這幾樣東西,就清楚了
2023/08/09
這7種狗沒有「攻擊性」,不用怕被咬,很適合家養
2023/08/09
研究發現:夫妻雙方在這個年齡段,生出的孩子智商更高,你知道嗎
2023/08/09
父母再累再忙,也不要讓這3種老人幫忙帶孩子,容易把娃養「廢」
2023/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