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成大器,就要懂得「三不說」,說得越少人生越順
2023/07/19

知乎有個千萬瀏覽量的問題:不太會說話,怎樣提高說話的技巧?

高贊回答里給出不少優秀技巧,但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一點:實在不知道怎麼說話時,可以少說、不說。

畢竟多說多錯,少說,能減少得罪人的風險,尤其是以下3種話一定不要說,說得越少,人生越順。

1.不說喪氣的話

有人說,氣餒是絕望之母。

越是氣餒,事情越會往失敗的方向發展。

這在心理學上叫做「吸引力法則」。

意思是指,一個人越相信一件事,那麼發生這件事的相關要素就會往他身邊聚集。

聰明人,善用吸引力法則,尋找通往成功的人脈。

可有的人,卻局限在自己的小天地,不斷下沉。

《窮爸爸富爸爸》一書中的兩位爸爸就是最好的例子。

面對同樣的機遇,富爸爸在理智分析后,會分出一部分暫時用不到的資金進行投資,于是財富越來越多。

而窮爸爸總是擔心投資會導致資產縮減,于是拒絕一切投資行為,最終工資跑不過通貨膨脹,資產越來越少。

富爸爸相信財富增值,所以每日收集的信息都與此相關,厚積薄發,資產翻倍。

窮爸爸則相信財富始終會減少,每日只關注減少的錢,于是錢就越來越少,把握不住。

李叔同在《晚晴集》中寫道,「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關注積極的事,身邊會聚集正能量。

總是唉聲嘆氣,周邊會被喪氣填滿,厄運也隨之而來。

少說喪氣話,多關注積極向上的生活,才能撥開眼前的迷霧,感受陽光。

2.不說挑事的話

桑德堡曾說,「一旦驕傲的言辭沖口而出,就不易把它們追回。」

說出去的話,如同潑出去的水。

平淡交談尚且可能產生紛爭,更不必說故意挑事的話,容易造成嚴重后果。

詩人萊蒙托夫在俄國文學界赫赫有名,一度被稱為「小普希金」。

但他的性格卻很遭人詬病。

他喜歡尋找他人的弱點,在眾目睽睽之下進行嘲諷,直到把人惹惱才哈哈大笑。

一開始大家囿于萊蒙托夫的身份不敢多說,但他的朋友馬丁諾夫實在受夠了打壓,在一次聚會上再也忍不住,提出決斗。

萊蒙托夫沒有當回事,可馬丁諾夫早在嘲諷中怒上心頭,直接一槍打中萊蒙托夫的心臟,令他當場去世。

萊蒙托夫的經歷固然令人悲痛,可并非不能避免。

如果他平日里能夠控制住自己的嘴,少說挑事的話,馬丁諾夫或許就不會積攢那麼多怨氣,沖動傷人。

過于激動、挑事的話,就如利刃,狠狠[插·入]他人的心臟。

人一旦受傷,會本能地反擊。

彼此之間,就會你來我往地纏斗,一不小心就會害人害己。

與其造成嚴重后果后再后悔,不如一開始就少挑事。

3.不說太滿的話

人生在世,誰都會給別人許下承諾。

但有道是,天狂有雨,人狂有禍。

承諾不能許得太高,話也不能說得太滿,否則就會招致禍患。

聽過一則故事:

和尚打水從來不會把水桶裝滿,只保持八分滿。

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把這八分滿的水安全運回寺廟。

把水桶全部裝滿,不僅在搬運時因壓力導致步態不穩,還特別容易灑出。

十分滿的水,走到寺廟往往只剩下五分。

正如《狂飆》中高啟強為了獲得趙立冬的幫助,輕易許下什麼都能做的承諾,結果在兩條人命的軍令狀前犯了難。

最終,也是因為這兩條人命留下犯罪證據,宣判死刑。

話說太滿,就把自己架到了火堆上。

燒也不是,不燒也不是,左右為難。

更有甚者,在不經意間得罪了人,丟掉性命。

三國時期,謀士許攸特別喜歡夸耀自己。

從袁紹賬下轉投曹操后,許攸獻計奇襲烏巢讓曹操快速拿下官渡之戰,從此居功自傲,總認為沒了自己,曹操就沒有現在的天下。

曹操自然無法忍受有人「無法無天」,最后隨便找了個理由把他殺了。

話說太滿,要麼德不配位,要麼志得意滿。

前者丟信譽,后者丟性命。

真正的聰明人都會給自己留有余地,有余地,才有退路。

自古以來,說話就是一門藝術。

一句生,一句亡。

少說喪氣的話,有福氣;

少說挑釁的話,才安全;

少說太滿的話,有退路。

想要成大器的人,總要學會在合適的時間、場合,說合適的話,這樣才能交到真朋友,走上人生巔峰。

經常這樣對你的人,其實就是看不起你,不要深交了
2023/08/09
「男人無能,一看便知」,沒出息的男人離不開這三句話
2023/08/09
平平無奇的小個子女生,當模仿博主穿搭提升衣品后,整個人都變了!
2023/08/09
60歲女性著裝小貼士:裙子要過膝,褲子要寬,顯得苗條又優雅
2023/08/09
老照片:老外眼中的1908年成都,百年前的成都更漂亮!
2023/08/09
狗狗忠不忠心,摸它這幾樣東西,就清楚了
2023/08/09
這7種狗沒有「攻擊性」,不用怕被咬,很適合家養
2023/08/09
研究發現:夫妻雙方在這個年齡段,生出的孩子智商更高,你知道嗎
2023/08/09
父母再累再忙,也不要讓這3種老人幫忙帶孩子,容易把娃養「廢」
2023/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