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長大后仍然「跟媽親」的男孩,主要是媽媽做對了這3點
2023/06/19

在電視劇《小歡喜》中,方一凡和父母的相處方式讓很多家長和孩子都覺得特別羨慕。

雖然方一凡和媽媽童文潔也經常會產生一些矛盾,但是總的來說,方一凡跟媽媽的關系還是很親密的,方一凡經常會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媽媽。

反觀季楊楊一家,由于工作原因,季楊楊的父母沒能陪伴在他的身邊,直到高三時期才搬回北京,陪季楊楊一起準備大學聯考。

季楊楊的性格和方一凡有很大不同,雖然他后面變得懂事很多,但是他永遠無法用方一凡那種方式和媽媽相處。

其實,很多媽媽都希望孩子能夠對自己敞開心扉。尤其是在孩子進入青春期的時候,不穩定的情緒以及叛逆的思想會給父母和孩子的相處帶來很大困難。但是事實并非能像媽媽們想象的那樣,她們發現,兒子長大后跟自己都不像之前那麼親了。

這是為什麼呢?到底媽媽該怎麼做才能讓兒子長大后仍然能夠像以前那樣和自己進行親密地溝通?

首先我們應該了解一點,我們所說的「跟媽親」并不是指媽寶男,而是指兒子在長大后仍然可以和媽媽建立正常而健康的親密關系。

在界定好討論的范圍后,我們就來深度解讀一下這個問題。

心理學家通過研究發現,那些長大后仍然「跟媽親」的男孩,主要是因為媽媽做對了以下這三點。

1、建立健康的家庭關系

弗洛伊德認為,一個人的人格形成其實在人生中的前五年就已經完成了。他將人生的前五年定義為前生殖階段,是個體人格發展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弗洛伊德將前生殖階段分為口唇期、肛門期和性器期。

口唇期指的是孩子0到1歲的時候,這個時期的嬰兒需要通過吮吸來進行滿足。肛門期指的是孩子1到3歲的時候,這個時期的嬰兒要學會控制生理排泄。

而性器期指的是孩子3到5歲的時候,在這個時期,健康的家庭關系對孩子來說尤為重要。

處于性器期的兒童通常會把異性父母當成自己的性戀對象,這是他們的本能使然。

對于男孩來說,他們會對母親產生依賴,甚至會嫉妒自己的父親,希望能夠取代父親的位置。如果這個問題不能順利解決,那麼男孩長大后就會產生戀母情結。

因此,媽媽們要在這個時期格外注意。海靈格認為,夫妻關系是一個家庭中最優先以及最基礎的關系。

所以,父母首先要保持一個穩定的關系,在關注孩子之前,更重要的是建立健康的夫妻關系。

其次,媽媽們在這個時期也注意不要總說兒子父親的壞話。媽媽們要幫助丈夫在孩子面前樹立一個良好的男性形象,只有這樣,孩子才能看到異性父母的優點,從而認為父親才是真正應該陪伴母親的那個,自己也向父親學習。

說到底,在孩子五歲之前,在建立了良好家庭關系的條件下,最重要的就是關注和陪伴。

如果孩子沒能得到足夠的關注,他所釋放的信號總是得不到父母的回應,就只能把聚焦點轉向自我,很有可能會成為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人。

2、肯定孩子

弗洛伊德認為,兒童5歲到12歲這個階段叫做潛伏期。如果說,5歲之前的兒童總是把關注點放在父母身上。那麼5歲之后的兒童則會把關注點放在外部環境上面,他們會對父母之外的其他事物更感興趣。

他們開始探索世界,對學習、跳舞、唱歌、游戲等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另外,在這一時期,孩子們傾向于找同性伙伴,對異性基本上沒什麼興趣。因此在這個時期,孩子其實十分需要媽媽的肯定。

中國式家長很多實行的都是打壓式的教育方式,他們總是固執地認為,如果經常稱贊孩子,那麼孩子就很有可能會得意忘形。

他們習慣于把愛和肯定藏在心里,雖然心里認可孩子,但說出嘴又是批評。

其實這種教育方式是不正確的。在孩子剛開始學會探索世界的時候,他十分需要父母的鼓勵和肯定。

對孩子來說,父母就是他們的安全島。當父母總是無條件地支持他的時候,孩子就會擁有更強大的能力去面對挫折。

如果一個媽媽總是批評她的兒子,那麼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都會嚴重受挫。

他會害怕新事物,沒有勇氣去面對困難。同時,他也會產生自己不配被愛的想法,自然而然也就會疏遠媽媽。

3、不要試圖控制孩子

孩子12到20歲的這段時期叫做生殖期。在這一時期,孩子開始想要擺脫父母,他們希望自己能夠減少和家庭的聯系,渴望成為獨立的個體。同時,他們也開始關注異性,逐漸走向成熟的人格。這個時期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青春期、叛逆期。

心理學家認為,青春期的男孩特別容易沖動,情緒也不是很穩定。而且他們也非常敏感,一點小事就可能會讓他們和父母或是他人發生激烈的沖突。

這個時期的男孩其實是非常矛盾的,他們一方面渴望脫離父母,一方面又希望父母能夠支持自己。

心理學家通過研究發現,媽媽往會更容易將自己的想法投射在孩子身上。

她們沒能在年輕時實現自己的夢想,于是就轉而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想讓孩子幫自己消除遺憾。因此,她們總是強行將自己「內在的小孩」投射到孩子身上。

然而,沒有人能比個體本身更清楚個體自己的感受。當個體的欲望和行為受到母親的強力壓制時,他們就會產生強烈的反抗意識。

即使有的人選擇向母親妥協,但是他們仍然不會和母親像從前那樣親密,因為母親的安排并不是他們真正想要的。

因此,很多男孩在青春期會和母親產生嚴重的分歧。他們反抗母親,否定母親的思想和行為。

很多母親不理解為什麼會這樣,反而還會覺得自己付出了這麼多,不懂事的是兒子。可是她們根本沒有反思過自己,將兒子當成了自己人生的附屬品。

經常這樣對你的人,其實就是看不起你,不要深交了
2023/08/09
「男人無能,一看便知」,沒出息的男人離不開這三句話
2023/08/09
平平無奇的小個子女生,當模仿博主穿搭提升衣品后,整個人都變了!
2023/08/09
60歲女性著裝小貼士:裙子要過膝,褲子要寬,顯得苗條又優雅
2023/08/09
老照片:老外眼中的1908年成都,百年前的成都更漂亮!
2023/08/09
狗狗忠不忠心,摸它這幾樣東西,就清楚了
2023/08/09
這7種狗沒有「攻擊性」,不用怕被咬,很適合家養
2023/08/09
研究發現:夫妻雙方在這個年齡段,生出的孩子智商更高,你知道嗎
2023/08/09
父母再累再忙,也不要讓這3種老人幫忙帶孩子,容易把娃養「廢」
2023/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