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有錢沒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判斷;
一個穿著不夠體面光鮮的人,很可能是個賺錢的生意人;
一個外表看著有錢的人,實際不一定真的有錢;
其實,有錢沒錢,不是單看談吐和穿著,而是看他身上的以下三個特征;
越明顯,就越說明問題。
前幾年,有個捷運上媽媽罵孩子的視訊,上了熱搜;
原因是孩子弄丟了5塊錢的捷運票,不少網友的反應是:至于嗎?不就是5塊錢嗎?
另一個活生生的例子,是發生在去年:
一家人坐飛機,孩子的證件過期了,媽媽就陪孩子下了飛機;
但是托運的行李,都記在這位媽媽的名下,也就是說,飛機上的其他家人,在沒有行李的情況下上了飛機;
本來網友覺得這家人一定大發脾氣,結果沒有,人家很輕松淡定地商量著,下飛機后,要買點什麼。
兩者對比之下,就看出了明顯的問題了;
沒錢的人,往往容易情緒失控,暴躁焦慮,本能地為生活為未來擔憂;
一點小小的意外和閃失,就能讓他們崩潰,失去理智;
而有錢人,活得安穩,有底氣,所以遇到問題,也不會慌亂,而是能夠心態平和地處理問題,身上充滿了松弛感。
一個人有錢,就可以「任性」;
遇到喜歡的物件,可以不管不顧地買買買,不必去精打細算,更不會糾結猶豫,而是爽快大方地掏錢,圖的就是一個爽、樂呵;
但是,當一個人被生活束緊了腰包時,他就要合理去分配自己的開支,不能由著性子來;
而是學會克制節儉,買東西時,他們會貨比三家,掏錢也會猶豫不決;
因為他沒有那個自信,去鋪張浪費;
錢多花了,他們還得想辦法,從別處省出來。
可以說,窮人,買的是剛需,花錢也是為了維持基本的安穩;
而富人,買的是享受,是痛快;
真正的有錢人,不會陷入選擇困難癥,他們都是看中就買,沒有糾結;
如果糾結了,就說明還是不夠有錢;
當然,沒錢的人,不一定一直窮,等到自己具備了經濟實力,買好東西,也就不在話下了。
有錢人的錢,要麼是靠自己多次嘗試,經歷了人間百態,體味了人情冷暖,見慣了外界的開闊,賺回來的;
要麼他們可以拿著這些錢,去周游世界,去體會不同的生活方式,去經歷我們普通人未曾經歷的那些美好。
總之,有錢人的生活,一定是豐富而活潑的;
因為他們不必維持窘迫的生活,可以隨心所欲,自由奔放;
但是窮人的生活,往往比較壓抑,生活得單調刻板;
很多有趣的體驗,窮人不會擁有,也很難有機會嘗試;
外界的變化,有效的信息,往往也是富人先知道,窮人后知道;
從日常生活,就能知道一個是否經濟寬裕;
其實,我們多數人,都不是真的有錢人;
但是,這也并不可恥;
我們靠自己的能力,兢兢業業工作,賺錢勞動報酬,是值得尊重的;
只要內心不自卑,積極擁抱外界的變化,學會調整和提升自己,相信我們都會變得更富有,更有松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