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樓下遛彎時
俺發現了一只
來自南方的「異類」
作為一個「沒見過世面」的北方人,小編拽著南方同事,激動地說了半天。
沒想到,同事表示這都不算什麼。
要說「更大」、「更膈應人」、「更危險」,那當屬另外一種生物——
非洲大蝸牛
它被稱為「毒王」,摸一下就可能會感染致病菌和寄生蟲,而且經常在雨后出沒。
最近是它們的活躍期!
(就是它!)
-01-
「毒王」稱號
不是白來的
①
體內致病菌非常多
非洲大蝸牛啥都吃,這個范圍到底能有多廣呢?
對,它們連屎都吃……
這其中邊比較常見的是老鼠的
。
咱都知道老鼠身上有多臟,有多少致病菌,更別提它們的屎了。
這就意味著,非洲大蝸牛在賣力「干飯」的同時,體內和身上也沾上了不少致病菌……像綠膿桿菌、變形桿菌、沙雷氏菌等等。
如果你在路上看到它們,伸手摸了一下,致病菌就很可能讓你體驗「手欠」的下場。
出現皮膚炎癥(
腫、癢、出水泡)都算輕的,嚴重的能直接攻擊免疫系統,引起發燒等其他癥狀。②
體內存在大量寄生蟲
非洲大蝸牛體內也會有多寄生蟲,1只身上就有100條。
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 廣州管圓線蟲。
它一旦進入人體,就會直奔中樞神經和腦脊液,然后寄生其中, 引起腦膜炎,甚至致命!
去年,一個10歲男孩,就是因為摸了一下非洲大蝸牛,感染了廣州管圓線蟲,還好發現得及時,撿回了一條命。
而且,不是某一只非洲大蝸牛的體內會有寄生蟲,而是每一只都有超多寄生蟲。
圖源:深圳衛健委
所以我們不要伸手去摸,更不能去吃它,即使是大蝸牛爬行時留下的黏液,也不要去觸碰!(也會存在寄生蟲和致病菌)因為真的很危險!
1985年,台灣一家人,吃了非洲大蝸牛后,全都感染了寄生蟲,全家共9口人……
1999年,還是台灣,一家6口人,吃了被大蝸牛爬過的蔬菜,也全部感染寄生蟲,得了腦膜炎。
這麼「毒」的蝸牛,其實老家不在咱們這,它屬于外來的「入侵物種」。
-02-
非洲大蝸牛
究竟是何方神圣
非洲大蝸牛的學名叫褐云瑪瑙螺,故鄉是東非,在當地屬于一種「美食」 。
(圖片來源于網絡)
①
入侵物種,南方很常見
這位「食材」,在咱們國家不怎麼受歡迎,屬于人人喊打的入侵物種。
最有力的證明嘛,是自從它在這里安家,并迅速繁殖以后,就「榮獲」了諸多稱號:
全球百大惡性入侵物種之一
我國首批16種外來入侵物種之一
國家進出境二類檢疫性有害生物
因為生命力很頑強,喜歡濕熱環境,非洲大蝸牛在我國南方分布很廣。
像福建、廣東、廣西、云南、海南、港澳台等地,都能看到它們矯健的身影。
②
個頭很大,什麼都吃
非洲大蝸牛的體型非常大,具體有多大呢?大家請看↓
如果對這個比較沒有明確的概念,再給大家看看更直觀的對比:
體格大,吃得就多。就像咱們前面說的,它啥都吃……
除了常見的果蔬、莊稼等等農作物、各種糞便以外,同伴的尸體(也就是腐肉)也能接受,餓急眼了還能啃啃水泥墊墊肚子……
圖源:深圳衛健委
正是這種「來者不拒」的吃法,讓它們成為了傳播致病菌和寄生蟲的「優秀搬運工」。
-03-
如何預防
「毒王」投毒
非洲大蝸牛很喜歡潮濕的環境,最近下雨很頻繁,也是它們最愛活動的時期,所以大家可能會在雨后,看到街上有很多游蕩的「毒王」。
這時我們自己要做到,不摸、不玩、不吃它們!
如果你沒啥事兒,還想為人類做點貢獻,雨停了以后,可以拿包鹽出門,見到大蝸牛就來一勺。
圖源:深圳衛健委
鹽可以讓非洲大蝸牛迅速脫水,直接把它送走。
其次,要去正規場所購買瓜果蔬菜,如果某些食材看起來像被蝸牛爬過,那咱們直接就是一個大動作:
扔掉
當然,總有倒霉蛋會不小心和大蝸牛親密接觸,這時該怎麼辦呢?記住4個字:
瘋狂洗手
然后就是時刻觀察自己(或孩子)的身體狀況,如果不舒服,特別是頭痛、發熱,就立刻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