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昭不僅滅了蜀漢,還提前對付了野心勃勃的魏帝曹茂,取而代之的是更聽話的魏元帝曹桓,幫兒子司馬炎掃清了一大障礙。司馬炎上台后,先篡魏,后滅吳。三國正式歸晉,中國歷史進入了短暫的一統時代。魏、蜀、吳三國的君主都有好下場,成就了善終。
蜀亡國君主:劉禪
鐘會、鄧艾投奔蜀漢,劉禪出城投降。劉禪在洛陽被俘后,封為安樂郡公。他樂得不思蜀,終日吃喝玩樂,美女相伴,安逸度日。
魏亡國君主:曹桓
265年,司馬昭逝,化名司馬炎成為晉王,掌握了國家大權。他見時機成熟,篡位,將曹桓趕下龍椅,魏國滅亡。這里值得注意的是,司馬炎將曹桓留在了曹操重點經營的葉城,還賜給他良田、錦衣玉帛等,并為他準備了五時的輔車。從這幾點來看,司馬炎對待曹桓就像曹丕對待漢獻帝劉協一樣。最后,曹桓逝于公元302年。
吳國亡國之君:孫皓
孫皓在位期間,面對晉國,一句話可以說是連年征戰,這與劉禪對安民農耕的做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但是這種攻擊完全沒有用。要知道韓家有十三州,魏國占據九州。在正史中,魏國有五十多萬常備兵馬,而吳國只有二十多萬。更何況,進攻方其實還需要調動更多的兵力,而孫皓這種大手大腳的做法,直接導致了吳國的垮台。最終,孫皓投降,被封為歸明侯。四年后病逝于洛陽,時年四十二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