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通志》曾這樣記載四川的歷史:「蜀自漢唐以來,生齒頗繁,煙火相望。及明末兵燹之后,丁口稀若晨星。」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自從漢唐以來,四川地區戰火頻仍,導致人口凋零。人口數量甚至和早晨的星星一樣稀少。短短數語,將歷史上四川的慘象勾勒無疑。
也在這樣背景下,清朝時期,中國發生了著名的「湖廣填四川」的歷史事件。作為一次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人口大遷徙活動,湖廣填四川到底是從何時開始的?
在民間野史包括很多正史中,提到湖廣填四川,就不能不提張獻忠。作為明末農民起義的主要勢力之一,張獻忠在湖廣四川等地常年征戰。
尤其是他在四川建立的大西政權,對各個階級都施行殘暴的統治,是導致四川人口凋敝的主要原因之一。歷史上,對張獻忠的評價多為負面:「獻忠無他技巧,止以陰謀多智,暴豪嗜殺,可乘之敝,正自不少耳。」
呂思勉把張獻忠和李自成做比較,也提出了張獻忠具有嗜殺的稟性:「獻忠系粗才,一味好殺,自成則頗有大略。」民間野史更是直接爆出了「張獻忠屠四川」 的記載。
張獻忠
不過,無論張獻忠是否在四川施行過大屠殺這樣的舉動,明末之后,四川地區人口凋零確是事實。
因此,到了清朝全國實現統一之后,如何讓四川地區迅速增加人口,成為了統治者和當地官員的第一要務。
據清朝的史料記載,最開始的時候,四川的全部在冊人口僅僅只有九萬人。曾經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已經成為了全國最凋敝破敗的省份。
時任四川巡撫的張德地赴任之后,看到自己的轄區四川是如此慘狀,立刻給康熙皇帝上了一道奏折,其中有這樣一句話
「滿目瘡痍的昔日天府,增賦無策,稅款難征,使我感到局促不安、寢食俱廢。我等下官受皇上差遣,惟有精忠報國效忠朝廷。經過幾日思索,我覺得要重振四川天府之美名,惟有招徠移民開墾土地,重建家園,除此似無別的良方上策。」
湖廣填四川
身在北京紫禁城中的康熙皇帝,此時也在為全國的稅收煩心。張德地指出了四川的問題所在,也給出了解決辦法,就是通過官方主導,鼓勵或者刺激全國其他省份的百姓移民。
經過康熙和內閣大臣們的商議,發出了一道名為《康熙三十三年招民填川詔》的詔令,下令從湖廣地區,征召百姓移民。只要愿意移民四川,就發給土地,使之成為永久產業。
農耕時期的土地,是百姓眼中最寶貴的資產,更何況四川的土地相當肥沃,非常適合耕作。于是乎,在利益和政令的刺激下,湖廣地區的百姓攜帶妻子兒女,開始向四川進發。
不僅如此,康熙皇帝將收納移民的數量,和四川地區官員的政績考核掛鉤,一方面將壓力分攤到官員頭上,另外一方面對于移民到四川的貧民,給予極大的扶持。
首先是五年不納稅,其次約定永不加賦,無償撥給土地,再加上賦稅減免優惠,對于湖廣地區沒有土地或者是已經失去土地的貧民,有著巨大的吸引力。
事實上,一開始的時候「湖廣填四川」的工作,進行的并不順利,首先清朝給出了很優惠的移民待遇,但是百姓的鄉土觀念非常濃厚,除非是萬不得已,不會有人愿意背井離鄉去遙遠的外地定居。
另外,根據四川巡撫張德地的建議,從湖廣等地向四川移民,不僅僅是要求從這些地區遷移百姓到四川,另外過去生活在四川的土著居民,由于戰亂離開四川,現在也要求這些人回到四川定居。
對于這些四川的土著居民而言,當初他們逃離四川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故鄉留給他們的可謂是巨大的陰影,現如今又讓他們重新回到四川,心理上很難接受。
由于「湖廣填四川」的工作在推動過程中遇到了阻力,清王朝開始恩威并施,對于當初逃離四川的土著百姓,下達嚴令要求其盡快返回四川。
對于一些人堅持不回四川的情況,朝廷還會協調原籍地四川與現籍地的當局進行合作,有針對性督促這些人反籍。對于自愿返回四川的百姓,同樣是給予優厚的待遇。
而對于湖廣地區的百姓,清朝官府更多是通過稅收土地優惠的政令,引導其移民四川,地方官員也盡可能為湖廣移民創造更好的條件。
就這樣經過康熙時期數十年的推動和努力,到了康熙執政的中后期,四川地區常住人口的數量,已經達到了上百萬人。
整體來看,湖廣填四川基本上是屬于由朝廷倡導,百姓自發掀起的一次人口大遷移的活動。外來人口的到來,不僅增加了四川的人口數量,同時還帶來了南方各地的文化習俗,這些文化習俗與巴蜀地區的民俗相互融合,形成了新的巴蜀文化。
另外需要特別注意的一點,湖廣填四川,這個說法其實有一定的局限性,當時由于各種原因遷入四川的人口,不僅僅是湖南、湖北、廣東、廣西這些省份,甚至還包括了很多北方的省份,河南、山東、甚至山陜地區都有不少人舉家遷移。
在清朝末年的《成都通覽》一書中,就有這樣的記載「現今之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人。」 在人口的比例上,湖北15%,湖南10%,河南、山東5%,陜西10%,云南、貴州15%,江西15%,安徽5%,江蘇、浙江10%,廣東、廣西10%,福建、山西、甘肅5%。
由此可見,四川的人口來自全國各地,在這個過程中,客觀上推動了又一次人口與文化的交流,促進了民族的融合。
數百年來,四川如今已經形成了獨有的文化習俗,擁有無與倫比的感染力,這種帶有移民文化色彩的習俗,讓全國很多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親切感,歸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