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勢造英雄,古代戰爭無數,也涌現出了一大批優秀人才,今天要說起的優秀人才便是項羽。項羽的威名世人皆知,被評為千古無二,那都是因為他在世時期,有三個世界第一的作為,是哪三個呢?
第一個:膽識第一
在其他人還在書堂學習的時候,項羽已經可以獨當一面了,他有著遠大的志向,面對比自己厲害的人絲毫沒有懼怕之意。
作為項羽叔叔的項梁,心知項羽是個可造之材,便悉心培養,盡管自己身在逃亡路上,卻一點也沒有虧待項羽。
項羽確實聰明,不管是在學習還是在習武方面,但卻是個讓項梁十分頭疼的存在,原因還是因為項羽太搗蛋了,如果把項羽放到現在,那項梁就是經常被學校叫的家長。有一次項梁聽說項羽在學校一個人壓著幾個孩子打,氣不打一處來,狠狠的教訓了項羽,問他為什麼不好好學習,而項羽則是回答學習有什麼用,倒不如習武來的好。就算項梁硬逼著項羽去學習也沒有用,倒不如從其他方面去培養項羽,于是開始教授項羽兵法。
原本以為項羽會就此安生,誰知道卻給項梁帶來一個又一個麻煩,一次秦始皇巡游,項梁帶著項羽去觀望秦始皇,等到秦始皇的馬車一經過,所有人都要跪拜,項梁也不例外。
他正準備告誡項羽低頭,不可以看秦始皇的時候,他發現項羽竟然沒有絲毫的畏懼之心,甚至還口出狂言,說我可以取代他。
此話一出,若被秦始皇聽到,項羽怕是早就身首異處了。就沖著項羽這一膽識,世上怕是沒有與他一樣的少年。
第二是能力第一
項羽有著神力可以舉起大鼎的時候,便可以體現他的能力。那是項羽成年之后的事情,他本來是受叔叔項梁的命去楚國商討互幫互助的事情,楚國的桓楚看到項梁居然派了一個年輕人來,心中有些懷疑對方的能力。
他多少有些戲弄之意告訴項羽,自己家的院子里面有一個千斤的鼎,幾乎沒有人搬起來,如果項羽能夠搬起來,桓楚就答應項羽出兵。項羽也不多說,直接快步走到了院內,耳邊都是楚國人的嘲笑聲,正當所有人都準備看笑話的時候,項羽深吸一口氣,雙手扶鼎,直接將鼎舉了起來,還又上又下的來回三次,給眾人看的目瞪口呆。
果然,實力服人,桓楚根本說不出什麼話來,心里已經被項羽所折服了,後來還成為劉項羽的手下。
項羽帶兵打仗的能力更是世界之最,他這一生大戰七十多場,只有過一次的失敗,那就是敗在劉邦手里。
最為經典的一戰便是和秦始皇軍隊大戰的定陶之戰,各路諸侯面對著秦始皇的鐵騎軍嚇得直接逃跑,項梁也不是其對手,所有的士兵都覺得勝利無望,但是項羽卻傲然挺立,斷了自己的后路,帶著士兵獲得勝利,成為了諸侯之最。
與劉邦對陣,項羽只有三萬人,需要對抗劉備的五十六萬大軍,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還能打的劉邦落荒而逃,當屬第一的稱號。
第三是名號第一
項羽可以說是歷史上最為年輕的霸主,他不同于少年將軍霍去病,雖然沒有霍去病年輕,但是就實力與經歷來比,霍去病還真的和他沒法比。
項羽二十四歲的時候跟隨著叔叔項梁打仗,靠著自己的能力站穩地位,僅僅靠著一年的實踐經驗,帶著士兵巨鹿之戰一舉獲勝。
在他上戰場的第二年,已經成為了一方領袖,成為了各個諸侯國最為相信的存在。他雖然沒有完成自己兒時所言,取代秦始皇,但也自立為西楚霸王,做了真正的領導者。
他和霍去病兩個人的大背景便不同,霍去病有著整個大漢做支撐,可是項羽卻是白手起家,靠著自己的實力一點一點打拼起來的。
在戰場上與項羽作戰的人都比他要有人生閱歷,比如劉邦比如秦始皇,在他們二人面前,項羽跟個初出茅廬的牛犢一樣,可就算如此,項羽都成為諸侯之王。
他走上頂峰之位只用了短短兩年的時間,可以稱得上是歷史上最為年輕的霸主,到最后也才三十一歲。
項羽配得上千古無二之稱,他的存在本就是奇跡,他的膽識、能力、霸主皆為世界第一,看最后失敗只能嘆一句,生不逢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