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殺楊修后,一日遇見楊父:為何消瘦甚多?楊父一句話沿用至今
2023/07/18

引言

讀三國,一定不會錯過的就是曹操。

曹操的歷史評價褒貶不一,對立不一。

就是這樣一位亂世梟雄,給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曹操的出生就帶著玄幻色彩,曹府上空巨龍騰飛。

就像武則天出生時天現祥瑞,這樣的人注定不凡。

不過不如武氏出落得貌美如花,曹操的相貌可謂是一言難盡。

天分極高,學習很快,文韜武略都信手拈來。

但生性驕傲自大,脾氣暴躁,生而多疑。

這樣一個人,評價紛紜,有贊揚他功績的,也有批評他多疑猜忌的。

曹操劇照

這樣的性格讓他殺伐果斷,寧愿錯殺也不放過。

自視極高,雖然天賦能力也高,但總有更厲害的人存在。

曹操見不得比自己聰明的人在自己身邊長期存在。

會有一種被比下去的感覺,他很不喜歡。

而恰恰楊修就是這樣的人。

楊修身世顯赫,相互牽制

楊修作為在曹操的身邊出謀劃策部下,為什麼可以做到制衡曹操?

楊修一家一直是漢室的忠臣,也出了很多重臣。

到了楊修的父親楊彪之上,已經出了三位太尉,「

四世三公」之家也是因此而來。

正是因為他的顯赫出身,連曹操也不得不顧及。

有著這樣的家庭背景,也難怪楊修這麼囂張了。

在和曹操的相處中,經常不給曹操面子,有話直說,也不管曹操是否高興。

要不是這樣的家世讓曹操不敢動他,想必一開始就會丟了性命。

這樣看來他確實有狂的資本,這樣的家族,放在當時可是地位頗高的。

所以還是漢室臣子的曹操,奈何不了他。

楊修這麼不給他面子,換了誰都會有所顧忌,更何況是心懷天下的曹大人。

所以楊修被誅,在意料之中,他的聰明有點太鋒芒畢露了。

曹操想要成就大業需要聰明的人從旁輔助。

但過于聰明并且外露過多也不是一件好事。

不懂得收斂,只顧著展現自己很容易被別人抓住把柄。

可楊修年輕氣盛,不懂這個道理,最終落得凄慘下場 。

楊修被殺的緣由

楊修家世顯赫,又自幼聰穎過人,年紀輕輕就中了舉人,後來到了曹操的賬下任職。

隨著曹操南征北戰,看著曹操一路從曹大人到成為魏王。

曹操能有一番造詣,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收納了很多有用的人才。

曹操最初只是一介漢臣,在已經落沒的王室里當一個臣子。

他自然是不甘心的,他的雄才大略不允許他就這樣了了一生。

開始廣納賢才,為自己所用。

在部分史實記載中,曹操為了納取這些人才是很舍得付出的。

書中記載曹大人對下屬是很優待的。

所以前期的曹操身邊,聚集了大量的能人異士。

得到厚待和重用的,更是為了曹大人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有這樣的胸懷和魄力,曹操必然走向人生巔峰。

能力大,部將優秀,自然就不甘心屈居人臣。

三國末期三分天下,曹操獨占一方。

從無法施展的曹大人坐上了魏王的寶座。

隨著身份的轉變,曹操的個性也發生了一些變化。

開始變得多疑,對身邊的人都不信任。

權力過大的人、武藝高強的人、過于聰明的人……

這些他費盡心思收納過來的的賢才的優點。

逐漸變成了魏王的眼中釘肉中刺。

這時候的曹操不允許太過優秀的人存在。

能力出眾懂得收斂的人還算好,不容易被抓住把柄。

像楊修這樣鋒芒畢露的人,被處理是遲早的事。

他依然直來直去,從來不給曹操留顏面。

殊不知魏王已經不是從前的曹大人了。

曾經對楊修還有所忌憚,這時候已經很難受到四世三公的約束了。

一旦有了把柄,就可以直接處置楊修。

說來有些離譜,最后送走楊修的是一盤「雞肋」。

這大概是史上唯一一位因為這麼離譜的罪名被處置的臣子。

事情發生也很微妙。在一次與孔明的交戰中,又一次遇到抉擇。

手下來請曹操做決斷,曹操思考過后拿了一盤雞肋當做答案。

這是曹操經常使用的文字游戲。

就像「一盒酥」一樣,魏王喜歡給下面的人出題。

看著他們各種理解,花樣百出,最后稱贊曹操的高明。

可他楊修偏不,他知道答案就要直接說出來,不會阿諛奉承。

他直接點出雞肋的意思是「食之無肉,棄之有味」。

直接揭穿了曹操的想法。

這樣的做法讓曹操大為不爽,感覺被下了面子。

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楊修的確聰明過人,能夠很快理解曹操給出的文字游戲。

但他不懂得人情世故,往往會吃力不討好。

當然了,曹操要取一個人的性命也會給他一個正經一點的罪名。

畢竟不能在史書上記一筆,說今天因為一盤子雞肋就要了他的命。

這樣的理由顯然是難以服眾的。

什麼都要講求一個名正言順,這就需要給他一個合理的理由,一個讓楊修不得不被處置的理由。

于是乎,曹操就以泄露機密背叛自己的罪名,理所當然的除掉了楊修。

在古代功高震主,背叛舊主的后果都是非常嚴重的。

更何況是曹操這麼多疑的一個人。

說來也不是完全的胡亂給他定的罪名。

曹操

楊修的站隊傾向于曹植一邊,站在了魏王的對立面。

畢竟是四世三公的后入,對漢室還有著一份忠誠。

曹植不能說心向漢室,但人家的態度很誠懇啊。

沒有曹操那麼大的野心和抱負,低調處事,不鋒芒畢露。

在表面上,曹植還對漢室保持著尊敬。

這也是楊修站隊傾向于他的原因所在。

楊修被殺實屬必然

連楊修自己最后都表示,想不到自己這麼晚才被治罪。

他一直高調的展示著自己的聰明才智,經常跟曹操作對。

他也很清楚曹操是容不下他的,只不過最初礙于他的家世背景有所忌憚。

一旦過了相互制衡的界限,魏王的權力大過曹大人了。

也就不用再顧及什麼世家了,這時候的漢室都已經岌岌可危了。

自身難保的漢室,自然也就庇佑不了過去的世家了。

東漢末年三國分立,這時候誰能笑到最后就能成為贏家。

楊修的聰明最后成了被治罪的理由。

楊修的結局有其歷史必然性。

改朝換代的節點,作為前朝世家,還在盡力維護著王室的最后一點顏面。

對于野心勃勃的魏王來說,這樣的人只會是成就霸業路上的阻礙。

再說了,這個人老仗著自己聰明,從來不給曹操留面子。

這樣的人早該被處理了,一直留在身邊遲早會是禍患。

三分天下分了一杯羹的魏王,手握一方最高權力。

這些貴族,他早就看他們不爽了。

之前一直礙于漢王室的情面,大家相敬如賓相安無事。

現如今他的權力已經在臣子只上了,是一國之君了。

再也不能被這些貴族世家牽著鼻子走了。

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魏王誅殺了不少他覺得有二心的臣子。

他的多疑罵名也因此而來,卻也不是空穴來風。

那盤雞肋只是一個「炮灰」,隨便找個由頭罷了。

魏王開始清洗自己的手下,把這些貴族架空的架空,處置的處置。

培養起自己選的一批新生力量,這是宏圖大業的重要一步。

悄悄站隊,在曹操背后搞小動作的楊修,丟掉性命只是時間問題。

他明面上老跟曹操作對,但沒有把自己的心計表露出來。

在暗處做一些有可能威脅到魏王一統天下的事情。

就像他最后的罪名一樣,泄露了秘密。

終于在曹操對他忍無可忍的一天,下令除掉了他。

除掉楊修之后依然沒有改善疑心病,同樣的事情經常有發生。

一日見了楊修的老父親,問其近況,留下了千古名句。

沒有了楊修之后,過了好長一段時間,魏王見到了他的父親楊彪。

看似關心他的身體,問他怎麼瘦了這麼多。

楊父表示自己已經老了,后悔自己沒有先見之明,到老了還要送走兒子。

表示了自己的忠心,也留下了「老牛舐犢」這一成語沿用至今。

足以見得一位老父親深切的痛心和惋惜。

這是楊氏父子之間最真摯的感情。

但這樣的感情,在那樣的亂世之中,是很難得到兩全的。

除掉楊修是必然,是楊彪也改變不了的事實。

結語

太聰明了有時候也不是一件好事。

楊修這樣聰明的人才,最后也因為自己的聰明離世。

是歷史的必然,也是他自己太過高調的緣故。

如果懂得收斂,低調做人結局也許會不一樣。

參考文獻

《三國演義》

《曹操全傳》

《后漢書·楊彪傳》

經常這樣對你的人,其實就是看不起你,不要深交了
2023/08/09
「男人無能,一看便知」,沒出息的男人離不開這三句話
2023/08/09
平平無奇的小個子女生,當模仿博主穿搭提升衣品后,整個人都變了!
2023/08/09
60歲女性著裝小貼士:裙子要過膝,褲子要寬,顯得苗條又優雅
2023/08/09
老照片:老外眼中的1908年成都,百年前的成都更漂亮!
2023/08/09
狗狗忠不忠心,摸它這幾樣東西,就清楚了
2023/08/09
這7種狗沒有「攻擊性」,不用怕被咬,很適合家養
2023/08/09
研究發現:夫妻雙方在這個年齡段,生出的孩子智商更高,你知道嗎
2023/08/09
父母再累再忙,也不要讓這3種老人幫忙帶孩子,容易把娃養「廢」
2023/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