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失去的人才,是諸葛亮義弟,前途無量,能改寫蜀漢歷史
2022/09/04

「馬家五常,白眉最良」,作為蜀漢荊襄士族集團的代表人物,馬良當屬其中的青年才俊。

馬良,字季常,出生于襄陽宜城郡,馬氏在當時是有名的名門望族,馬良在五兄弟中位居行四,但此人卻是兄弟中最為杰出的一位。因為馬良的眉毛中有白毛,所以在當地留下「白眉馬良」的稱呼。

劉備聯合孫權在赤壁之戰,擊敗曹操后,于209年自任荊州牧,時年僅22歲的馬良,被劉備征召為荊州從事。劉備為了奪取蜀地入川的時候,將馬良留在荊州,命其留守幫助大將關羽鎮守荊州。

劉備的軍隊在雒城受阻后,軍師龐統也中箭而倒,諸葛亮帶著張飛、趙云沿江北上,跟劉備會師。馬良聽聞雒城被諸葛亮攻破后,寫信向諸葛亮祝賀,并在書信中稱諸葛亮為「尊兄」。

在那個時代,即便是二人拉近關系,但稱兄道弟并不是像現代這麼常見。所以南朝劉宋的裴松之為《三國志》作注的時候,認為年長馬良6歲的諸葛亮,跟馬良關系不一般,不是親屬關系,便是二人在私下義結金蘭(原文:臣松之以為良蓋與亮結為兄弟,或相與有親;亮年長,良故呼亮為尊兄耳

)。

而且馬良在很多問題上,跟諸葛亮的想法不謀而合,尤其是聯吳抗曹的態度上。馬良曾出使過江東,對江東孫氏也有著比較深刻的認識,而孫權也曾非常恭敬的接待馬良。

但作為同一陣營的關羽,跟以馬良為首的荊襄士族集團相處的并不融洽。關羽的性格特點是輕視士族,藐視孫權,還跟很多荊襄士族階層的代表人物關系不睦,比如潘濬和廖立。馬良個性并沒有兄長諸葛亮那麼張揚,但跟關羽也并沒有太多交集,二人政見不合,加上關羽性格驕傲自矜,二人相處很難融洽。荊州失守后,馬良成功脫險,前往西川投奔劉備。

劉備對馬良非常重視,因為劉備當時在朝廷的官職是左將軍,于是征召馬良為左將軍掾,讓馬良成為自己的心腹幕僚。劉備稱帝后,馬良被任命為侍中。

公元222年,劉備為了奪回荊州,率兵親征,馬良因為深得劉備信任,而且經驗豐富,被劉備派往武陵郡去招撫當地的五溪蠻。五溪蠻又名武陵蠻,是分布在武陵郡當地的各部落少數民族的總稱,早在東漢時代,便多次反抗朝廷。東漢初年的伏波將軍馬援,便是在南征五溪蠻時,染病在當地病故的。

五溪蠻作戰驍勇,馬良前往當地,以財帛和官職印信為餌,讓當地部落首領們俯首稱臣,響應劉備大軍,對抗孫權。

但夷陵之戰中,劉備敗北,馬良也在亂軍中,遇害身亡,年僅36歲。小說《三國演義》中,羅貫中可能是不愿意讓馬良提前退場,于是給馬良加了一段,返回西川,給諸葛亮送地理圖的戲份,并安排馬良在諸葛亮南征時去世,并引出馬良之弟馬謖投軍的故事。

陳壽在《三國志》中,對馬良的評價比較高,稱馬良為忠心誠實,頗有才學的美盛之士(

原文馬良貞實,稱為令士),并將其與董和、劉巴、陳震、董允等人并稱為蜀國的賢臣。按照馬良的才能,和劉備諸葛亮對其的重視程度,前途不可限量,最次也得是蔣琬、費祎、董允這類的人物。

正因為馬良的英年早逝,才使得諸葛亮對馬良之弟馬謖,特別偏愛,甚至寄予厚望,特別器重。經常跟馬謖不分晝夜的探討軍事謀略,并任命當時比較年輕的馬謖為參軍,并帶他南征北伐。

如果關羽聽從馬良等荊襄士族的建議,不一定會痛失荊州,最后身首異處;如果馬良并非早亡,馬謖不一定會被諸葛亮重用,也就不會出現街亭之敗。所以劉備經歷的夷陵之戰,損失了大量像馬良一樣的人才,這也是季漢國運維艱的原因之一。

經常這樣對你的人,其實就是看不起你,不要深交了
2023/08/09
「男人無能,一看便知」,沒出息的男人離不開這三句話
2023/08/09
平平無奇的小個子女生,當模仿博主穿搭提升衣品后,整個人都變了!
2023/08/09
60歲女性著裝小貼士:裙子要過膝,褲子要寬,顯得苗條又優雅
2023/08/09
老照片:老外眼中的1908年成都,百年前的成都更漂亮!
2023/08/09
狗狗忠不忠心,摸它這幾樣東西,就清楚了
2023/08/09
這7種狗沒有「攻擊性」,不用怕被咬,很適合家養
2023/08/09
研究發現:夫妻雙方在這個年齡段,生出的孩子智商更高,你知道嗎
2023/08/09
父母再累再忙,也不要讓這3種老人幫忙帶孩子,容易把娃養「廢」
2023/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