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清朝的皇室成員之中,什麼人最幸福?是皇帝、皇后、嬪妃、還是皇阿哥?
其實都不是,要說最幸福的人,還得是沒有出嫁之前的格格。
格格們不用像皇帝一樣操心政務、不用像皇后需要管理后宮、更不用像嬪妃那樣爭寵,如阿哥一般爭權。
當格格們出生以后,只要王朝沒有傾覆,權力永遠都在。
可能有人會想,如果格格們被迫政治聯姻呢?其實這也完全不用擔心。古時候可不像現在,推崇自由戀愛。
格格們潛移默化地接受了這一切,抵抗心理其實并不大。更關鍵的是,想家了隨時能回,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只是讓人疑惑的是,為何清朝格格們嫁人以后,大多都生不出孩子?專家表示:能生得出來才是怪事。
愚昧的管理制度
首先,是清朝時期的婚嫁管理制度
,當格格嫁出去以后,并不意味著她們就擁有了自由,或者說嫁夫隨夫,算是夫家的人。
以往的朝代或許如此,但清朝皇室絕不「妥協」。在他們看來,即便格格已經出嫁,也需要顧及國家、皇室的顏面,很多規矩不守也得守。
如果自己做不到,那皇家就會專門安排人提供「幫助」。
像曾經火遍大江南北的影視作品《還珠格格》,里面就有專門幫助格格們撥亂反正的人「容嬤嬤」。
而真實歷史上,與容嬤嬤類似的嬤嬤,可不在少數,幾乎每一個出嫁的格格,都會有嬤嬤陪在身邊。
千萬不要認為嬤嬤只有管家之類的職務,事實上,嬤嬤甚至可以決定格格,能不能見到駙馬。
清朝兩百余年的發展歷史中,除去少數遠嫁蒙古的格格之外,絕大多數格格嫁出去以后,都在京城中生活。
皇家專門給她們安排一座宅邸,但宅邸卻分內外,格格在內、駙馬在外。駙馬想要見到妻子,嬤嬤便是一道考驗。
即便萬般不情愿,也不得不遵守這個條例。至于為何會多此一舉,原因同樣是皇家的顏面。
當然,這里的考驗比較好過,只要賄賂一下嬤嬤就行。可每一次去見妻子都要這樣,駙馬們終究會受不了。
很多人難以理解這種特別的制度,其實大致就和皇帝寵幸妃子的時候,會有專門的太監報時一樣。
只不過前者是為了所謂了威嚴,后者則是擔心皇上的身體。就實際影響來看,都算得上無用之功。
長期不能相見,感情又十分淡薄,格格們想要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懷孕生子,難度自然遠比人們想象的要大。
而清朝年間唯一一個有著不少子嗣的格格,還得是道光皇帝的大女兒,端憫固倫公主。
每當她端憫固倫公主受到限制,深感不滿的時候,就跑到道光皇帝跟前去鬧騰。
道光皇帝無奈,只能頒發圣旨特許,可其他格格就沒有這種勇氣以及這種幸運了。
愚蠢的和親環境
其次,清朝年間的格格們,之所以會對和親、嫁人這些事情十分淡薄,其一是從小就被灌輸了相應的思想。
其二則是格格十三、十四歲就跑出去和親,根本不可能知道未來的生活,將會是什麼樣子。
許多影視作品中,人們常常看到二十幾歲的單身格格,還能在皇宮之中晃悠,根本就不現實。
要說古代十幾歲訂婚或者結婚,也算不上多麼新鮮的一件事情,可重點是這些格格所嫁的和親對象,大都是一些上了年紀的人。
雙方的年齡差距,最夸張的甚至到了爺孫的程度,這樣的情況下,即便想要讓格格懷孕,也心有余而力不足。
更致命的是,清朝的實權統治者,不僅沒有反思和親的合理性,反而認為這屬于正常現象。
有意無意地推波助瀾,再加上嬤嬤們不見兔子不撒鷹的心態,清朝年間的格格、駙馬,基本沒太多感情可言。
也難怪專家們會說道,能生出孩子才是怪事。特別是在不正確的時間,意外懷孕的話,駙馬估計都沒地方可哭。
好在封建統治已經過去,愚昧的管理制度以及愚蠢的和親環境,都已經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