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英國攝影師,早在150年前,就在「街拍中國」了!
2023/07/01

約翰·湯姆遜先生

19世紀下半葉,有一位英國人攜帶照相機來到了中國。他深入到中國各地,在街頭拍攝中國人的生活實況。在他的鏡頭里,有封疆大吏、有死刑犯、有少女,也有年輕苦力,還有展示三寸金蓮的女性和吞云吐霧的鴉片鬼……

約翰·湯姆遜 攝

英國人約翰·湯姆遜(John Thomson),1837年生于蘇格蘭的愛丁堡。他在愛丁堡大學攻讀完化學專業后開始了攝影生涯。在24歲的時候,他第一次出發來亞洲,但由于疾病,他此行只到了新加坡和柬埔寨。此次東方之行的結果是一本名為《柬埔寨的古跡》的書。該書以明快的手法介紹了柬埔寨燦爛的古代文明。自那次東方之行以來,湯姆遜對東方文明的興趣日益加深。終于,在1864年他開始了其第二次東方之旅。

湯姆遜先到馬來西亞落腳,一年后在新加坡開設了照相館。據推測,湯姆遜是在1868年來到了香港并在香港結了婚。在此后的5年里,他來到晚清中國,在中國作了長達五千英里的旅行攝影,深入到中國各地,拍攝了大量記錄中國人民生活實態與中國自然景色的照片。湯姆遜足跡西至四川湖北,南到福建沿海,還沿長江流域作了攝影考察并最終來到古都北京。據他說,當時他所到達的中國各地,大多數西方人尚未涉足。

在他的攝影作品中,有一組關于山西籍官員楊昉的照片。因為外國攝影師的介入,他和他的庭院得以留下珍貴影像,并流傳至今。

在自家宅院內的楊昉,湯姆遜攝。

1871年,英國攝影師約翰·湯姆遜進入北京拍攝,他以出眾的溝通能力與各級官員交往,其中就包括楊昉。

楊昉是山西靈石人,家道殷實,花錢買了個官銜,任兵部武選司兼武庫司郎中(正五品)。他在北京有一座富麗堂皇的宅院,過著奢華的生活。

因為楊昉對攝影術和西洋器械有濃厚興趣,所以一經與湯姆遜接觸,二人就無話不談,成為好朋友。

他邀請湯姆遜到他家中做客、拍攝。

湯姆遜被楊大人的宅院震撼了,他說:「我必須承認在我游歷中國期間,沒有任何景致能比從這座庭院看到的第二個小院更有古韻、更精致、更令人沉醉。」

楊家宅院客廳的一角,湯姆遜攝。

他描述他所看到的的花園:「(我)進入一個仙境一般的花園。在這個花園里有一個微型的荷花池,池上架著一座大理石橋。一座小小的大理石寶塔立在一邊,被藤蔓和果樹圍繞,另一邊砌有假山,山石間長著各種花草。」

楊昉的家中有「眾多的女士和小孩」,也就是說,他妻妾、兒女成群。湯姆遜與楊昉的妻妾也有接觸,甚至被允許進入她們的住處。其中一個房間「擺放著一張大床,床架用楠木制作,雕工極其精美,床上放著漆木枕,掛著繡工華美的絲綢床幃。」

楊昉(坐者)和他的妻妾子女,湯姆遜攝。

在這個典雅高貴的院落里,楊昉進行著他的科學實驗。他在妻妾所居住的院子里建了一台蒸汽水泵,成功地發動了蒸汽引擎,卻不能及時讓它停下來,以至于抽出的水淹了整個院子。

他還在后院安裝了鋸木機、刨床和蒸汽機。鋸木機的性能讓楊昉嘆服不已,一天之內完成了驚人的工作量,讓楊昉把家里所有能鋸的東西都拿來鋸了。

他家里機器的轟鳴聲常常驚動鄰居,引得他們爬到墻上看熱鬧。更搞笑的是,他們家的雞因為受到驚嚇,一只接一只地殞命。

楊昉被湯姆遜記錄下來,并不是偶然的。他雖然官職不高,卻是當時最有現代科學精神的少數人物之一。

楊昉的妻妾之一,湯姆遜攝。

1880年,楊昉離京返回故里,雇用數十峰駱駝搬運他的西洋機器,這些物品包括煤氣燈、制火柴機、磨粉機、手搖發電機、照相機、望遠鏡、腳踏車、東洋車、喇叭型留聲機、八音盒、自鳴鐘、鋼架彈簧床、活動安樂椅等等。

楊昉的事跡很少見于中國史籍的記載,但作為將西方科技在清朝進行推廣實踐的傳播者,我們不應該將他忘記。

湯姆遜鏡頭下的中國

接下來,精選被英國倫敦維爾康姆圖書館珍藏的,湯姆遜數百幅大尺寸玻璃底片其中的一部分。這些采用火棉膠濕版攝影術拍攝的玻璃底片,是他1862-1872年之間在馬六甲海峽、柬埔寨、泰國、越南和中國等地拍攝,其中不少照片他從未發表過。

1870年代,約翰·湯姆森在英國倫敦街頭使用濕版法拍照的照片。此張照片被美國洛杉磯郡博物館珍藏。

1869年,上海外灘。

北京,以修補手藝謀生的小販。約翰·湯姆遜/攝,大約拍于1868-1872年之間。

北京,兩位貴婦。約翰·湯姆遜/攝,大約拍于1868-1872年之間。

北京,帶孩子的婦人。約翰·湯姆遜/攝,大約拍于1868-1872年之間。

北京,老農。約翰·湯姆遜/攝,大約拍于1868-1872年之間。

北京,滿族女人的飯局。約翰·湯姆遜/攝,大約拍于1871-1872年之間。

北京,恭親王奕忻。約翰·湯姆遜/攝,大約拍于1868-1872年之間。 恭親王奕忻,道光帝之子,咸豐皇帝之六弟,人稱「鬼子六」。在同治、光緒兩朝時, 總理國家大政及外交事務,為清代后期重要歷史人物。

北京,大清官員董恂,時任戶部尚書。約翰·湯姆遜/攝,大約拍于1871-1872年之間。

北京,總理衙門三滿族大臣。約翰·湯姆遜/攝,大約拍于1871-1872年之間。

北京,駝隊。約翰·湯姆遜/攝,大約拍于1868-1872年之間。

父子倆。約翰·湯姆遜/攝,大約拍于1868-1872年之間。

學童。約翰·湯姆遜/攝,大約拍于1868-1872年之間。

傭人。約翰·湯姆遜/攝,大約拍于1868-1872年之間。

貴婦肖像。約翰·湯姆遜/攝,大約拍于1868-1872年之間。

紳士。約翰·湯姆遜/攝,大約拍于1868-1872年之間。

廈門,燒火做飯。約翰·湯姆遜/攝,大約拍于1868-1872年之間。

福建永福寺,兩位僧人。約翰·湯姆遜/攝,大約拍于1868-1872年之間。

福州,做修補生意的手藝人。約翰·湯姆遜/攝,大約拍于1868-1872年之間。

福州, 正在吃飯的一家人。約翰·湯姆遜/攝,大約拍于1868-1872年之間。

福州, 主人與傭人。約翰·湯姆遜/攝,大約拍于1868-1872年之間。

福州, 挑草農夫。約翰·湯姆遜/攝,大約拍于1868-1872年之間。

福州, 一戶農戶門口的三位年輕人。約翰·湯姆遜/攝,大約拍于1868-1872年之間。

福州, 挑水的婦人。約翰·湯姆遜/攝,大約拍于1868-1872年之間。

福州, 一位婦女的發式與服飾。約翰·湯姆遜/攝,大約拍于1868-1872年之間。

福州,穿蓑衣的人。約翰·湯姆遜/攝,大約拍于1868-1872年之間。

廣州, 抽水煙的婦女與抽旱煙的男子。約翰·湯姆遜/攝,大約拍于1868-1872年之間。

廣州, 吃早茶。約翰·湯姆遜/攝,大約拍于1868-1872年之間。

廣州, 兩廣總督瑞麟。約翰·湯姆遜/攝,大約拍于1868-1872年之間。

湖北,漢口道台何維健。約翰·湯姆遜/攝,大約拍于1868-1872年之間。

湖北,漢口租界。約翰·湯姆遜/攝,大約拍于1868-1872年之間。

江西九江,農村老婦。約翰·湯姆遜/攝,大約拍于1868-1872年之間。

長江上的船夫。約翰·湯姆遜/攝,大約拍于1868-1872年之間。

長江邊,下鄉巡視的官員。約翰·湯姆遜/攝,大約拍于1868-1872年之間。

南京,大報恩寺遺址。約翰·湯姆遜/攝,大約拍于1868-1872年之間。

南京金陵機器制造局。約翰·湯姆遜/攝,大約拍于1868-1872年之間。

台灣,獵人使用的獵槍。約翰·湯姆遜/攝,大約拍于1868-1872年之間。

台灣,台灣原住民女孩服飾。約翰·湯姆遜/攝,大約拍于1868-1872年之間。

香港,約翰·湯姆遜/攝,大約拍于1868-1872年之間。

香港街道,約翰·湯姆遜/攝,大約拍于1868-1872年之間。

經常這樣對你的人,其實就是看不起你,不要深交了
2023/08/09
「男人無能,一看便知」,沒出息的男人離不開這三句話
2023/08/09
平平無奇的小個子女生,當模仿博主穿搭提升衣品后,整個人都變了!
2023/08/09
60歲女性著裝小貼士:裙子要過膝,褲子要寬,顯得苗條又優雅
2023/08/09
老照片:老外眼中的1908年成都,百年前的成都更漂亮!
2023/08/09
狗狗忠不忠心,摸它這幾樣東西,就清楚了
2023/08/09
這7種狗沒有「攻擊性」,不用怕被咬,很適合家養
2023/08/09
研究發現:夫妻雙方在這個年齡段,生出的孩子智商更高,你知道嗎
2023/08/09
父母再累再忙,也不要讓這3種老人幫忙帶孩子,容易把娃養「廢」
2023/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