纏足女子
纏足女子
纏足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裹小腳,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習俗,又或者說是一種陋習。女孩子到了四五歲的年紀,就要用布來將雙腳用力纏緊,限制雙腳生長,甚至變形以達到尺寸變小的目的。還有的地方為了裹小腳的效果更好,用碎的瓷器或其他尖銳物品,把腳割破,包裹進布里,常常讓腳發炎發爛。而人們稱之為「發味」,也就是腳流血發炎腐爛后的臭味,這個時候證明腳要變得更小了。
裹過的小腳
裹小腳開始的時間有夏禹、商代、春秋戰國、隋、五代、宋等多種說法,到了明清尤為盛行。而這種文化之所以流傳多年,離不開文人墨客的文學推動。比如古有三寸金蓮之說,以金蓮比喻女子的腳,以三寸形容其纖小。還有「丑婦幸足小邀旁人譽」,「一彎軟玉凌波小,兩瓣紅蓮落步輕」等等詩句都是用來贊賞女子的小腳。
女子是否能纏個好看的小腳,在一定程度上也決定了其能否嫁個好人家。在電影《雪花秘扇》里,百合因為纏了好看的金蓮腳,嫁給了富貴人家,這也從側面反映了小腳在古代的重要性。
電影《雪花秘扇》劇照
電影《雪花秘扇》劇照
久而久之,很多女子為了獲得社會認同,自身也積極追求小腳文化,以此為榮。在各種因素的推動下,這種以小腳為美的畸形審美便流傳開來。
在宋代,一些妓院還會以女子的小腳鞋作為杯盞,給男子斟酒。
到了清朝立國后,朝廷有過一段時間的禁止漢族婦女纏足的規定,但是當時民間已是盛行,屢禁不止,後來也就不了了之了。
裹小腳這種違抗身體自然生長規律,傷害婦女身體和意志的陋習,是一種文化糟粕。它侵害了女性的權利,物化了女性。
杖刑
杖刑,是古代五刑之一。杖刑是指用荊條或大竹板拷打犯人的一種刑罰。杖刑從東漢開始,到了唐代和宋代,逐步越演越烈,杖刑的規制也越來越多。
甚至怎麼打,打多少下,都有其嚴苛的規定。杖刑一般要求「去衣受杖」,也就是要脫掉衣物,直接用毛竹、木板擊打臀部。杖刑的嚴酷超乎想象,絕不是輕輕地打屁股這麼簡單。在古代,被打爛屁股,甚至打死的大有人在。
直到清末,杖刑才被廢除。
德齡公主是滿洲貴族裕庚之女,大家都說她是會講英文的滿清公主。不僅是英文,她還會精通八國語言,會彈鋼琴,懂得西方禮儀,因此被慈禧召入宮中,作為女官,在她身邊為她翻譯。她後來還寫下了回憶錄——《我在慈禧身邊的兩年》。
但德齡其實不算公主,因為她是漢人,母親路易莎·皮爾森是個法國人。這也是為什麼她有混血樣貌的原因。而被稱為公主,其實只是外國人翻譯上的錯誤。她的父親只是一個四品官員,德齡是在後來被慈禧賜封郡主,外國翻譯的時候就翻譯成了公主。
裕庚作為使臣曾在日本和法國居住多年,而德齡也隨之輾轉居住于國外,學習到了很多西方文化。她進宮后,給慈禧講了很多外國的禮儀和趣事,還讓慈禧愛上了拍照。德齡寫下的那些回憶錄幫助後來的人們更好地了解清朝那段宮中秘史,了解慈禧太后,了解皇宮中的生活和規矩。
德齡公主還發表過英文演講,向外國人介紹中國文化,宣揚世界和平:罕見視訊:清朝德齡公主,全程英語作世界和平演講
德齡和慈禧
德齡嫁給了美國駐滬副領事撒迪厄斯·懷特,後來,德齡去了美國定居。在她走后一年,慈禧光緒去世,再之后,就是清王朝的覆滅,中國封建帝制走向終結。多少唏噓往事都煙消云散了。
在抗戰時期,德齡還有參加抗戰物資的籌集,還積極宣傳當時中國的抗戰情況,讓國際社會得以了解中國的水深火熱。
1944年11月22日,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擔任漢語老師的德齡在美國加利福利亞州伯克利的卡爾頓酒店前,被一輛疾馳而來的貨車撞倒,當場不治身亡,鮮血斑駁的現場書本紙張散落了一地。
德齡公主的故事也因此落幕,但她留下來的文字、光影、甚至精神卻永遠不會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