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老照片:100多年前的北京城,每一張背后都有深沉的故事
2023/07/04

北京,中國四大古都之一。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它有著3000多年的建城史。薈萃了自元明清以來的中華文化元素,有眾多的名勝古跡和人文景觀,是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最多的城市。

清朝末年,很多外國攝影師來到中國,他們立刻被北京獨特的城市和人文風貌吸引,拍攝了大量照片。欣賞這些老照片(黑白照片上色),我們如同穿越了時光隧道,見證了100多年前真實的北京。

正陽門

這座高大的城門,就是北京的正陽門,俗稱前門。正陽門是北京內城的正門,包括箭樓和城樓。始建于明正統四年(1439年)。

正陽門前,人來人往,十分熱鬧。城門前有很多拉洋車的,這里人流量大,比較好拉到活兒。拉洋車能養家糊口。

正陽門內甕城

在正陽門城樓與箭樓之間,有一個很大的甕城。

甕城是古代城市防御設施之一,有的建在城門外,有的建在城門內,甕城兩側與城墻連在一起。

正陽門甕城,南端呈弧形抹角,箭樓坐落在頂端,甕城南北長108米,東西寬88米,內有空場,四向均有門,非常壯觀。

正陽門大街

這條街就是當時北京的正陽門大街,街道筆直,一眼望不到頭。街道兩側都是門店商鋪,門前撐著遮陽棚。街道上車水馬龍,好不熱鬧。

明、清到民國時期,這里稱為正陽門大街。1965年,才正式更名為前門大街。從古至今,正陽門大街就是北京非常著名的商業街。

潭柘寺

雪后的北京,到處銀裝素裹。這里就是位于北京西著名的潭柘寺。寺院規模宏大,坐北朝南,背靠寶珠峰。

潭柘寺,始建于西晉愍帝建興四年(316年)。一開始叫「嘉福寺」,后改名為「岫云寺」,而坊間一直稱之為潭柘寺。

角樓

這座高大的建筑,是北京城的角樓,上面有四層射箭窗口。遠處,城墻每隔一段都建有向外突出的台子叫敵台,用以三面防御敵人。

角樓和敵台,守城士卒可居住在里面,并儲存武器、彈藥以抗擊來犯之敵。敵台的修筑,大大加強了城墻的防御功能。

運冰塊

炎熱的夏季,北京城里的一處冰庫熱鬧起來。這是一輛拉冰塊的馬車,冰塊用布包裹裝在馬車上,然后運往城中各處。

北京的冬季很冷,滴水成冰,人們將冰塊存儲在冰窖內。夏季的時候,等到夏季的時候再取出來,用來給室內降溫。

居庸關

這座城門,就是著名的居庸關,它是京北長城沿線上的著名古關城。號稱「天下第一雄關」,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

清朝末年,居庸關關城建筑逐漸被荒廢。居庸關前,一隊馬幫正在臨時休息,馬背上拖著貨物。

北京城墻

這張照片拍攝于北京的老城墻頂部。上面矗立著幾根旗桿,旁邊還有一間小房子。城墻朝外的一面,還能看到建有台階的敵台。

照片拍攝于1900年,城墻上長滿了雜草,十分的荒涼。一名男子坐在城墻上,他應該是這里的看守。

釘馬掌

一匹高頭大馬,被五花大綁吊在柱子上,四腳離地。兩名師傅正在給它釘馬掌。周圍站滿了看熱鬧的人。

在過去,馬匹是重要的交通和運輸工具。馬匹的腳趾磨損速度很快。人們給馬釘上馬掌,就相當于給馬穿上了鞋子,起到保護馬蹄的作用,讓馬匹更長距離的負重和行走。

天安門

這是清朝末年北京天安門的景象。城樓高聳,就是有點破舊。城樓前的華表、金水橋清晰可見。天安門,原名承天門,始建于明朝永樂十五年(1417年)。

天安門廣場十分平整,地上鋪著方磚。一輛馬車正沿著主干道通過金水橋,這條路一直通向正陽門。

拉洋車

北京的夏季很炎熱,一名男子坐在洋車上,手里還撐著一把傘。車夫光著腳,頭上戴著一頂遮陽帽。這種交通工具,在當時的北京街頭隨處可見。

北海公園

這就是北京著名的北海公園,在明清時期,是帝王御苑,屬于中國古代的皇家園林,承載著中國近千年的歷史和文化。

是凝聚著歷代園林文化藝術之大成的杰作。

照片中,一座白塔矗立在白塔山上。始建于清順治八年(1651年)。塔高36米,是北海公園標志性建筑。

花市

這是北京城內一處露天花市。路邊擺放著很多品種的花卉,有柏樹、松樹、蘭花等。照片中這位大哥,面前的地上,擺放著很多觀賞蓮藕。很多市民來到花市,欣賞和購買花卉。

東單牌樓

這張照片,拍攝于北京東單牌樓前。東單是北京城里最繁華的地段,商賈云集,百業興旺。當時,東單牌樓匾額為「就日」二字。

如今東單牌樓早已不存在。據陳宗蕃的著作《燕都從考》記載,東單牌樓拆除于民國十五年(1926年)。

簡儀

這個奇特的裝置,就是位于北京古觀象台的青銅簡儀。觀象台,始建于明朝正統年間,是世界上古老的天文台之一。

簡儀,為元朝天文學家郭守敬于公元1276年創制的一種測量天體位置的儀器。抗日戰爭前遷往南京,現陳列于南京紫金山天文台。

街道

清朝末年,繁華的北京崇文門大街,街道一眼望不到頭。路邊是一處露天集市,人群熙熙攘攘,還有一些擺地攤的小商販,呈現出一派熱鬧的景象。

積肥

在北京城墻外,一名農民把收集來的動物糞便曬干、粉碎,制作成農家有機肥料,撒在田間能夠增加農作物產量。照片拍攝于1912年。

馬車

這張照片,拍攝于當時北京的外國使館區。在各國使館門前,都停有很多這樣的馬車等待載客。這種馬車裝有棚子,能夠遮風擋雨,比坐洋車舒服一些。而且馬車跑起來要比人力拉車快很多。

大前門

北京正陽門,始建于明朝永樂十七年(1419年),原名麗正門。因其位于紫禁城的正前方,俗稱前門、大前門。

正陽門甕城內,原來有兩座廟。西側為關帝廟,東側為觀音廟。城門前車水馬龍,好不熱鬧。

吃飯

晚清時期,兩名富商正在飯莊吃飯,身邊有五名女藝人為他們表演助興,出啦彈唱樣樣精彩。引得兩名富商樂開了懷,不斷叫好。

豆芽

北京街頭早市上,一輛馬車停在路邊。馬車上擺放著幾只木桶,桶里面裝的是鮮嫩的豆芽菜。菜販很辛苦,要趕早把豆芽裝好運到集市上,才能賣上好價錢。

安定門

這張照片拍攝于北京安定門。城樓高聳,巍峨壯觀。城門兩側是一些民房和商鋪。

安定門,元朝時稱安貞門。每次出征,戰士們得勝凱旋必須要走這道門。建國后,安定門城樓被拆除,后建成了安定門立交橋。

國子監琉璃牌坊

這座精美的牌坊,就是國子監琉璃牌坊,正反面橫額均為皇帝御題。是全國唯一一座專門為教育而設立的牌坊,是中國古代崇文重教的象征。

一名成年男子站在牌坊前,對比之下,足見這座牌坊有多麼高大壯觀了。

英國使館

這是當時北京城的一條運河,河兩岸是民房,一眼望不到邊。因為是冬季,河水已經結了冰。

遠處,在運河的左岸,有一座歐式建筑,那就是當時的英國使館。照片拍攝于1892年。

景山

這是位于北京著名的景點景山。該山用土堆積而成,在過去是北京的制高點。明清時期,皇家御苑。照片中,四座山頭各建有一座亭子。

結束語:清朝末年的北京,鐘靈毓秀、古色古香。每一座城門,每一條街道,都有它各自的故事。透過這些老照片,我們感受到了北京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如今的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現代化國際城市,令世界矚目。

經常這樣對你的人,其實就是看不起你,不要深交了
2023/08/09
「男人無能,一看便知」,沒出息的男人離不開這三句話
2023/08/09
平平無奇的小個子女生,當模仿博主穿搭提升衣品后,整個人都變了!
2023/08/09
60歲女性著裝小貼士:裙子要過膝,褲子要寬,顯得苗條又優雅
2023/08/09
老照片:老外眼中的1908年成都,百年前的成都更漂亮!
2023/08/09
狗狗忠不忠心,摸它這幾樣東西,就清楚了
2023/08/09
這7種狗沒有「攻擊性」,不用怕被咬,很適合家養
2023/08/09
研究發現:夫妻雙方在這個年齡段,生出的孩子智商更高,你知道嗎
2023/08/09
父母再累再忙,也不要讓這3種老人幫忙帶孩子,容易把娃養「廢」
2023/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