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老照片:晚清最美格格完顏童記,長相酷似馬云的滿族婦女
2022/10/07

清末一名七品官出巡

清末的一個七品官騎著馬出行巡查,周圍被一群衙役簇擁著。

清朝的正七品相當于現在的縣長,區長或者縣級市的市長,為正處級。

長相跟馬云很像的滿族婦女

清末紫禁城外,一位長相酷似馬云的滿族婦女帶著孩子走在路上,遠處就是又高又厚的城墻。

清末南方商人的妻子和小妾

清光緒四年,一個南方商人的妻子(右)和小妾(左),妻子的衣著打扮明顯要比小妾的要華貴許多。

清末的兩個劊子手

劊子手是古代對于從事直接處決犯人的職業的人的一種稱呼。

末代皇帝溥儀的皇妃——文繡

以現在的審美來看,文繡的模樣實在稱不上好看,但是溥儀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我看不出美丑來,我覺得每個女孩的五官長得都一樣。

或許溥儀喜歡文繡的內在美吧。

一個病重的搬運工靠著一棵大樹等死

這個搬運工一直都在給洋人搬運貨物。

現在他得了很嚴重的病,已經無力干活,雇主也就直接把他給拋棄,由于沒有了經濟收入,這個人只能虛弱的靠著大樹絕望的等待著生命的終結。

正在換崗的華勇營

華勇營是英國租借威海衛后,招募威海本地人,組建雇傭軍,擔負威海衛的防務。由于薪酬高待遇好,很快募集壯漢七百人組成雇傭兵團,平均身高170cm以上,體重160斤。這些人替英國殖民者賣命,鎮壓當地反抗入侵者的活動,僅3年時間,華勇營隊伍就達到12個連,共計1200人。1906年華勇營正式解散,一些回歸故鄉,一些前往南非或是香港充當警察,還有一部分投靠了北洋政府。

晚晴最美格格

完顏童記,是清末的一個格格,漢名王敏彤,其父立賢是軍機大臣崇厚之孫,由于其長相眉清目秀,十分漂亮,因此也被稱為「晚清最美格格」。

圖為王敏彤(左)和鄰居孟小冬(右)的合影。

一位女子展示自己的三寸金蓮

纏足,最早出現于宋代,是古代婦女傳統習俗的極端發展。清朝漢族男子以小腳為美,要求女子的腳不但要小至三寸,而且還要弓彎,所以有「三寸金蓮」之說。纏足這種陋俗,給女性帶來的痛苦不言而喻。這種陋習直到解放后才消失。

一個即將問斬的死刑犯正在吃斷頭飯

清朝死刑犯在被斬首的時候,嘴里都要塞著一塊生肉。古人相信鬼神之說,他們認為在人死后會前往地府,地府的孟婆會守候在奈何橋邊,喂他們喝下孟婆湯。而孟婆的身邊會有一個惡犬,專門吃往生人的魂魄,若稍有不慎,自己的魂魄就被被惡犬吃掉,這樣一來就沒有投胎轉世的機會了。

死刑犯生前嘴里的這塊生肉就是為了喂食這頭惡犬。

清末時期香港的一名清朝官員

這個官員其實是一個鴉片商人,他的官位是花錢買來的。在清朝買官賣官是合法的行為。

雜技班子里的小學徒

寒門難出貴子是古代人的真實寫照,種地也只能維持家里的基本生活。很多窮人家庭就會把家里的孩子送到一些能夠學到技術的地方,好讓孩子有一技之長,不至于災荒之年活活餓死。

廣州某茶館里品茶的客人

一戶富裕的家庭在門外抽旱煙

煙草是明末傳入中國的,從沿海的福建、廣東開始,慢慢傳到內地,在清朝很流行。

一輛在下雨天陷入泥濘的汽車,只能靠人力拖拽出來

中國從1901年開始已有汽車進口。清光緒27年(1901年)冬,匈牙利人李恩時(Leinz)將2輛汽車帶入上海。同年臘月廿一日(1902年1月20日),經公共租界工部局例會上討論,決定先發臨時牌照,次年發正式牌照。1907年以后,中國少數沿海城市陸續出現汽車客運和汽車貨運。

南京金陵機器制造局,一名官員在檢查剛剛生產的火炮

1866年,滿清重臣李鴻章正式創辦了金陵機器制造局,并且迅速加大資金投入生產。當時晚清南京金陵機器制造局不但從全國各地聘請了各類工匠和役夫約400人,而且制造局里所有的機器全部是進口設備。

一名騎馬出行的官員

在清朝末年,馬匹依舊是官員們象征自己身份的代步工具。

街邊兩個下象棋的男子

看棋局也是剛擺上,先抽一袋旱煙再說。二人沉默寡言,各抽各的。那時候也沒有什麼娛樂可言,能有一盤象棋也是不錯的了。

墻角處的兩個小乞丐

一個小乞丐正在聚精會神的給另一個找虱子。清末苛捐雜稅非常繁多,很多人只能背井離鄉,四處乞討游蕩。

經常這樣對你的人,其實就是看不起你,不要深交了
2023/08/09
「男人無能,一看便知」,沒出息的男人離不開這三句話
2023/08/09
平平無奇的小個子女生,當模仿博主穿搭提升衣品后,整個人都變了!
2023/08/09
60歲女性著裝小貼士:裙子要過膝,褲子要寬,顯得苗條又優雅
2023/08/09
老照片:老外眼中的1908年成都,百年前的成都更漂亮!
2023/08/09
狗狗忠不忠心,摸它這幾樣東西,就清楚了
2023/08/09
這7種狗沒有「攻擊性」,不用怕被咬,很適合家養
2023/08/09
研究發現:夫妻雙方在這個年齡段,生出的孩子智商更高,你知道嗎
2023/08/09
父母再累再忙,也不要讓這3種老人幫忙帶孩子,容易把娃養「廢」
2023/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