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見過最漂亮的家!一進屋就不想離開,隨手一拍皆是精致場面
2023/06/26

今日精選案例是來自@LazyZhang的新家,就是這樣的風格。全屋大白墻,可以讓原本不大的客廳顯得寬敞,搭配原木色的傢俱,可以讓白色顯得不那麼寡淡。燈光也不需要太復雜,無主燈就行,很容易就有氛圍感。簡單的原木色的加入,為家增添一些自然質樸的顏色,讓略顯空曠的家也能慢慢充盈起來。在居家布置中,明亮的色彩固然顯眼,但感覺素雅干凈的色彩更經久耐看一些。

玄關

這是一個沒有獨立玄關的戶型,但又想擁有一個小玄關,怎麼辦呢?那就自己造一個吧,地面設計成下沉式,用石膏板做一個小隔斷,簡簡單單,又很合適。

一般過道的尺寸在1米到1.2米左右就夠了,石膏板做的隔斷墻也不需要太寬太厚,做的小巧一些,讓隔斷墻的存在感能低一些,視覺感受沒那麼沖突。

在玄關的小隔斷墻上留出一個圓形的洞口,既能給玄關留出一點點的自然光源,又能通過圓洞造景,是一進門就能感受到的美好。

餐廳

餐廳的面積不是特別大,將一張6人坐的餐桌靠墻擺放,可以占用更少的空間,平時家里人少時使用,也能很足夠。人多的時候,拉出來就好了,非常的方便。

餐桌旁有一個小台階,是通往側面的小閣樓的,用實木地板包台階,讓鋪木地板的工人一并做了,可以節省不少的錢。

將餐廳和廚房之間的隔墻拆除,不僅可以改善餐廳的采光和通風,還能讓兩個空間都更寬敞一些。將一個雙開門的冰箱收納在中間,占用的空間并不算多,特別的能裝。

廚房

整個房子都是原木風格,廚房又是開放式的,所以一個原木風格的廚房是必備的。櫥柜的把手用皮革的材質,台面用防水的實木板,就是一二完美的原木系廚房了。

小小的櫥柜,只要好好的規劃也能很好用,L型的櫥柜做洗-切-炒的動線設計,帶給主人行云流水般的操作感,讓煮飯也能變得更省事兒。

客廳

白色的地毯,是非常簡單的款式,非常的百搭,和原木色的地板更是絕搭。隨意的擺放一張實木茶幾,其他的沙發都可以不用了,直接坐在地毯上就行,非常舒適。

家里的常住人口就一家三口,主沙發準備兩人位的就夠了,空出側面的空間擺放一個斗柜,將水杯和酒杯等收納起來,更方便使用。

用地毯做裝飾的原因之一也是很好更換,這不,換成了亞麻材質,扔一個小蒲團上去,又是另一種視覺感受的原木風格,這次要更日式一些。

有些朋友也想裝原木風格的家,但又考慮到有些復雜,會不會很花錢什麼的。

實際上,原木風格也并不只是堆造型,像這里的電視墻,其實什麼造型都沒有。白色的乳膠漆,搭配一塊實木板,就這麼簡單。

休閑區

家里有孩子的,都想給孩子布置出一個可以隨意玩耍的區域,把陽台的空間用起來,大大的窗戶,陽光很充足,多接受自然光照的孩子,更不容易近視。

這塊空間留給孩子,讓孩子可以隨意的發揮,就算擺滿各種玩具也沒有關系,玩完記得把玩具都收拾好就好了。

衛生間

陽台留給了孩子做玩耍的區域,洗衣機就成了另外的問題了,將洗衣機和烘衣機都收納到衛生間,就能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

衛生間留出了空間擺放洗衣機和烘干機后,留給洗手盆的空間就沒那麼多了,一個小小的台上盆,倒也是夠用了。

只有一個馬桶的衛生間里,留出一個拖布池是很有必要的,不喜歡傳統的高腳款式,就選一個時尚一些的方形池子,還是很好看的。

主臥

原木風格的臥室,窗簾是比較好搭配的,白色的紗簾,搭配上亞麻材質的遮光簾就好了。

原木風格有時候可以簡單到讓你很隨意的搭配,完全不會出錯。

實木的斗柜,加入了長虹玻璃的柜門,是自然美和科技美的結合,視覺感受特別棒。比木地板深幾個色號的斗柜,增加了空間的顏色層次感。

兒童房

兒童擁有一個很好的睡眠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窗簾的選擇上加入了多一層的百葉簾,可以對光線進行一定程度的調整,彌補亞麻簾遮光性不是很好的缺陷,重點這樣的搭配還很好看。

原木色系的傢俱和裝飾品也有不同的材質和造型,比如竹編的小筐子,可以是各種造型的,還能收納很多的小玩意兒。

將一個床頭柜置換成一個小書桌,滿足孩子日常的學習需求就好,桌面上盡量不要堆放東西,還是很夠用的。

一門到頂的衣柜,讓柜門可以更大氣,搭配白色的墻面很高級。

經常這樣對你的人,其實就是看不起你,不要深交了
2023/08/09
「男人無能,一看便知」,沒出息的男人離不開這三句話
2023/08/09
平平無奇的小個子女生,當模仿博主穿搭提升衣品后,整個人都變了!
2023/08/09
60歲女性著裝小貼士:裙子要過膝,褲子要寬,顯得苗條又優雅
2023/08/09
老照片:老外眼中的1908年成都,百年前的成都更漂亮!
2023/08/09
狗狗忠不忠心,摸它這幾樣東西,就清楚了
2023/08/09
這7種狗沒有「攻擊性」,不用怕被咬,很適合家養
2023/08/09
研究發現:夫妻雙方在這個年齡段,生出的孩子智商更高,你知道嗎
2023/08/09
父母再累再忙,也不要讓這3種老人幫忙帶孩子,容易把娃養「廢」
2023/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