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把優秀女兒養廢后我才明白,為人父母,最該警惕這種「毒教育」
2023/07/26

今天的文章開始前,先請大家想象一個場景:

假如你的女兒現在上小學,放假期間她看到爸爸媽媽工作太忙吃不好飯,所以在家自學做飯,然后給你們送到單位吃。你剛送進嘴里,發現不太好吃,甚至有點難以下咽。

在這種情況下,你會作何反應?

一種可能像網友@瞇空的爸爸那樣, 吃得滿面紅光,連盤子底都沒剩,一邊吃一邊夸,夸飯菜美味,夸女兒懂事。

也可能下面像這個女孩的爸媽一樣,實事求是,明確表達不好吃。

那麼問題來了,無腦夸,女兒會因此看不到自己的問題嗎?

不會的。瞇空說,自己親自嘗了一口,差點被齁個半死。她滿懷內疚,又對爸爸充滿感激。也因為這件事,她和爸爸親近了很多。

而那個被當面指出問題的孩子,傷心,生氣,覺得委屈。跟爸媽的關系降到冰點。

同一件事情,兩種不同的態度,呈現了兩種截然相反的結果。 一個讓親子關系更融洽,一個則讓親子關系更破裂。

很多人可能跟后面這位媽媽有一樣的想法:覺得女兒她小題大做,太自我太脆弱,沒受過挫折教育,一句話也說不得。

可是站在孩子角度想一下就知道,孩子反抗的,是父母指出自己的問題嗎?

不是的,他們不滿的,是父母只看到自己的問題,忽略了自己的付出,是父母從來只有否定的態度,卻從未有過一句肯定的言辭。

多少父母以為這種挑剔式表達是為孩子好,孩子應該感激自己的良苦用心,殊不知, 每個人都很難理解甚至感激給他造成痛苦的事情。這種教育下,只會慢慢磨光孩子對父母的愛和渴望。

挑剔式教育,萬萬不可取。

父母為何「挑剔」?

一直以來,「挑毛病」被很多人看做是讓人變好最直接的方式,所以我們從小便習慣了被挑毛病。

而當被挑剔的人成了父母,又會不自覺地成為喜歡挑剔孩子的人。

這就是心理學上所說的「 代際傳遞」。

簡單來說,就是上一代的心理特征、行為能力傳遞給下一代的社會現象。

比如,父母如果在成長中常常受到棍棒式教育,他們往往也會用這樣的方式教育下一代。如果常常受到挑剔式教育,他們往往也會習慣于挑剔自己的孩子。

《管孩子不如懂孩子》中,提到了一位母親的經歷。

她說自己有個女兒,漂亮、優秀,懂事。

可她從未夸過女兒一句。

「我一直覺得嚴厲是為了女兒更好地成長,盡管這在她看來是吹毛求疵。」

直到青春期,女兒的反抗情緒愈演愈烈。母女關系也在一聲聲的挑剔中,僵化到互不理睬。

媽媽分外委屈,她覺得自己一片苦心,卻沒有得到任何感激。

為了緩和關系,找到痛苦的根源,她參加了一個心靈成長小組。終于在一次次反思中,看到了一個深埋已久的真相:

「在各種回避之后,我不得不承認,我對女兒太過嚴厲,很大程度上是源于我的 內在創傷

父母早年離異, 我跟著父親生活,他對我也是如此挑剔。我做任何事,他總能找出點毛病,原來這麼多年我一直耿耿于懷。

我一直不愿向里窺探,是因為它太痛了。我 更不想承認,自己變成了和父親一樣的人。

在心理學上,這其實一種強迫性重復。

媽媽對女兒挑剔,恰恰是因為她的 潛意識還需要這樣的境遇

對于媽媽來說,她從小到大最熟悉的,就是充滿挑剔的關系。

她把這樣的情感模式,復制到自己和女兒身上,其實就是 潛意識在找尋過往最熟悉的感覺、經歷。

而這種「熟悉感」能夠使人產生一種 掌控感、安全感,哪怕它是無奈且痛苦的。

媽媽卻在這個過程中 完成了受害者到施害者的角色轉換

如果媽媽毫無覺察,依然對女兒我行我素,那麼孩子很可能也會陷入這種強迫性重復的深淵。

在錯誤的輪回中,成為下一個施害者。

挑剔式謊言

習慣性挑剔的人,常常用這句話來解釋自己的行為: 我對事不對人。

比如,很多父母經常對孩子說的:

我不喜歡你某個行為,某個特點,你這樣做是不對的,你必須改正,我都是為了你好。

父母自以為挑剔的是「事」,而孩子往往會覺得,是自己這個「人」被嫌棄,不值得被父母喜歡。

就像《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里,身患抑郁癥的蛤蟆先生。

他回憶說,父親總是對他百般挑剔。

每當他感覺委屈,去和母親傾訴,卻總會得到這樣的安慰:「他是因為愛你才這樣對你。」

心理醫生想幫他釋放憤怒,以此來疏通情緒。蛤蟆先生卻說,自己是個不會憤怒的人。

「我只能想起父母的憤怒,而不是我自己的,父親經常在我表現不好時,對我嚴厲挑剔。」

父親的態度,讓蛤蟆感覺到,自己是不被接納的。

他永遠都是對的,而我永遠是錯的。似乎這麼想的話,他對我的訓斥就都變得合理了。」

他開始變得 討好順從,取悅父母,甚至用浮夸、愚蠢的行為,來博得關注,結果卻換來父親更加嚴厲的挑剔。

久而久之,便 陷入了焦慮抑郁的漩渦——

「我沒什麼價值,我的生活一團糟。」

父母口中所謂的對事不對人,在孩子看來,其實是「對事更對人」。

畢竟,事就是人做出來的,兩者的界限又如何明確分開?

實際上, 挑剔的本質,就是不愛、不接納、不平等。至少在那一刻,這就是真實的內心寫照。

可是,很多父母無法接受這種說法——

「我怎麼能不喜歡孩子?難道我不是有愛的父母嗎?」

所以,他們會以「對事不對人」為借口,一來, 安慰挑剔孩子的自己:

「我只是幫他改正錯誤,我無時無刻都愛著孩子。」

二來,能夠 在孩子面前保持良好父母的形象:

「我挑剔你,都是為你好。」

但這種「一邊挑剔,一邊說為你好」 的行為,只會不斷加重孩子內心的分裂。

日積月累,孩子很可能會像蛤蟆先生一樣,丟失生活的意義、價值。

挑剔教育下的隱形攻擊

父母過度挑剔,會讓孩子的 內心充滿批判的聲音,變得不敢犯錯,不容許自己犯錯。

「只有不犯錯,才是爸媽眼里足夠好的小孩。」

久而久之,便很容易成為一個假性完美主義者。

簡單來說,就是每天被失敗的恐懼所纏繞、困擾的人。

而這種情緒,很可能會形成一種深深的自我攻擊。

比如, 對自己要求過高,而容錯率過低。

就像《老友記》中的莫妮卡。

在別人眼中,她漂亮、優秀、獨立,可謂是處處完美。

但這些,只是莫妮卡對外的偽裝。

其實她的內心深處,一直住著一個 極度自卑的小姑娘

她一絲不茍,只是 不想給別人留下「否定自己」的話柄

而這種假完美的性格,主要是源于她的母親。

從小到大,母親對莫妮卡總是各種挑剔,說她這也不對,那也不行,從未發自真心地夸過女兒一句。

即使在外婆的葬禮,母親也能雞蛋里挑骨頭:你的頭髮怎麼了,你的耳朵不夠好看,你的皮膚該用面霜了......

母親挑剔的言語,早已內化為莫妮卡潛意識的聲音: 即使我再好,也還是不夠好。

這就是為什麼,她明明已經足夠優秀,卻仍然深陷自卑的原因。

當然,假性完美主義者,除了向內攻擊,也有可能向外攻擊。

比如, 對外界要求過高,不允許他人犯錯。

網友@念之說,從小她就在爸爸標準嚴苛的制度下,順從地生活著。

「稍有不滿,爸爸就會對我擺臉色、冷暴力。」

可她結婚后,卻成了和爸爸一樣的人:

老公起床后不疊被子,生氣;

老公衣服不掛在衣架上,生氣;

老公做事有點墨跡,生氣;

老公加班忘記說,生氣......

其實,她對伴侶百般挑剔, 不是真的嫌棄對方,而是嫌棄自己。

因為爸爸對她的挑剔式教育,使她產生了深深的不配得感,認為自己不值得擁有美好的人和事。

而她這種看似過激的做法,其實是為了在關系中獲得安全感——

我通過挑剔你,來提醒自己,你不夠好,我配你綽綽有余,以此獲得一種暫時的優越感和心理安慰。

挑剔別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想 把自己內在不認同的,被挑剔的部分丟出去,投射給外界,這樣就不會覺得自己很糟糕了。

想起復旦大學教授沈奕斐的感慨:

很多小孩從早上開始,父母就開始挑剔他。沒有按時起床,飯沒有好好吃,書包沒有整理好,這道題怎麼又錯了......

每做一步,父母都要挑出毛病。而這樣的孩子長大后,也很喜歡挑別人的錯,因為他的內心充滿了被挑剔的憤怒。

自我嫌棄的高手,往往也是挑剔別人的專家。

當然,并不是說,孩子有錯,父母不應該指正。

而是說, 太多父母把「挑剔」當成了糾錯的方式,只是一味地告訴孩子「你不行」,卻不曾耐心引導孩子「應該怎麼做」。

不過,就像前面提到的,父母這麼做,很多時候是因為他們也未曾被接納過。

但這不該成為父母「擺爛」的理由,智慧的父母,能夠透過孩子來覺察自身。

要知道,我們投射在孩子身上的問題,恰恰反映的是我們的內在創傷。

因此,當我們總是挑剔孩子的時候,不妨先停下來暗示自己:

這是我的「內在創傷」被喚醒了,千萬不要因為我的痛苦而去傷害孩子。我愿意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我愿意無條件原諒我自己。

與此同時,也要學會 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多鼓勵孩子,多表達自己的愛和欣賞。

至于如何糾正孩子的錯誤,其實除了指責挑剔以外,我們完全可以找到更恰當的解決方式。

之前看過這麼一個電影片段,深受啟發。

小男孩弗蘭克在新刷的白墻上又圖又畫,保姆簡發現后立刻制止:

「弗蘭克,快停下來,不可以。」

結果弗蘭克非但不聽勸,還生氣地形容簡是令人討厭的女巫。

沒一會,弗蘭克的媽媽回來了,簡趕緊道歉說,是自己沒有看管好孩子。

媽媽 既沒有責怪保姆,也沒有訓斥孩子,而是笑著蹲下來問弗蘭克:你在畫什麼呢?

弗蘭克手舞足蹈地介紹起來:這是太陽,這是月亮,這是星星,我畫得棒嗎?

媽媽 立馬贊賞了孩子,我覺得太棒了,有趣極了。

肯定之后,她開始 試著了解孩子行為背后的原因:只是我有一個疑問,你為什麼畫在墻上而不是紙上呢?

孩子很驕傲的說,我喜歡,這是我的藝術。

媽媽非但沒有嘲笑,反而認同了孩子給自己的標簽。并站在孩子的角度,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好的,藝術家,不過我覺得,下一次你也許可以畫在紙上。這樣,我們就可以把它放在鏡框里,還可以把它放到畫廊和美術館里,讓每個人都來看你的畫。

可是,你畫在家里的墻上,我們不能把它取下來啊,你能懂媽媽的意思嗎?」

弗蘭克立馬贊同了媽媽的提議:那我現在要去拿紙畫,我要把畫留下。

整個「談判」輕松愉快, 不僅孩子從中找到了認同感,媽媽也達到了糾錯的目的。

它的底層邏輯在于——

要想達到自己的目的,一定要先去理解孩子的感受,而不能直接把自己的主觀意愿強加給他們。

就像提建議時,可以多用「我感覺」,而非「你必須」,這樣就少了很多指責意味,孩子也就不會那麼抵觸。

正如《非暴力溝通》中說:

如果我們通過批評來提出主張,人們的反應常常是申辯或反擊。反之,如果我們 換位思考對方的需要,其他人就較有可能作出積極的回應。

親子關系中也是如此。

其實父母所有渴望看到的美好品質,往往來源于這麼一句話:

「寶貝,我知道你很棒、很努力,錯了也沒關系,爸媽永遠在你身后,我們可以一起改變。」

希望父母們能夠明白:

育兒,本質上也是在育己。

放下挑剔式教育,是愛孩子的前提,也是愛自己的開始。

這3種象征「富裕」的綠植值得擁有!好活又養眼,價格不算高
2023/08/14
爺爺奶奶是不是真疼孩子,這些事情暴露無遺,虛情假意一眼看穿
2023/08/14
養狗10年,現在才知道狗狗這些動作,背后的意思
2023/08/14
5種驅蚊植物,家里養幾盆,蚊子躲得遠遠的
2023/08/14
這個夏天,客廳中一定要養的6種綠植
2023/08/14
家庭養花常見8大誤區
2023/08/14
5種自帶「涼感」的植物,這個夏天有救了!
2023/08/14
人到晚年,不要對子女做這3件事,容易吃苦頭
2023/08/14
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沒錢,而是把這6個隱私告訴別人
2023/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