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劉備丟了荊州到底損失有多大?失去的那一刻蜀漢失敗的命運已經注定
2022/12/08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不管古代還是現代,后勤永遠是支持戰爭最重要的手段。無論是蘇德戰爭還是太平洋戰爭,德日沒有輸在軍隊戰斗力上卻輸在了后勤上。蘇聯與美國強大的工業能力,讓他們有源源不斷的裝備運往前線。就算德軍和日軍單兵作戰能力再強,也擋不住這種強大后勤支持的碾壓。

后勤在古代更重要,長平之戰趙軍沒有輸在軍事上而是輸在后勤上。如果趙國有秦國那幾個大糧倉,最后失敗的說不定是秦國。三國時代也一樣,諸葛亮縱然有通天本領也無法從蜀中打到長安,這不是戰略戰術的問題,這是魏蜀兩國后勤上的差距。諸葛亮可以發明木牛流馬,但面對水上一船船糧食,蜀軍只能望城興嘆。

木牛流馬想象圖

糧草在古代中國絕對不是小事情,明軍之所以一次次敗給后金與糧草有直接關系。無論是薩爾滸之戰還是松錦之戰,明軍都是因為糧草問題倉促用兵以致大敗。

三國時代也是一樣,各路諸侯都對糧草看得相當重。袁紹之所以敗給曹操,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烏巢的糧草被曹操付之一炬。 而在官渡之戰期間,曹操多次有退兵之意。因為官渡之戰時曹操手里并沒有多少糧草,甚至出現「眾少糧盡,士卒疲乏,百姓困于征賦,多叛歸紹者」的情況。要不是荀彧力主抗袁,曹操可能已經班師回朝了,中國歷史可能也因為袁紹贏得官渡之戰而改寫。

官渡之戰曹操劫糧

公孫瓚和董卓也知道糧草的重要性。公孫瓚為了拖垮袁紹,挖了數十道戰壕然后在城中積攢了三百萬斛的糧食。董卓更是在長安城附近筑了一座郿塢,在郿塢里積攢了可吃三十年的糧食。董卓甚至號稱:「事成,雄踞天下,不成,守此足以畢老。」

但糧草也不是決定勝敗的唯一因素,戰爭最終還是要靠人來完成。公孫瓚、袁紹和董卓都輸在了人的問題上。如果在人事方面沒有重大缺陷,糧草供應確實可以決定戰爭的勝負。

游戲中的董卓

三國時期最常使用也是最不受地形限制的就是屯田。漢朝疆域遼闊,為了保證邊疆士兵能吃上飯就發明了屯田制度。所謂屯田制度就是士兵在打仗、訓練的同時還要種地。這樣士兵就不需要從千里之外運糧,既節省了開支也提高了效率。

在屯田方面最成功的要屬曹魏,曹魏甚至把屯田當成了自己的國策。建安元年開始曹操就在許昌周圍試驗屯田,并很快將屯田制度推廣到所有控制區。東漢末年天下大旱,誰掌握糧食誰就掌握了主動權。曹操起兵之后一直在中原地區南征北戰,如果沒有強大的后勤支持,根本無法在四戰之地立足。

曹魏的繼任者們都把屯田當成一項基本國策,曹丕曾經大規模遷徙村民到譙郡屯田,司馬懿更認為「滅賊之要在于積谷,何以積谷,唯有屯田」。正是因為曹魏控制區大規模屯田,曹魏很快就從漢末的混亂中恢復了國力。這樣的國力最終成為司馬家一統天下的基礎。

曹魏時期農耕畫面

除了曹魏外,蜀漢和東吳也嘗試進行屯田,但兩者屯田意愿都不是很足。蜀漢這邊的情況是地廣人稀,沃野千里的成都平原糧食產出足夠蜀漢這點人口用,屯田的動力不足。 蜀漢開始屯田還要等到諸葛亮主政,這就要說到蜀漢立國后面臨的大難題「蜀道難」了。

諸葛亮的《隆中對》中為劉備謀劃了一條一統天下的戰略方針,就是以荊州和益州作為根據地,待天下有變出兵平亂。這個方針確實適合當時的劉備集團,但這個方針也不過是權益之策。因為劉備在中原打了20年仗,最后還是只能寄居在劉表屋檐下。如果劉備能在逐鹿中原的過程中占據優勢,也不會有《隆中對》了。

影視劇中的諸葛亮

誰都知道漢代的天下,掌握了中原地區基本就控制了全國大部分人口和經濟。荊州和益州別看面積廣闊,真正能用得到的就成都平原和江漢平原兩塊地方。這兩個州的人口也都集中在這兩個平原地區。因此,諸葛亮的屯田根本解決不了軍隊糧食供應問題。漢中的糧草不足以供應十萬大軍的吃喝拉撒,還是要從成都向前線運輸。而蜀道難又讓糧草運輸杯水車薪。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魏延曾提出以五千騎兵奇襲長安的計劃,原文是「今假延精兵五千,負糧五千」。這個計劃被諸葛亮否決了,也為歷史留下了一片想象空間。

其實這件事之所以被諸葛亮否決,也與蜀道艱難有直接關系。騎兵確實可以達到出其不意的目的,但軍事上不只是要有奇襲,還要有相應的后援。魏延帶著五千騎兵奇襲長安,就算魏延能打下長安,但能否等到諸葛亮的援軍呢?

部隊是不能離開后勤的,蜀軍的行進速度必須與后勤輜重相配合。由于蜀道過于崎嶇,蜀軍行軍速度是遠慢于魏軍的。在這樣情況下,當魏軍大軍云集在長安城下時,蜀軍可能還在等糧食從后方運上來。也正因為如此,諸葛亮的北伐不可能采納魏延的「子午谷奇謀」。

游戲中的魏延

再比如諸葛亮在五次北伐中使用了木牛、流馬這兩種運糧工具。《三國志》記載:「建興九年,亮復出祁山,以木牛運,糧盡退軍;十二年春,亮悉大眾由斜谷出,以流馬運,據武功五丈原。」由此可見,就算有木牛流馬這種運輸工具,諸葛亮還是糧盡退軍。

如果說占據荊州和益州的劉備集團還需要等天下有變才能平定天下的話,只占據益州的蜀漢就只能等曹魏那邊出一個項羽這樣的君主了。雖然曹叡之后曹家確實沒有像樣的皇帝,但此時管事的已經變成了司馬家。 只要派一員上將在長安吃了睡,睡了吃,蜀軍早晚得糧盡自退。因為益州是一個大保險箱,這個保險箱只能等天下有變。

影視劇中的司馬懿

問題到了蔣琬執政時終于想到了解決辦法,那就是走水運。延熙三年蔣琬打造舟船,想從水陸進攻魏興和上庸,不過蜀漢確實氣數已盡,這些船還沒有打造好,蔣琬自己就病逝了。這就引出了另一個話題,劉備丟了荊州后到底有多傷,因為在那個時代只有水運可以完成大規模糧食運輸。

我們看三國會發現西線打得很熱鬧,但曹魏的主力其實都部署在東線。因為蜀軍受困于糧食和人口,無法對曹魏心臟地帶造成多大的威脅。但東線不一樣,東吳一直與曹魏在淮南一線拉鋸,一旦東吳突破淮河將一路北上到許昌、洛陽,這才是曹魏的核心地帶。

游戲中的蔣琬

曹魏除了大規模屯田外還發揮了水運的優勢。曹魏正始三年到四年,鄧艾在淮南大規模興建水利設施。從洛陽到壽春,開通了廣漕渠、淮陽渠、百尺渠,糧草可以從中原一路南下到壽春前線。以至于「每東南有事,大興軍眾,泛舟而下,達于江、淮,資食有馀而無水害」。

東吳更是利用長江這條黃金水道運輸大量的糧食。由于魏吳兩國長期在淮南作戰,東吳修建了橫塘、柵塘兩條水道,船只可以從淮河一路南下到長江,最后抵達建鄴城。而在建鄴城外,東吳又挖了破岡瀆溝通了三吳地區到建鄴的水路通道。這樣一來,三吳地區的糧草可以輕松到達建鄴。這也是東吳不怎麼重視屯田的原因,人家糧食全國隨便運輸,為啥要屯田?

建鄴

更讓蜀漢眼紅的是,東吳經常利用水運之便換都城。很多人都會認為建鄴是東吳唯一的國都,實際上東吳在京口、武昌和建鄴間隨意切換。水運的便利讓失去荊州的蜀漢扼腕嘆息。所以,三國爭霸說到底還是國力的爭霸。失去荊州的蜀漢,無論諸葛亮有多強的軍事能力也無法扭轉失敗的命運,畢竟劉邦的故事不可重復。

這3種象征「富裕」的綠植值得擁有!好活又養眼,價格不算高
2023/08/14
爺爺奶奶是不是真疼孩子,這些事情暴露無遺,虛情假意一眼看穿
2023/08/14
養狗10年,現在才知道狗狗這些動作,背后的意思
2023/08/14
5種驅蚊植物,家里養幾盆,蚊子躲得遠遠的
2023/08/14
這個夏天,客廳中一定要養的6種綠植
2023/08/14
家庭養花常見8大誤區
2023/08/14
5種自帶「涼感」的植物,這個夏天有救了!
2023/08/14
人到晚年,不要對子女做這3件事,容易吃苦頭
2023/08/14
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沒錢,而是把這6個隱私告訴別人
2023/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