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家剛上小學的孩子,在上小學之前,沒有開始識字,結果,上學之后,學習一直讓妹妹特別操心。
識字量極少,孩子作業也抄不下來,別人家的孩子已經完成作業了,妹妹還在陪著孩子練習生字,看著老師展示在群里的優秀作業,再看自家娃那勉強能看出來內容的作業,真的太上火了!
上小學之前識字量小的孩子,會產生哪些影響呢?
第一,閱讀水平弱一些。
在上小學之前,孩子認識的字非常少,在上學之后,老師留下的閱讀方面的作業,想要完成很難。而且,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上學之后自然過渡,不會產生上課坐不住,上課不專心聽講的問題。
閱讀習慣好,在學校里空閑時間里,自己就能完成課內外的閱讀,而識字量小的孩子,只能玩!在小學階段,自習課時,能用在閱讀方面的孩子,條理更清晰,思維能力更強,學習方面不用操心。
第二,理解題目的能力弱
試卷上面,最基礎的就是,學生能讀懂題目,才能有正確的思路,回答準確得到分數。不認識題目表達了什麼,學生根本無法回答問題,或者隨意寫一個,分數自然就低一些。家長看到孩子成績差,才發現孩子上小學之前沒有識字,影響到學習成績。
第三,孩子內心的變化。
看到別人能回答出來,自己卻不行!孩子內心的落差很大,自己就會覺得,別人可以成績好,自己卻不行!更加不敢發言,考試成績不好,家長經常批評,孩子就會覺得,確實是自己不行,不是學習的料,就會放棄了學習!內心的自卑會讓孩子變得,沒有安全感,也不敢找老師提問,成績就會越考越低!
我把妹妹孩子的經歷告訴閨蜜之后,閨蜜為了不讓孩子也犯同樣的問題,在兒子六歲之前,就抓緊時間教孩子識字。
一開始效果并不太好。閨蜜用識字卡教孩子識字,可是,學了兩三天,孩子就不愛學了。只能再想別的招!
周末帶孩子去同事家玩的時候,同事的孩子在玩一本書,還能指出來上面的字,給閨蜜的孩子講故事,兩個孩子玩得很開心,大人喊她們去吃飯都不愛去。特別是,同事的孩子也只有五六歲,卻能認識很多字。閨蜜好奇這是什麼書,能讓孩子如此喜歡,就給自家娃也買了一本。
閨蜜發現這本書是,專門為2-7歲寶寶設計的識字書,識字的同時可以玩翻譯、學拼音,特別有趣,跟之前那些枯燥的、模式化的識字方式完全不同,孩子從視覺方面就一下子接受了,這種好玩的識字書。
書中讓孩子可以通過玩機關,認識1600個字,其中包含了1年級到3年級常用的800個高頻詞。針對學前識量來說,可以滿足孩子的識字需求。
如同找寶藏一樣,閨蜜跟孩子一起,找書中有趣的內容,有生字,有古詩,有適合場景的句子,孩子玩得開心,并且玩的過程中,就記住了生字。
後來,孩子自己能玩了,還能根據書中的畫面,講出來小故事,讓孩子的表達能力也進步了。每次看到閨蜜的孩子進步,都替她開心,還把鏈接要來,也送弟弟的孩子一本。讓孩子在輕松的氛圍里,就能識字,能讓孩子的好奇心更強,還能激發孩子主動識字的力量。
書中還有《閱讀指導手冊》,幫助家長更好地引導孩子認識更多的字。孩子的識字量大了,養成了閱讀的好習慣,能提升理解能力,還能愿意從書本中,找到成長的力量,了解未知的世界,成為一個熱愛求知的人!
希望孩子在上小學之前,用輕松有趣的方法識字的家長,可以下單,送給孩子一個熱愛學習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