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一個孝順兒子的忠告:兄弟感情再好,贍養父母時,三條紅線不能踩
2023/07/21

鄰村的阿德是我們當地有名的「孝順兒子」,贍養90歲的父母多年,卻從來沒有說過外地的兄弟姐妹半句不是。

阿德的父母有四個兒子一個女兒,女兒早年就嫁到了臨縣,回家的機會就很少,兩個大兒子都在廣東打工,基本就安家在那邊,一年到頭頂多也就回一兩次家。阿德的弟弟當年考上大學,就留在西北工作,自然也就在那里扎根了。

因為去年鎮上搞了一個「最美孝順兒子」的評選,阿德以絕對優勢的票數當了冠軍,我于是便特意去找他聊聊。

很順利的地找到了他家,一棟兩層的樓房,裝飾也是中規中矩,水泥地坪里有兩個老人在溜圈,應該就是阿德的父母,看到我進來便問你這個客是哪里的,是不是來找阿德。

得知我就是河那邊灣子的人,今天特意來找阿德聊天時,老人家大聲喊了一句德伢子,有人找你。里面就有人答應了一聲,讓我稍等一下。

我很好奇阿德的父母,傳說中90來歲的老人,為什麼還這麼精致硬朗。

老奶奶似乎不怎麼喜歡說話,但老爺爺卻滔滔不絕說過不停,最難得的就是邏輯清晰,一點也不糊涂。

沒說幾句,系著圍裙的阿德一邊擦著手一邊走了出來,老遠就從口袋里掏出一包十塊的香煙,遞了一支給我,又低頭稍微大聲點和老奶奶說了一句,讓老人家去泡碗茶給客人喝。

我很驚訝,這個出名的「孝順兒子」,怎麼會指使90多歲的老娘去給人泡茶。

老人家走后,阿德似乎也看到了我眼里的疑問,主動向我解釋說,老娘就是耳朵不大好使,其他都很好,故意給她找點事做她還挺高興的。

果然,老奶奶很快就端著兩碗冒熱氣的茶出來,腳步一點也不蹣跚,甚至還用踢了一張矮凳子一腳,木凳子像長了眼睛一樣移到了我身邊,老人家就把兩只茶碗放在上面,笑了笑就走過去到了老爺爺旁邊,不知道在說些什麼。

看到這一幕,我原本還有不好怎麼開口的尷尬就沒了,開門見山地和阿德說清了自己的來意,主要就是想向他請教一下怎麼孝順父母幾十年,自己是怎麼做到的,和兄弟姐妹之間又是怎麼平衡的經驗。

阿德憨厚地笑了笑,五十歲的他甚至還有點害羞的表情,不過很快就掩飾過去了。吐了口煙,慢條斯理地說了起來。

(以下內容來自阿德口述,因為阿德說的全是方言,轉換成文字后就顯得不倫不類,只好采用我覺得更接近他敘述的模式記錄下來了。)

阿德說,孝順父母,其實就是我們的一種本能,在他看來,天底下沒有原本不孝順父母的子女。我們知道的那些不孝子,絕對都是有不為外人知曉的內情的。

不說其他,經濟條件就造成了多少的不孝子?子女自己也窮得叮當響,父母生病了怎麼辦?

于是就有兩種可能,一是到處借錢,傾家蕩產也要給父母治病。這當然是別人眼里的孝順子女啊,但對子女自己和他的家庭來說,誰又來幫助他們?

我相信,在絕大多數父母的心里,都希望自己的子女過得比自己好,兒子傾家蕩產日食艱難這麼去做,他們心里其實也未必開心。

其次,子女多的父母老了之后,幾個子女未必就能一樣富裕,十個手指也不是一樣長的呢。窮的子女出不起或者出的少了,以前出得多的兄弟姐妹會不會也又想法?

這些都是我們看到的一些「不孝子」背后不為人知的因素,雖然挺殘酷的,但卻又是不能忽略的。

對阿德這番說法,我需要一定的時間來消化,總覺得他說得有點太深了,不太像一個農村中年男人應該有的水平。

阿德還是那副憨厚的笑容,起身讓我進屋去轉轉。

我跟在他后面進了屋,樓梯旁的一間房子就是他父母的臥室,里面的床明顯比正常的床矮了那麼二十厘米左右,收拾得倒是很整潔。

父母的臥室旁邊有一間房門虛掩著,阿德推開門示意我進去看看。

我一眼就看到里面一個高大的書架,書架上還裝滿了書,甚至還有很多線裝本。

看到我驚訝的神情,阿德還是那副笑容,示意我在書桌前的椅子上坐下,自己則坐到了書架旁的椅子上。

我清楚地發現,坐下去的阿德,臉上那種憨厚的笑容似乎淡了很多,取而代之的隱隱多了一份書卷氣。

阿德慢條斯理地和我說,你別看我就是一個地道的農民,干了幾十年修理地球的活,其實,我早年也是高中生,只是大學聯考的時候沒考上而已。

阿德繼續娓娓道來,指著身后的一架子書和我說,我當然談不上什麼學富五車,這些年其實每天都會讀點書,但書上從來就沒有什麼真正孝順父母的秘訣。什麼二十四孝?在我看來,頂多就是古人編造的故事而已,好讓大家讀了信以為真。

阿德隨手掃了一下書架上的書繼續說道,這滿架子的書,在我看來其實都沒有用,真的要孝順父母,其實就靠我們在生活里去做,用你們讀書人的話來說,那就是在實踐中總結心得。

阿德的臉上似乎有點不好意思,又說自己并不是詆毀古人,更不是說讀書沒用,而是教育子女孝順父母的方法,書本上真的找不到。

我敏捷地抓住了他的話頭,既然你說全靠在生活中去總結心得,那麼你能成為我們遠近有名的孝順兒子,到底有哪些心得呢?

阿德愣了一下,似乎也沒有想到我會問這個問題,從煙盒里掏了一支煙點上,抽了好幾口,又對我干笑了一下才慢慢說:

我這也算不上什麼心得哈,兄弟姐妹多的人孝順父母,那就有三條紅線絕對不能踩,只要你不小心過了,你的孝順就會慢慢變味。

第一,阿德認為就是不能攀比。兄弟姐妹長大后,就各有各的家庭,每個人的遭遇和見識都不一樣,也都有這樣那樣的難處,也許你看到哥哥弟弟很有錢,但他們或許還背著上百萬的貸款。

所以,只有兄弟姐妹不去互相攀比,每個人都做好自己,這個孝順才能繼續下去。

第二,阿德的心得是,「孝順」其實是父母和子女雙方的付出,子女再孝順,如果父母蠻橫不講理,子女的孝順也是無以為繼的。

因此,這也算是給老人的一份忠告,年老之后,只要子女能贍養自己,就盡量別去插手子女的生活,當一個只帶眼睛(看)不帶嘴巴(說)的老人是最好的,才能避免招子女的厭惡。

第三,阿德的心得更淺白,就是說兄弟姐妹之間,在贍養父母的事情上絕對要約定好。

事實上不可能絕對公平,但付出多的人一定要讓其他付出少的人確認一件事,那就是贍養父母是兄弟們共同的事,而不是某一個的責任。

就像阿德自己一樣,父母老了,只有自己一個人在身邊,也早就和不在身邊的幾個兄弟姐妹商量好,我可以更多負責其贍養父母的事情,但你們不能認為這就是我一個人的事,這不是理所應當,而是兄弟的情分。

當然,離父母近的子女要有平和心,離父母遠的子女也要不忘本,只要明白了這一點,其實兄弟姐妹都能成為孝順子女。

我聽了他的總結,似有所得,卻又不是徹底明白,但還是表示了感謝。和他扯了一些其它話題就離開了。

我離開的時候,他父母坐在地坪里,手里拿著一個收音機放著戲曲。

我走過去問了一下,老人舉起收音機爽朗地告訴我說,這是廣東的兒子在網上給我買的,讓我不要看太多電視,眼睛容易累,用耳朵聽戲就好。

經常這樣對你的人,其實就是看不起你,不要深交了
2023/08/09
「男人無能,一看便知」,沒出息的男人離不開這三句話
2023/08/09
平平無奇的小個子女生,當模仿博主穿搭提升衣品后,整個人都變了!
2023/08/09
60歲女性著裝小貼士:裙子要過膝,褲子要寬,顯得苗條又優雅
2023/08/09
老照片:老外眼中的1908年成都,百年前的成都更漂亮!
2023/08/09
狗狗忠不忠心,摸它這幾樣東西,就清楚了
2023/08/09
這7種狗沒有「攻擊性」,不用怕被咬,很適合家養
2023/08/09
研究發現:夫妻雙方在這個年齡段,生出的孩子智商更高,你知道嗎
2023/08/09
父母再累再忙,也不要讓這3種老人幫忙帶孩子,容易把娃養「廢」
2023/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