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最完美的太子,沒能當上皇帝,卻是無數人的偶像!
2023/07/10

縱觀中華歷史,從秦始皇平六國建立起秦朝開始算,一共出現了161位太子。其中有的太子勤讀詩書,愛國勤政,有的太子渾噩無常,碌碌無為。

縱觀這161位太子,論完美程度來講最完美的只有一人,那就是南朝梁的昭明太子—蕭統。

兩歲即位,年少多智近妖

蕭統出生于南朝齊的雍州(今襄陽),父親蕭衍是雍州的刺史

蕭統天生就有主角光環,出生后父親僅一年就滅掉南朝齊建立南朝梁,他順理成章的被封為皇太子。

自從漢武大帝確立儒家是治國思想后,也標志了古代的讀書人都要熟讀并背誦儒家最經典的四書五經。

這些書籍放到現代,就連高中生也無法熟讀并背誦下來,但昭明太子蕭統三歲就可以熟讀論語,五歲就能把儒家的五經過目不忘

借用魯迅先生的一個詞語,就是「多智近妖」,放到今天也是清華北大的材料。

在「學神」的光環之下,蕭統的周邊自然而然的聚集了當時江南世家大族的青年才俊們。

他們不是因為蕭統是皇太子而前來巴結,而是心悅誠服的屈服于他的才華之下

凡世與文學的雙料帝王

作為皇太子,治國理政的事情交給父皇就好了;作為一個文人,吟詩作賦才是最大的樂趣。身邊聚集著一群江南才俊,自然要充分利用。

我國詩歌這一文學題材,誕生于周朝的《詩經》,發展到蕭統這一時代,已經成為一個很成熟的題材。

從周朝到南朝一千年來,無人整理成統一的詩文總集,試問千年間多少文人雅士,寫出多少動人的詩集,無人整理只能漸漸被世人遺忘。

蕭統不甘國家文化遺產被遺失,發揮自己的人格魅力與文學才華,讓江南才俊為己所用,將周朝到蕭統那一年代最好的詩集收錄成冊

詩集收錄了最具代表性的130名作者,以及他們的詩集,共700篇。由于自己的封號為昭明太子,所以將詩集命名為《昭明文選》。

《昭明文選》是中國現存編選最早的詩文總集,在后世成為了文人學習詩集的模范教科書。他在文學界的聲名,甚至超越了他的太子身份。

世間罕有的寬仁之君

蕭統年少時閱覽群書,但他最喜愛的就是《孝經》

作為皇太子,蕭統要熟悉國家政務。在他12歲那年,衙門一場判決,使他在朝中聲名大振。

古代由于實行的是人治,

所以判官斷案全靠自己當天的心情,而不全照律法對被告人進行公正的審理。

蕭統在觀看一場判決后,一眼看出了當事人的冤屈。在他詳細閱讀案卷,向判官提出讓他來改判,給當事人了一個更公正的判決

自此之后,很多百姓遇到不公就找蕭統來決斷,他的父親蕭衍知道后,對他的寬仁無比贊賞。

由于蕭統處于南北朝時期,國家動亂,只有南北統一才能讓百姓重新回到日常生活。

由于戰事延綿,當時南京城的百姓們深受米價布帛上漲之苦

蕭統不忍百姓困苦,于是他帶頭縮衣節食。每到天氣寒冷之時,蕭統往往親自到街上向百姓派發自己勤儉省出來的衣服。

戰事打響之時往往米價上漲,蕭統親自命令部下到街頭搭建粥棚向百姓施粥。

在蕭統25歲那年,自己的母親病重,恐怕活不了多日。

蕭統每日都到母親居住的永福宮伺候母親,因為病情嚴重,蕭統為了節省時間照顧母親甚至沒有換過衣服。

不久后母親去世,蕭統悲痛欲絕,直到母親下葬他都沒有吃下一口飯,每天都痛哭到昏厥。

父親蕭衍知道后為了讓他吃飯,只好命令手下強迫讓他進食

天妒英才,世間再無蕭統

中大通3年,也就是蕭統30歲的那一年。蕭統和文人墨客在湖中泛舟作詩,因為岸邊的芙蓉花花開正盛,蕭統情不自禁上前采摘。

正當蕭統站在船邊摘花的時候,船上女姬晃蕩使得蕭統落入水中。蕭統的大腿被河中巖石割傷,最終因為細菌感染一個月后就撒手人寰

他的父親蕭衍臨喪慟哭,下詔以帝王袞冕(服飾)收斂他。文武百官聞知蕭統離世后,都感到十分惋惜,并大為震驚。

南京城的百姓們知道蕭統的死訊后,都在皇宮門口哀聲哭泣;江南各地的百姓們得知也都哀慟不已。

他雖然沒當過一天皇帝,但他的兒子登基后,追封他為昭明皇帝。

據說每個人都是帶有使命出生的。蕭統這一生,是為華夏的文學留下瑰寶《昭明文選》 ,也是為后世的帝王留下了如何當好君主的榜樣。

經常這樣對你的人,其實就是看不起你,不要深交了
2023/08/09
「男人無能,一看便知」,沒出息的男人離不開這三句話
2023/08/09
平平無奇的小個子女生,當模仿博主穿搭提升衣品后,整個人都變了!
2023/08/09
60歲女性著裝小貼士:裙子要過膝,褲子要寬,顯得苗條又優雅
2023/08/09
老照片:老外眼中的1908年成都,百年前的成都更漂亮!
2023/08/09
狗狗忠不忠心,摸它這幾樣東西,就清楚了
2023/08/09
這7種狗沒有「攻擊性」,不用怕被咬,很適合家養
2023/08/09
研究發現:夫妻雙方在這個年齡段,生出的孩子智商更高,你知道嗎
2023/08/09
父母再累再忙,也不要讓這3種老人幫忙帶孩子,容易把娃養「廢」
2023/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