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這是三國二十四將中的前十二名,前面六位無需解釋,后面六位分別是黃忠、許褚、孫策、太史慈(太史慈不姓太而姓太史)、夏侯惇、夏侯淵,顏良文丑被排在了二十一位和二十二位,僅高于鄧艾和姜維。
三國二十四將的排名,好像既不是按出道時間,也不是按個人武功,如果是按出道時間和武功排序,顏良文丑即使排不進前三,也能排進前五——他們武功不在趙云之下,典韋許褚都不是他們的對手。
多數人都以為三國二十四將是按武功戰績排序的,這就出問題了:以顏良文丑為參照物, 三國二十四將中,趙云典韋等五人的排名是不是有些虛高?要評選真正的三國五大勇悍之將,哪些人能入選?
既然是以顏良文丑為參照物,我們就得先看看這兩人的戰績。
顏良文丑沒有出現在汜水關和虎牢關,袁紹當時還感到十分遺憾: 「可惜吾上將顏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懼華雄!」
袁紹雪藏顏良文丑,卻讓十八路諸侯的大將送人頭,這把戲玩兒得很卑劣,后世的凱申先生頗得袁紹真傳:讓諸侯與董卓對耗,他最后更方便摘桃子。
顏良文丑的首秀,是在與公孫瓚的磐河界橋之戰中,文丑與趙云大戰五六十回合不分勝負,然后顏良出場: 「眾軍士齊心4戰,趙云沖突不入,紹兵大隊掩至,顏良亦引軍來到,兩路并沖。趙云保公孫瓚突出重圍,回到界橋。」
顏良文丑和趙云打架,應該是誰也奈何不得誰,但是打曹營諸將,卻如砍瓜切菜,顏良除掉原為呂布麾下八健將中的宋憲和魏續,總共只用了四招兒,然后包括徐晃許褚在內的曹營諸將都慫了: 「徐晃應聲而出,與顏良戰二十合,敗歸本陣。諸將栗然。」
讀者諸君都知道,徐大斧子的武功并不在許褚之下,許褚和典韋旗鼓相當,徐晃二十回合速敗,許褚是虎癡但不是真傻,自然不會上前尋4,他連脫衣服的勇氣都沒有,就涼鍋貼餅子——蔫溜了。
為了證明徐晃的武功和許褚典韋不相上下,我們有必要重溫一下這三員悍將的交手記錄: 「韋大怒,挺雙戟向前來戰。兩個從辰至午,不分勝負,各自少歇。不一時,那壯士(許褚) 又出搦戰,典韋亦出。直戰到黃昏,各因馬乏暫止。」「 許褚出馬與徐晃(當時是楊奉部將) 交鋒。刀斧相交,戰五十余合,不分勝敗。操即鳴金收軍。」
徐晃與許褚典韋半斤八兩,但是在顏良文丑面前卻不堪一擊,先是被顏良二十回合擊敗,后來又被文丑打跑: 「張遼坐下戰馬又被文丑一箭射中面頰,那馬跪倒前蹄,張遼落地。文丑回馬復來,徐晃急輪大斧,截住廝殺。只見文丑后面軍馬齊到,晃料敵不過,撥馬而回,文丑沿河趕來。」
徐晃為救張遼而拼了老命,救起張遼后,就沒了跟文丑對戰的勇氣,只能在河邊奔逃,要不是關羽及時趕到,文丑的長槍,肯定在他后背前胸戳一個透明窟窿。
顏良文丑均倒在關羽的青龍偃月刀和赤兔馬之下,其過程讀者諸君倒背如流,筆者不再贅述。
許褚絕不是顏良文丑的對手,他在袁紹這兩員大將的刀槍之下,頂多能支撐五十回合——濮陽之戰中,許褚跟呂布大戰了五十回合,曹操看出他有些招架不出,這才派典韋等人一擁而上。
許褚跟呂布大戰五十回合后顯露敗相,張飛先是跟呂布大戰五十回合,后來又單挑一百回合,都是「不分勝負」,這能說明什麼,讀者諸君自有公論。
這樣比較下來,徐晃、許褚、典韋等人的武功,是遠不及呂布、顏良、文丑、張飛的,跟關羽更是沒法比:徐晃和許褚在下邳土山之下,兩人聯手,也被關羽輕松擊退,倒是獨目將軍夏侯惇,像牛皮糖一樣粘住關羽,把曾經斬顏良誅文丑的頂級悍將逼上了土山并最終約三事而后投降。
如果土山之下只有徐晃許褚,關羽是有機會突出重圍返回下邳的。
這樣一比較,我們就會發現三國二十四將中的前十二位,能打贏顏良文丑的,也就是呂布、關羽、張飛三人而已,趙云也就是能與顏良文丑持平——顏良文丑有能力排進前十,趙云就可能會被擠出前五,典韋可能連前十都進不去。
我們細看《三國演義》就會發現,同在巔峰狀態下,呂布一騎絕塵,緊隨其后的是張飛、關羽、顏良、文丑,跟赤膊許褚大戰了二百三十回合的馬超,在潼關渭水時正值青壯年,但也奈何不得出道較早的許褚許仲康。
馬超的武功跟許褚半斤八兩或略強一點,但卻排在了張飛之前,這顯然是不公平的:兩人年齡相差很大,在葭萌關大戰半天半夜后,第二天張飛積極請戰而被劉備諸葛亮阻止,沒人阻攔的馬超,卻偃旗息鼓,再也不曾扣關挑戰。
筆者極其敬重趙云,但是我們遍翻《三國演義》,就會發現除了槍挑高覽之外,他還真沒除掉過幾位頂級大將,除了跟文丑大戰五六十回合平手之外,還曾在穰山與許褚張郃有過交手: 「操大怒,教許褚出戰。玄德背后趙云挺槍出馬。二將相交三十合,不分勝負……邰與云戰三十余合,撥馬敗走。云乘勢沖鋒,卻被邰兵守住山隘,路窄不得出。」
我們不得不承認,古代大將交手,也有個相生相克的問題,比如大唐名將李世勣(原名徐世勣,字懋功,后改稱李勣),他就打不贏原先的瓦崗裨將劉黑闥,劉黑闥打不過秦瓊卻能擒斬羅士信——事見《資治通鑒》卷一百八十九、一百九十: 「黑闥將兵數萬進逼宗城,黎州總管李世勣先屯宗城,棄城走保洺州。黑闥追擊世勣等,破之,殺步卒五千人,世勣僅以身免……劉黑闥引兵還攻洺水,行至列人,秦王世民使秦叔寶邀擊破之。」
如果把趙云比作劉備的秦瓊,那麼關羽張飛可能就是李靖李勣。這比喻似乎不太恰當,后世只有「關公戰秦瓊」,卻不說「張飛戰敬德」,可能就是因為三國名將中關羽是呂布之外的第一名將,而秦瓊在正史中是唐初第一單挑悍將。
關公戰秦瓊純屬戲說,三國二十四將的排名,依據似乎也不是《三國演義》小說原著而是評書,因為這里面出現了一個排名在顏良文丑之前的「神槍張繡」。
張繡在《三國演義》中的表現乏善可陳,其戰績武功在三國名將中連前五十都排不進去,就更別說在長坂坡與趙云大戰了——《三國演義》根本就沒提。
自古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將軍們在刀尖上行走,不是沙人就是被除,能活下來就有機會成為名將,呂布、顏良、文丑站在劉備關羽的對立面,被貶低一下順理成章——呂布之所以被評為三國第一勇將,是因為桃園兄弟哥仨聯手也沒能將其除掉,如果把呂布寫得太弱,讓關羽張飛情何以堪?
有人說三國二十四將排名不公允,趙云、典韋、馬超、許褚、太史慈等五人的排名虛高,這還真能從《三國演義》中找到一些依據: 「張遼縱馬當先,專搦孫權決戰。權綽槍欲自戰,陣門中一將挺槍驟馬早出,乃太史慈也。張遼揮刀來迎。兩將戰有七八十合,不分勝負。」
張遼張郃徐晃排名第十三十四十五,許褚太史慈卻排在了第八和第十,排名靠后的大喊不公,排名靠前的估計也會有些不好意思。這時候問題就出來了:在您看來,三國二十四將,哪些人能排進前十?趙云典韋馬超排在第幾比較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