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美國在月球上,到底看到了什麼?為何五十多年了,人類再沒登月
2023/08/03

月球是地球的唯一自然衛星,也是離地球最近的天體之一。人類要想飛出地球走向宇宙,那麼登月顯然是第一步。上世紀中后期,人類曾多次開展登月活動,并且成功踏上了月球。然而近五十年來,人類卻再沒有登月。

這引發了廣泛的猜測和討論,有人甚至說:登月就是一個巨大的謊言,是美國人自導自演的一出好戲!美國登月到底是真是假?

誰先飛上天宮?

1957年,蘇聯成功發射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一號。這一事件引發了所謂的太空競賽,成為美國與蘇聯之間冷戰時期的象征性對抗。

當時蘇聯有充足的先手優勢,1961年4月12日,蘇聯宇航員加加林搭乘「伽馬」號飛船進行了地球軌道飛行,成為第一位成功完成載人航天任務并進入太空的人類。

他搭乘的「伽馬」 號飛船是一艘自動化的航天器,由火箭將他送入地球軌道。整個任務歷時108分鐘,其中包括約90分鐘的飛行時間。在飛行過程中,加加林環繞地球一周,飛行高度約181英里(約290公里),并以每秒約27,400公里的速度繞地球飛行。

他能夠體驗到失重狀態,并通過窗戶觀察到地球的景象。在返回大氣層時,他彈出座椅并使用降落傘著陸,最終成功返回地面。加加林的太空飛行被廣泛視為蘇聯在太空競賽中的重大成功,為蘇聯帶來了巨大的國際聲譽。

美國一時間壓力倍增。1961年5月25日,時任美國總統肯尼迪發表了一次歷史性的演講,宣布美國將派人登上月球并安全返回地球,這就是阿波羅登月計劃。蘇聯當時也啟動了相應的計劃,兩個超級大國在登月項目上正式對上了。然而蘇聯沒有想到,美國人的進度會這麼快。

1969年7月16日,阿波羅11號從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的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航天器由三個部分組成:指令艙「哥倫比亞號」(Columbia)、執行登月任務的月球模塊「鷹號」

(Eagle)以及連接兩者的服務艙。

阿波羅11號在進入軌道后,進行了約3天的軌道飛行,途中進行了多次對接、姿態調整和航天員的科學實驗。1969年7月20日,月球模塊「鷹號」與指令艙分離,開始降落到月球表面。

航天員尼爾·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和巴茲·奧爾德林(Buzz Aldrin)乘坐鷹號,成功著陸在月球上名為「海協和」的平原上。

當鷹號著陸后,尼爾·阿姆斯特朗成為第一個踏上月球的人類。他在登陸后不久,發出了著名的宣言:「這是我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巴茲·奧爾德林則緊隨其后第二個踏上月球。

兩人在月球表面進行了多項實驗和活動,包括采集月壤樣本、布置科學儀器以及拍攝照片和視訊記錄。他們還與地面控制中心保持著通信聯系。在完成月面任務后,他們返回鷹號,并與指令艙對接。

1969年7月24日,阿波羅11號航天器成功返回地球。他們在太平洋附近著水,被美國海軍飛行員救起。美國人的第一次登月圓滿完成,成為首個登月的國家。而蘇聯在相關研究上卻接連碰壁,幾個月球軌道器和著陸器,都由于各種技術問題和航天器故障,未能實現載人登月目標。

得到美國登月成功的消息后,蘇聯果斷暫停了其載人登月計劃,并將重點轉向其他太空項目,如太空站和深空探測。而美國則在登月項目上一路高歌。

1969年到1972年,阿波羅登月計劃一共進行了6次載人登月任務,為美國贏得了大量的國際聲譽。全世界都為他們擁有的高超宇航技術而震驚。然而自1972年最后一次任務后,到如今50多年過去了,美國卻再也沒有踏上月球,這是為何呢?

來自太空的挑戰

最簡單也最現實的問題就是錢,因為登月實在太貴了

太空探索需要強大的火箭發射系統將載人航天器送入太空。研發和建造這樣的火箭系統以及相關的發動機、燃料和控制系統都需要巨大的資金投入。

航天器和著陸器的設計研發建造同樣需要大量的經濟支持。因為你必須保證這些航天器能夠在極端的環境下運行并承受高溫、低溫和真空等極端條件

為此就必須進行詳盡的測試和驗證工作,這其中需要的經費堪稱海量。以美國為例,阿波羅登月計劃總共花費了約250億美元。

這還是20世紀60年代的250億美元,平均下來,一次登月的成本約為42億美元。美國1970年的財政收入也就大約856億美元,這相當于拿了5%的錢來搞登月!

如果說上世紀的事還比較遠,那麼我國的無人登月任務嫦娥探測器就很近了。據有關科學估計,第一次嫦娥任務(嫦娥一號)耗資約14億元,而后續的嫦娥三號和嫦娥四號任務的預算也在同一范圍內。這還是無人登月項目,可以想象載人登月將會耗費更多。

此外,完善的生命支持系統也是基本要求。

載人登月是一項非常危險的任務,因為我們探索的是未知的領域。太空探索面臨著許多復雜的問題。其中包括長時間太空旅行對宇航員身體和心理健康的影響、輻射防護、航天器自主導航和避免碰撞、資源利用和再生、建立可持續的生命支持系統等。

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創新的工程和技術解決方案,并需要跨學科合作,包括物理學、工程學、生命科學、計算機科學等領域的專業知識。

為了應對潛在的緊急情況,我們不僅要提供足夠的氧氣、食物、水和艙內環境的調節等方面還需要開發適用于太空環境的緊急救援和安全措施。這些都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持。

另外,科學重心的轉移,也是載人登月項目減少的重要原因。

隨著太空探索的進展,科學家們逐漸將重點從單純的登月任務轉移到了更廣泛的太空研究領域。登月任務可以獲得有關月球表面和地質構造的重要信息,但隨著時間推移,科學家們開始關注更深刻的問題,如宇宙起源、行星形成、黑洞等。現代太空探索的科學重心更是已經擴大到包括太陽系其他行星和衛星的探索、外太空觀測以及對宇宙演化和宇宙學問題的研究。 這種轉移反映了科學界對于更廣泛知識的追求和對宇宙奧秘的探索。

正是這種種原因導致美國的載人登月停滯了五十年。然而隨著經濟的恢復和對月探索的需要,美國還是重啟了登月計劃。他們當年在月球看到了什麼?為什麼停滯了五十多年又要重啟呢?

月球成戰略要地

其實當時在月球上,宇航員們所看到的月球景色沒有什麼特別之處。那是一片死地,就如我們所認知的一樣,它的表面坑坑洼洼,重力也很低。美國之前的登月計劃已經帶回了足夠的月壤以供研究,為什麼他們還要啟動登月計劃呢?

根據公開消息,美國宇航局(NASA)計劃在2026年前將宇航員送上月球,并建立一個可持續使用的月球表面基地。這就是阿爾忒彌斯計劃(Artemis Program)。這個計劃旨在促進可持續的探測和商業利用,并為未來深空任務(如火星探索)提供經驗和技術。也就是說,這將是未來星際航行的一個跳板。

美國的想法并非獨一份,早在2004年1月,我國就正式批準繞月探測工程立項,并將其命名為嫦娥工程。2023年5月29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林西強表示,中國載人月球探測工程登月階段任務已啟動實施,計劃在2030年前實現中國人首次登陸月球。

如此看來,登月雖然不再具有冷戰期間太空競賽的作用。但它卻逐漸成為新的戰略要地。因為它是人類邁向地外天體的第一步,只有征服了它,我們才可能進一步走向深空。

最后,由于平台規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后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

-END-大家都在看人類文明終將孤獨?在宇宙超光速膨脹的背后,94%的星系已失聯

地球快沒電了?瑞士科學家:地核冷卻正在加快,世界會發生什麼

馬斯克:宇宙可能并不存在,人類只是虛擬世界的一串代碼

這3種象征「富裕」的綠植值得擁有!好活又養眼,價格不算高
2023/08/14
爺爺奶奶是不是真疼孩子,這些事情暴露無遺,虛情假意一眼看穿
2023/08/14
養狗10年,現在才知道狗狗這些動作,背后的意思
2023/08/14
5種驅蚊植物,家里養幾盆,蚊子躲得遠遠的
2023/08/14
這個夏天,客廳中一定要養的6種綠植
2023/08/14
家庭養花常見8大誤區
2023/08/14
5種自帶「涼感」的植物,這個夏天有救了!
2023/08/14
人到晚年,不要對子女做這3件事,容易吃苦頭
2023/08/14
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沒錢,而是把這6個隱私告訴別人
2023/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