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最為艱苦的就是劉備了,孫權在江東繼承父兄打好的江山,曹操收納朝中不少大臣,只有劉備前期在不斷的遭受困難挫折,甚至還被曹操偷襲營寨,丟了老婆不說,還險些喪命,最終在長坂坡地帶暫緩,也就是這時候,趙云迎來了自己武將生涯的高光時刻,七進七出,一戰成名!
趙云血戰長坂坡
作為后期蜀漢的五虎上將之一,常山趙子龍在長坂坡下,一人一槍一匹馬,肆意沖鋒,讓人感到奇怪的是,此時曹操手下的一流武將都哪去了,無一人迎戰,他們究竟在害怕什麼?
從全篇來看,長坂坡一役,就是趙云的成名之戰,當時劉備新敗,軍隊都被沖散,老婆兒子不知所蹤,趙云也是迷了路,最終為救公子與主母,很早就開始進入亂軍之中沖鋒,根據原著對這一段的概括為:自四更十分,與曹軍沖鋒,往來沖突,殺至天明。
趙云血戰長坂坡
這就表明,趙云在單騎救主之前,其實已經戰斗了很長時間,而后將阿斗抱入懷中之后,才是真正的戰斗開始之時,當時趙云的目的在于突圍,遇到的第一個武將乃是曹洪的部將晏明,此人僅僅三個回合就被趙云干倒。
隨后便繼續駕馬突圍,突圍途中又遇到了四位將軍阻攔,趙云定睛一看,乃是馬延,張南,焦觸等人,這些人雖然也可以稱作「將」,但其實都是此前袁紹麾下的降將,既沒有什麼名聲,戰斗力也不強,就這樣變成了趙云突圍路上的炮灰。
此后趙云便一路沖鋒,來到了長坂坡下,此時又遇二人攔路,一人是鐘縉,一人乃是鐘紳,兩人手持大斧和畫戟來拿趙云,結果壓根就不是趙云的對手,三回合就被挑下馬來,此后趙云沖入亂軍之中,槍刺劍砍,所向披靡。
趙云血戰長坂坡
所到之處無人能擋,就連山坡上的曹操也是驚呆了,經過曹洪匯報才知道,趙云一人就干掉了麾下戰將五十多人,可以說是戰斗力強悍,雖然趙云最后成功突圍,但是從整體上看,他干掉的這些將領之中,都是一些沒名號的小人物。
當時遭遇的最強將領應該就是張郃了,但趙云此時也是急于突圍,不敢戀戰,所以兩人也沒怎麼交手,那麼這時候曹操手下的一流將軍都去哪呢了?
其實從當時的側面描寫來看,張郃的遭遇讓曹軍的其他一流武將感到害怕,因為當時張郃和趙云的確是遭遇了,但是沒有打太長時間,具體是因為張郃不慎掉入馬坑,其實在古代,對于陷阱所在的位置應該是了如指掌的。
張郃
但張郃的這種無謂失誤對自己來說或許是不小心,但是在別人看來就是「自亂陣腳」,加上張郃自身的作戰能和智謀本來就不弱,這就給曹操手下將領造成了一種假象,縱使強如張郃之類,都被趙云逼得亂了陣腳,何況是他人。
就這樣,曹操陣營之中比不上張郃的武將自然是不敢出手,和張郃不相上下的武將自然是心存顧忌,那些勝過張郃的武將,也因為不知道趙云的極限到底在哪里?所以不敢輕易出擊,這就導致害怕的氛圍籠罩了曹操全軍,所以一流武將沒有一人敢出戰。
曹操
其實如果形勢再繼續這樣發展,應該還是會有人出手的,畢竟對方只有一個人,而曹操這邊武將眾多,即使真的單挑打不過趙云,那麼群毆總能將其消耗出破綻,但此時曹操說了一句話,「真乃虎將也,吾當生擒趙子龍,不許放冷箭」。
這句話無疑是給眾人再次增加了難度,曹操的愛才之心,讓這些即將出戰的將士們再次有了顧忌,曹老闆的命令,在戰場之上那就是軍令,如果采用夾攻的方法一不小心廢了或者除掉了趙云,那就是是違反軍令的大罪,曹操恐怕不會放過自己。
趙云
再者,若是真要將其生擒,那麼在作戰之時就一定是畏首畏尾,不敢放開了打,但趙云不一樣,他可是紅了眼,在這種情況下,一個不小心,不僅拿不下趙云,還有可能會傷了自己,所以一流武將們才會選擇沉默,并未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