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116年前,法國攝影師拍攝的洛陽,13朝古都風貌,和現在不一樣!
2023/07/21

欲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

——宋·司馬光《過故洛陽城》

古都洛陽,鐘靈毓秀、歷史悠久,有1500多年的建都史。洛陽還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從唐代開始,「洛陽牡丹甲天下」的美名流傳于世。有人說洛陽是九朝古都,實際上洛陽是十三個正統王朝以及多個割據政權的首都。

愛德華·沙畹

1907年,法國攝影師愛德華·沙畹來到洛陽,拍攝了大量關于洛陽城市和人文風貌的照片。這些老照片(黑白照片AI上色),真實地反映了一百多年前古都洛陽的盛況。

魁星樓

照片中這座建筑叫魁星樓,古代讀書人在魁星樓拜魁星,祈求在科舉中榜上有名。魁星樓位于東關大街東頭,孔子入周問禮碑附近。魁星樓前道路兩側,建有商鋪和簡易的民房。

不過,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由于城市的發展,城樓也被拆除。

城墻

1907年,攝影師愛德華·沙畹站在洛陽城外一處高地上,拍攝下了洛陽城墻的雄姿。高大的城墻一眼看不到盡頭,城墻外是干涸的護城河,河床上種植有莊稼。照片中的洛陽城墻,始建于清朝初年,城磚都是大青磚。城墻延存了300多年,后被拆除。

關林大殿

這是洛陽關林內的景象。關林,始建于明萬歷年間,清乾隆年間又加以擴建,現存主要為明代建筑。關林是埋葬三國時期名將關羽首級的地方。是中國唯有的冢、廟、林三祀合一的古代經典建筑。照片拍攝于1907年,那時候的關林給人以莊嚴肅穆的感覺。

孔子入周問禮碑

照片中主體建筑是一座寺廟,即文廟。門前矗立一座石碑。這就是位于洛陽東關大街東頭的孔子入周問禮碑,該碑立于清朝雍正五年(公元1728年)。石碑高3米,寬0.9米。上面刻著「孔子入周問禮樂至此」九個大字。據說,文廟左側的那棵大槐樹目前還在。

周公廟

這是1907年的洛陽周公廟內景象。洛陽周公廟是國內三大周公廟之一。周公廟,始建于隋末唐初(618年),是紀念天下第一圣人「元圣」周公姬旦的祠廟,后世都有修葺。今天的洛陽周公廟博物館就是在原來的基礎上修建的。

潞澤會館

照片中這個建筑群,就是當時的潞澤會館,也叫東會館。位于洛陽老城東關新街南頭。照片中能看到壯觀的文昌樓、魁星樓和琉璃墻。潞澤會館始建于清乾隆九年(1744年),為山西潞安府、澤州府商人修建。

關林魁星樓

這是當時關林附近的魁星樓。魁星樓又名魁星閣,是為儒士學子心目中主宰文章興衰的魁星而建的。

存古閣

這座建筑為洛陽的存古閣,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由洛陽縣令馬怒主持修建。存古閣內存放碑刻眾多,魏碑、秦漢磚等有數十萬件。在抗戰時期,存古閣被日軍飛機炸毀。2003年,重建存古閣。2009年10月,新的存古閣對外開放。

街景

照片中,一座高大壯觀的三門石牌樓,橫跨在街道上。牌樓上有石雕,精美絕倫。

街道兩側是店鋪商號,都是古色古香的中式建筑。街道上人來人往,很是熱鬧。像這樣的繁華的街道,在當時的洛陽城內很常見。

白馬寺

1907年的洛陽白馬寺,建筑群規模很大,始建于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不過,當時的白馬寺顯得有些破敗。白馬寺曾兩度在戰火中敗落,一直持續至解放前夕。如今的白馬寺,為中國第一古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城隍廟

一百多年前的洛陽城隍廟,城隍廟應始建于唐宋時期。民國時期,城隍廟曾被開辟為中山公園。後來還曾作為河洛中學的校舍。1959年修筑中州路時,城隍廟被一分為二、南北兩院。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呂公殉難處石碑

這座石碑立于清代,名為《明大司馬贈太傅忠節公殉難處碑》。明崇禎14年(1641年),李自成攻占洛陽,處死了兵部尚書呂惟祺。一名戴禮帽的男子站在石碑前。照片拍攝于1907年。

洛河護堤

這是當時人們在洛河邊上修建的護堤,由黃土堆積而成。河堤下種植的有莊稼。洛河,古稱雒水、洛水。流經洛陽的洛河,是一條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河流。一代又一代善良勤勞的河洛兒女,在這里創造了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

村落

這是百年前洛陽的一個小村落。房子是北方特有的磚瓦結構樣式。房前屋后綠樹成蔭,干涸的古河道,經過人們長年累月地行走,形成了綜合交錯的小路。在路的旁邊,種植的有小麥等莊稼。

五賢祠

這是洛陽五賢祠中的范文正公祠。五賢祠,始建于元大德元年(1297年)。祭祀邵雍、司馬光、程頤、程顥、張載五人。五賢祠自西向東排列,范文正公祠就挨著周公廟。民國時期,洛陽五賢祠全部被毀。

兩程夫子祠

這是五賢祠中的兩程夫子祠,建得最早,明正德十五年(1502年)河南知府于范所建。兩程夫子,指的是程頤、程顥。兄弟兩人是北宋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共創洛學。系宋明理學奠基人,世稱「二程」。

排水

這張照片拍攝于洛陽龍門附近,照片中十幾名排水管工在勞動。他們正在把這些水管連接起來,向田地中輸送河水,灌溉莊稼。

邵夫子祠

這座建筑,是五賢祠中的邵夫子祠,祭祀邵雍而建。祠堂面闊三間,門前種植有柏樹。1999年,殘存的五賢祠被徹底毀棄。在五賢祠原址修建了住宅樓盤。如今,人去祠無,唯留街名而已。

東關大石橋

1907年,洛陽東關大石橋,幾輛馬車正從橋上通過。該橋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石橋橫跨于瀍河之上。這是一座5孔石拱橋,橋中部高11米,寬10米,長77米。當時的橋上兩邊,還沒有設石欄桿。

香山寺

這是位于洛陽龍門東山南麓的香山寺,始建于唐代。香山寺坐北朝南,因山就勢,呈階梯狀分布在多級台地上。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龍門香山寺如滿和尚塔旁。

寫在最后:1907年的洛陽老照片,每一張照片背后都有故事。通過這些照片,我們看到了一百多年前洛陽的古樸之美和歷史文化積淀。

如今的洛陽,是一座更現代、更時尚、更富有活力的新城市。相信,古都洛陽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經常這樣對你的人,其實就是看不起你,不要深交了
2023/08/09
「男人無能,一看便知」,沒出息的男人離不開這三句話
2023/08/09
平平無奇的小個子女生,當模仿博主穿搭提升衣品后,整個人都變了!
2023/08/09
60歲女性著裝小貼士:裙子要過膝,褲子要寬,顯得苗條又優雅
2023/08/09
老照片:老外眼中的1908年成都,百年前的成都更漂亮!
2023/08/09
狗狗忠不忠心,摸它這幾樣東西,就清楚了
2023/08/09
這7種狗沒有「攻擊性」,不用怕被咬,很適合家養
2023/08/09
研究發現:夫妻雙方在這個年齡段,生出的孩子智商更高,你知道嗎
2023/08/09
父母再累再忙,也不要讓這3種老人幫忙帶孩子,容易把娃養「廢」
2023/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