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情三心二意,上一分鐘在寫作業,下一分鐘就玩上了玩具,這些都是孩子專注力差的表現,那麼為什麼孩子做事總會三心二意?為什麼孩子的專注力不集中?這些問題都和家長的教育方式有著很大的關系。
孩子3歲左右正處于大腦發育的高峰期,此時孩子的大腦將會發育到成人大腦的70%左右,正是因為大腦發育過快,所以孩子總會抑制不住自己的興奮勁,導致專注力不集中。例如在寫作業時,聽到旁邊有動靜總會忍不住去看一看。
除了大腦發育的原因,孩子專注力差還和家長教育有著很大的關系,尤其是現在家庭條件的提升,讓大部分家庭都有電視、手機、電腦這些電子產品,同時很多家庭還有著飯后、睡前看電視的習慣,家長一般認為孩子完成了任務,這時放松一下沒什麼,殊不知正是這一舉動導致孩子的專注力下降,孩子之間的差距就是這麼被拉開的。
孩子看電視到底要不要阻止?來自耶魯大學的研究,建議父母看看
人大腦中都會有
睡前做親子閱讀,可以非常有效地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由于工作的原因,現在大部分家長都沒有太多的時間來陪伴孩子,有的家長甚至連送孩子上下學的時間都沒有,更別陪孩子睡前閱讀,這些小事了。
經常進行親子閱讀的孩子,由于家長的引導,能夠更好地進行知識的儲備,同時有效加深記憶,還有助于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這些都能讓孩子受益終生。
不過小愛媽的粉絲也有一些跟我反映說,每天晚上都會陪孩子進行親子閱讀,但是對孩子專注力的提升好像沒有什麼效果,其實這就是家長們的
所謂親子閱讀,并不是家長單純地給孩子講,在講的過程中還需要向孩子提問,讓孩子產生思考的行為。
例如:這個故事講到了結尾,家長可以先賣一個關子,讓孩子自己聯想一下主人公的結局,幼兒時期的孩子想象力往往很豐富,說出的結局可能會非常有趣,這樣不僅能夠鍛煉孩子的思考能力,還能鍛煉到孩子的想象力。
想要孩子專注力有所提升,親子閱讀時就要做好這2點
家長在給孩子親子閱讀的時候,不要過于死板,要做到活靈活現,同時配上豐富的表情,讓孩子對故事的印象更加深刻,同時也會讓孩子對親子閱讀更加感興趣,為未來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打下基礎。
做親子閱讀的最終目的是提高孩子的專注力以及思考能力,所以家長在進行親子閱讀的時候一定要和孩子做好互動,這樣才能達到目的。
親子閱讀的時候很多家長都是讀完就完事了,若想讓親子閱讀能夠提高專注力和思考能力,家長必須在閱讀之后向孩子進行提問,讓孩子總結書中的內容。
總結可以是讓孩子簡單的復述一遍書中的內容,也可以向孩子進行提問,例如小紅帽這個故事中,大灰狼是怎麼跑到奶奶家的呢?獵人是怎麼救出小紅帽的呢?……
孩子每一次總結,每一次回答問題,大腦都會成分運轉,除了專注力、思考能力會得到提升之外,記憶力、總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分析能力都會得到很大的提升。3-6歲正是孩子智力發育的最佳階段,也是孩子閱讀最高效的時期,想讓孩子變得更加優秀,家長一定不要錯過這個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