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黃巢雖然殘暴,但他卻為我國拔掉了一個,危害近600年的「毒瘤」
2023/07/30

前言

唐太宗李世民無疑是曠世明君,他不僅穩住了江山,還將大唐推向了繁華盛世,但他不爭氣的子孫卻沒能保住這盛世太平, 甚至還讓一個農民騎到了頭上,這個人就是黃巢。

唐朝末期的黃巢起義, 雖然只維持了短短六年時間,卻瓦解了唐王朝最大的毒瘤,加速了這個封建王朝走向最終滅亡。

一、腐朽的制度

唐朝由盛轉衰的一個標志,就是政治制度開始腐朽。 在這些開始變質的制度里,首當其沖的就是人才選拔制度。

唐朝提拔官員的方式是科舉制度,皇家每年都會定期組織考核。平民可以通過科舉考試一路披荊斬棘,成為秀才、舉人、進士,從而得到皇家公務員的身份。

這本該是階級間人才流動的契機,也是真正能為國家公正選拔人才的途徑,卻在門閥氏族的手里逐漸變成了玩物。

(科舉制度)

在科舉考試之外, 門閥氏族還有一條捷徑:「舉孝廉」。各個郡每年可以推舉一名孝子和一名廉士直接入朝為官,而對于孝子和廉士的考察卻沒有明確的標準,全靠推舉人一張嘴。

這就導致了一個問題: 被推舉的人是否賢明,全靠推舉人的良心。

被推舉的人沒有考核,推舉人自身也沒有明確的考核標準,使得推舉的界限越來模糊。

再加上後來興起的「舉賢不避親」,更是把科舉制度逼進了死胡同。

(舉孝廉)

很多氏族官員打著高風亮節的旗號,光明正大地安插親族進入官場,豐富自己的羽翼,最終使得拉幫結派之風橫行。

小團體多了,相互之間開始較勁, 往體制里送自己人的風就更盛了,如此惡性循環,導致朝堂一片混亂,成了門閥氏族的修羅場。

此時的科舉制度還是存在的,只是成了一個擺設。 每年入仕的名額基本都被大官包攬了,考試成了一個欺騙平民的幌子。

朝廷不再接納跨階級的人才,使得朝堂政策和實際民情逐步脫節。

缺少了寒門官員的維護,國家政策逐漸向壓榨平民傾斜。貴族子弟想斂財就加大賦稅,想玩樂就強征土地,朝令夕改的定制政策更是常有發生,使得底層人民的生活更加貧苦。

同時,大批待業的書生成了家中的負累。他們手不能提、肩不能扛,也不能幫助家里創收,思想逐漸開始激化。

朝政昏暗的唐王朝,很快就迎來了自己的惡果。

二、平民的反抗

公元874年,全國大范圍爆發了洪災。農民的糧田被水摧毀,房屋被水沖垮,餓殍遍地。水災之后的瘟疫更是將平民推向了絕境: 易子而食

而此時的氏族還沉浸在自己的享樂當中,不僅沒有及時進行抗洪,甚至還出現了大批放任不管的官員。

無路可走的鹽商王仙芝,率先在河南發動農民起義,吹響了對抗唐王朝的第一聲號角。

不久之后,鹽商黃巢在山東加入響應,開啟了起義軍的新歷程。

當時的唐王朝已然失去了民心,很多守城的官員壓根沒有心思抵抗,紛紛棄城逃跑。 王仙芝和黃巢的起義軍所到之處幾乎沒有阻礙,迅速占領了十幾個州城,成了最聲勢浩大的起義軍。

公元876年,唐僖宗發布了招安文書,這讓黃巢的內心更加憤慨。 黃巢曾經也希望能通過科舉進入朝堂,為民請命。而當時賄考之風盛行,他屢次參加考試,都名落孫山。而現在,朝廷居然因為要鎮壓起義而招他們入朝為官,這是多麼大的諷刺呀。

唐王朝一邊發布討伐文書,鼓勵地方武裝抵御起義軍;另一方面放寬招安條件,不斷動搖著起義軍的軍心,王仙芝歸順的小火苗被點起來了。

然而很快,王仙芝就為自己的動搖付出了慘重代價。

(招安的官員)

公元878年, 王仙芝在攻打羅城時失利,被李福在荊門外斬殺義軍數萬人,他勉強逃出保住了性命。王仙芝逃跑到申州時,又遇到了曾元裕的伏擊, 最終在黃梅的突圍中被殺死。

王仙芝的死,給黃巢敲響了一個警鐘: 朝廷的招安不過是緩兵之計,唐王朝還是那個敗絮其中的虛偽模樣。

黃巢發布招兵文書,向天下平民借力。他發誓將帶領起義軍推倒皇權,讓平民翻身做主人。

黃巢做到了,他確實給平民帶來了一段曙光的日子。

(軍民同樂)

起義軍的口號是平均,即「人人地位平等,人人財富平等」

的模糊平均概念。這些思想,給一直以來生活在愚民政策下的百姓,帶來了觀念革新。

同時, 黃巢每攻陷一個城池,都下令全軍絕對不能擾民,相反還時常拿出軍糧來接濟百姓,真正做到了「黃王起兵,本為百姓」。正是 這樣的良好形象,讓黃巢起義軍的勢頭一路上漲。

公元881年,黃巢攻陷長安,改國號為大齊。

大權在握的黃巢,逐漸暴露出了他殘暴的一面。

三、黃巢的殘暴

黃巢登基后,開始了一系列穩定政權的殘暴政策。 他雖然手段極端,卻為幫助我們鏟除了一個近600年的毒瘤。

(黃巢登基)

黃巢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宰殺大官。

他下令宰殺了當時的皇帝, 還將九個皇子都活活掐死。三品以上的朝廷大員, 不分善惡全部屠殺,并將他們的尸身扔進黃河,讓他們沒有全尸。同時,他強行霸占氏族的妻妾,將不服從的女子也就地宰殺。

這種殘暴的行徑,使得由氏族把持的朝堂大換血,將氏族的專橫獨斷從根本上打碎。同時,平民也從心理上獲得了解放, 民間甚至還出現了「當街踏盡公卿骨」的場面。

(武裝的士兵)

黃巢做的第二件事,是打劫氏族。

他將與自己征戰的弟兄紛紛封官封爵,讓他們手握兵權, 然后繼續打壓那些皇族余孽,以此來保證氏族沒有做小動作的機會。

這些封官的起義兵,最初只是打劫氏族、富商,後來就開始不分門界搶奪錢財、美女。黃巢不僅不阻止這種殘暴行為,有時興起還和他們一起屠殺平民,進一步加大了起義兵和平民的矛盾。

這樣的殘暴行為雖然引起了民憤,卻使得官商一體的門閥士族進一步被瓦解,有效制止了大家族的死灰復燃。

(洗城)

黃巢做的第三件事,是壓榨平民。

黃巢的起義軍早年以流動作戰為主,經常朝不保夕,所以黃巢一登基就急忙開始屯錢屯糧,加大賦稅。

沉重的賦稅政策加重了人民的貧苦,當賦稅也無法滿足供給的時候, 黃巢就下令「洗城」:將整座城池搶劫一空,然后再放火燒成一片灰燼。

更令人驚掉下巴的是, 黃巢還下令用平民的肉作為軍糧,來維持軍隊生息,這就是讓人后背發涼的「搗磨寨」。

逐漸背離民心的黃巢,很快就保不住大齊王朝了。

四、科舉的復興

公元884年,黃巢被唐軍殘部反撲,困在了虎狼谷。黃巢知道自己大勢已去,在谷中自戕,親手結束了僅維持四年的大齊王朝。

黃巢起義雖然失敗了,但是黃巢斬草除根的殘暴行為,毀滅了幾乎所有的門閥氏族,使得各項制度逃離了氏族的把控。

(黃巢陵墓)

唐王朝重獲政權后,雖然重啟了科舉制度,也只勉強維持了三十年,還是在一聲嘆息中化成了灰燼。

到宋太祖趙匡胤時期,科舉制度從內容和形式上都發生了改變。國家也不再一味重武,開始推崇文化考核。

科舉放寬了錄取范圍,也加大了錄取名額。 使得更多的寒門學子,可以通過科舉進入朝堂,參與國家政策的制定。

同時,為了規避前朝科考的不正風氣, 科舉流程設計得更加復雜,篩選過程制定得更加嚴格。此外, 趙匡胤在揭榜之前還增加了「殿試」,由他自己來考核入選的人才。

這樣的優秀操作,進一步促進了科考制度的發展。 宋朝時出現了三代人同場考試的佳話,也涌現了一批一門三杰的人才,還給朝堂帶來了64位寒門宰相,這其中就包含斷案奇才包拯。

這麼完善的考核機制,在元朝也經歷過一段時間的萎靡。

(讀書的學子)

元朝比較特殊,它是首次由少數民族掌權的朝代。他們實行四等級制度,將不同民族的人分為四大類,以蒙古人為尊。

這種類似氏族的等級隔離,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科舉制度的發展,影響了人才的選拔。

直到明清時期,科舉制度才恢復發展直到鼎盛。

明朝的時候,朱元璋吸取了元朝民族隔離的弊端,規定朝臣不分等級,必須由科舉產生,極大推動了科舉制度的發展。

此后,科舉制度再也沒有出現被皇族壟斷的情況,開始真正發揮它的作用,一直延續到現在。

科舉制度之所以能夠延續, 正是由于黃巢起義瓦解了氏族壟斷,沖破了封建的階級隔離,將封建統治推向了毀滅,為我們拔出了這顆封建毒瘤。

幾千年的封建制度,就像是冰封的湖面,需要像黃巢這樣的人,用自己的血肉一點點融化。時間雖然久了一點,道路雖然艱難了一點,但只要有人不斷地堅持,就一定有化開冰面的時候。

做任何事莫不是如此,只要目標清晰、方向正確,成功只是時間問題。

這3種象征「富裕」的綠植值得擁有!好活又養眼,價格不算高
2023/08/14
爺爺奶奶是不是真疼孩子,這些事情暴露無遺,虛情假意一眼看穿
2023/08/14
養狗10年,現在才知道狗狗這些動作,背后的意思
2023/08/14
5種驅蚊植物,家里養幾盆,蚊子躲得遠遠的
2023/08/14
這個夏天,客廳中一定要養的6種綠植
2023/08/14
家庭養花常見8大誤區
2023/08/14
5種自帶「涼感」的植物,這個夏天有救了!
2023/08/14
人到晚年,不要對子女做這3件事,容易吃苦頭
2023/08/14
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沒錢,而是把這6個隱私告訴別人
2023/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