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一直有種說法是:劉備一走,諸葛亮就再沒打過勝仗。此話雖有失偏頗——征伐南中之戰(七擒孟獲)是不是勝仗?但若細想卻也算是事實。恐怕這句強調的是,對曹魏之戰,至于南中的孟獲,實在不值一提。
哪怕《三國演義》中,再渲染諸葛亮六出祁山,有多神乎其神,也難掩諸葛亮是從一個敗仗,走向另一個敗仗的窘迫現實。
比如都說,司馬懿被諸葛亮揍得,都穿了女人衣服,實在丟人。但若細思這事,又何嘗不是諸葛亮的悲哀?因為這手段,實在有點上不來台面了。這其實已經說明,諸葛亮被司馬懿頂得無計可施,不得不丟棄應有的體面。
哪料司馬懿收了衣服后,反手就來了個以毒攻毒——讓手下兵卒,齊聲對著蜀營大喊:孫權投降啦。一下子搞得蜀營人心惶惶,而諸葛亮則氣得來了句:司馬懿啊,妳都六十多的人了,咋還這麼羞?
這段是出自《通典》,原文是: 計吳朝必無降法。卿是六十老翁,何煩詭誑如此!
所謂「 何煩詭誑如此」?何嘗不是諸葛亮的窘境?他跟司馬懿,是誰也別說誰!所以劉備一走,諸葛亮就再也沒打過勝仗,從對陣曹魏來言,顯然也是成立的。
那麼這莫非說明了,諸葛亮純屬是被《三國演義》吹出來的?筆者認為,與其糾結于此,不如好好探討一下。在筆者看來,大致有兩點原因,尤其是第二點,最能說明問題。
二、曹魏角度
諸葛亮雖總打敗仗,但對曹操來言卻是:傷害性不大,侮辱性很強。筆者之前雖細談過,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就差點讓曹魏崩盤。曹叡不得不離開京城坐鎮長安,哪料京城卻傳出他被諸葛亮殺掉的謠言。
搞得郭太后和曹魏重臣,都開始運作讓曹植登基,好在曹叡及時回京,這才避免了笑話。所以最恨諸葛亮的人,從來不是司馬懿,而是曹叡,曾在自己的詔書里,如潑婦罵街一般,大罵諸葛亮。
後來的司馬昭也是這樣,只不過他是跳著腳罵姜維——所謂蜀漢誰也不恨,我就恨姜伯約。
那麼,總打敗仗的諸葛亮,為何會搞得曹叡如此不要體面?就一條,曹魏的實力,猶如一壯漢,而諸葛亮統領的蜀漢,最多是個剛剛開始發育的瘦小少年。結果壯漢般的曹魏,卻被這麼一瘦小少年,給揍得只有招架之功,最后更是來了個不接觸,縮起來了。
妳這讓曹叡如何能受得了?奈何,他還必須要配合,一收到司馬懿的千里求戰書信后,曹叡便腫著臉蛋子表示:司馬懿啊,咱不跟諸葛亮一般見識,堅決不能出戰。
這種情況下諸葛亮的敗仗,是不是就如《三國演義》所寫的一樣,看著分外奇幻「近乎于妖」了?所謂,能把敗仗打得如此清晰脫俗,放眼古今,恐怕也僅有諸葛亮一人。
這就是曹魏眼中,諸葛亮的一次次敗仗,也許傷害性不大,但這侮辱性實在太強。跟劉備活著與否的關系不大。因為劉備活著時,那敗仗更多,若非在漢中之戰翻盤了曹操一次,估計都不會有這種說法!
對于曹魏來言,在劉備活著時,最可怕的從來都是關羽,所謂「蜀小國耳,名將唯羽,羽逝軍衰」,劉備都要靠邊。關羽曾把曹操打得想遷都,而諸葛亮則直接把曹叡打得差點丟了皇位,鬧出來了三國最大的笑話。
對方越恨啥,越怕啥,越不希望啥,就證明自己做得越成功。劉備逝后,諸葛亮的一次次敗仗,何嘗不是如此呢?
三、諸葛亮點評張郃
若說第一點原因,是一種巨觀角度外,那麼這第二點就是微觀切入了。這便是諸葛亮對張郃的點評。
不知發現了沒有,在《三國演義》中,曹魏名將里,張郃跟蜀漢五虎將交鋒的記錄不但最多而且還最慘。
戰過馬超和趙云,都被二十合戰敗。被張飛打得「團滅」,孤身一人逃亡。還在漢中之戰中,單挑過黃忠,二十合不分勝負。
其余曹魏名將,比如許褚,曾裸衣大戰馬超,哪怕後來敗給張飛,也已經是一戰挽回了顏面。徐晃更是后發力,戰敗關羽。張遼自不必說,送給孫權一個孫十萬的雅號。
因此在許多人眼中,張郃簡直如曹魏名將中的廢柴。但正是這位張郃,卻在後來對陣諸葛亮時,搞得諸葛亮都來了一句:「 嘗聞張翼德大戰張郃,人皆驚懼。吾今日見之,方知其勇也。若留下此人,必為蜀中之害。吾當除之。」(出自《三國演義》)
正史也是如此: 郃識變量,善處營陳,料戰勢地形,無不如計,自諸葛亮皆憚之。諸葛亮的街亭之敗,就是張郃的杰作!
那麼為何「廢柴般的張郃」,在諸葛亮眼中變得如此可怕?就一條:與其說是諸葛亮忌憚張郃,不如說諸葛亮在懷念,劉備活著時的那些蜀漢名將。
《三國演義》對此展現的相當到位。劉備活著時,妳瞅諸葛亮調兵遣將,怎一個風輕云淡和從容淡定,還沒事吼一嗓子關羽來,激將張飛,黃忠等人。
可當諸葛亮北伐時,還有這種從容嗎?沒有了,變得異常吃力!這就是為啥說,劉備一走,諸葛亮就再沒打過勝仗的關鍵原因。手里無人,自然一瞅見張郃,就分外想念張飛等人了。潛台詞就是:若是張飛他們還活著,豈能如此。
這同時也是劉備夷陵之敗的一個關鍵原因:趙云反對,不能帶出來,再者言讓趙云當后援,輔助諸葛亮鎮守西川,也是關鍵的任務。馬超,病得嚴重,帶不出來。魏延守漢中,更不能帶出來。
一個人擁有再強大的大腦,若缺少得力「爪牙」去執行,也等于白搭。有些硬仗只能是張飛、關羽、馬超等人去打,才能取得效果——名將不是流水線的產物,是一次次血戰后的結晶。
諸葛亮北伐時,比劉備打夷陵之戰時還無人可用。反觀曹魏那里,曹真、張郃、司馬懿、鄧艾......一茬接一茬。
那位說了,都這樣了諸葛亮還打啥,不打不行嗎?
還真不行,曹魏是多大的地盤,有多少人口,是啥發展潛力,蜀漢拿啥跟人家對比?唯一的希望就是「亂中取勝」。沒有混亂,諸葛亮就北伐給制造混亂!效果如何?都看到了,導致了司馬懿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