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民間流傳著一些神話故事,比如「女媧補天,嫦娥奔月」其實這些是屬于西方神話,中國神話故事往往起源于人類對天地萬物和部落斗爭等哲學類的猜想,比如「牛郎織女,夸父追日」等等還有很多已經被收入教科書里。
我國有著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傳承,在生活中我們時常會聽到「炎黃大帝,炎黃子孫」一類的詞語,據傳中國有三位祖先除了炎黃和黃帝,還有一位名字叫蚩尤的英雄,在中國史上很少提到蚩尤這個名字,蚩尤到底是何方英雄?他們背后有什麼精彩的故事呢?
眾所周知中華民族認為炎黃大帝為自己的祖先,殊不知要是追朔根源中華民族應該是有三位祖先,除去炎帝和黃帝外還有一位九黎部落的首領蚩尤也應名列在其中,據傳當時炎黃大帝和蚩尤開啟部落斗爭,蚩尤于逐鹿之戰敗給了炎黃二帝之手。
中國自古以來有一種說法是「勝者為王敗者為寇」,這使敗給炎黃二帝的蚩尤被逐出了中華文明的先祖中,成為了反面教材,更是有人在一些書本里記載蚩尤是一位無惡不作的大惡魔,從此蚩尤就被很多人定義在恥辱柱上。
蚩尤其實是一個卑微的人,但他是一位非常善良勇敢的人,并且他的武義非凡,他的名字就取決于他的戰斗力被稱為「蚩尤之力」,據傳在很久以前黃帝帶領著部落里的人居住在逐鹿之地。
而蚩尤率領著九黎部落也居住在逐鹿之地,原本他們之間的關系很友好,但因為種種原因使他們之間的友誼破裂了,于是蚩尤對黃帝的部落滿懷怨氣,多次想挑釁黃帝,在黃帝發覺后怒氣沖沖決定向九黎部落發起爭斗。
兩個部落展開了一場激烈的生死搏斗,這場戰斗堅持了很久兩方的勢力不相上下,經過多日的斗爭最終黃帝戰勝了蚩尤,在之前的阪泉戰爭中,黃帝也將炎帝給打敗了之后兩個部落合并成一個部落,就是現在華夏民族始祖的「炎黃二帝」,同樣都被黃帝打敗了為什麼炎帝就能和黃帝合并為一,而蚩尤卻沒有呢?
故事得從盤古開天辟地開始說,盤古開天辟地之后世界萬物開始相互孕育,大地上不斷開始繁衍生命,慢慢的人類越來越多就開始形成了部落,為了繁衍生命部落之間的聯姻形成了氏族社會。
在《國語·晉語四》中得知,炎黃二帝的先祖分別是嶠氏和少典氏,他們是屬于同一支脈絡,當時因為資源問題不斷發出爭斗,他們的聯姻關系就被迫分裂開了,一個發祥于姜水,是現在的陜西渭水地區,另一個發祥于姬水,同樣是陜西麟游杜林地區。
在歷史不斷發生改變的過程中,這兩個古老的種族經過不斷的分裂重組,產生了很多種族,又經過不斷的繁衍,在中華大地上開辟出了更多的生存空間,其中就包括黃帝和炎帝的不同氏族,對于蚩尤很可能他曾經屬于炎帝或者加入過炎帝部落。
在遠古時代「九黎」是一個部落聯盟,蚩尤有八個兄弟姐妹,連同自己剛好九人,所以稱之為「九黎部落」,族內一共有八十一個兄弟,以蚩尤為首,稱為黎氏支系部族。其余兄弟在當時也都是酋長,而蚩尤身份最為高貴,部落人稱之為「大酋長」。
黎氏支系部族在古代居住于黃河中下游長江領域一帶,也就是現在中國地圖上的山東、河南等地區。而蚩尤能力最為出眾,在炎帝時期征戰四方,收獲了伏羲后裔「九黎國」,成為自己的領地。
蚩尤在遠古時期也是叱咤一方的部落首領,在最開始的部落戰爭中,可謂是百戰百勝。黃帝當時與蚩尤部落發起紛爭時,蚩尤可謂是九戰九勝。而黃帝部落的人也從中總結了經驗,稱是其兵器影響了戰斗力,從古書記述中可以看到相關描述,最后黃帝聯合炎帝,于蚩尤在逐鹿開啟了部落大戰,這就是歷史著名的「逐鹿之戰」。
傳說他有呼風喚雨的的能力,在作戰中可以制造大霧,導致敵人迷兵失去方向,從而戰敗。
後來黃帝總結了戰斗經驗,特意制造出一款戰斗中所用的「指南車」,就如我們現在的指南針一樣,不得不說古人真是十分有智慧,有了這一戰斗裝備加持,蚩尤敗下陣來被黃帝擒殺,黃帝與炎帝部落獲勝。「逐鹿之戰」其實充滿了神秘的色彩,據傳九黎部落實力強大,蚩尤的手下的幾十位兄弟個個都是英勇矯健,即便炎黃二帝結合起來也不是九黎部落的對手,九黎部落的落敗是因為黃帝得到了「玄女」的幫助才取得勝利。
對于黃帝戰勝了蚩尤民間流傳著很多說法,其中傳說黃帝是找應龍前去幫忙出戰,才把蚩尤一舉拿下,還有說黃帝是借風之后發明了指南車打破了蚩尤布下的陷陣才戰勝了蚩尤,總而言之就是說以黃帝的實力,不可能戰勝蚩尤,肯定是借用了神力才戰勝蚩尤。
歷史中,黃帝在人們腦海里的印象十分仁德,而蚩尤從來都是殘暴不仁,《史記》中曾用一句一句話描述當時的蚩尤,「蚩尤作亂,不用帝命」。這段話的大致意思是,蚩尤為非作歹,不受王命,而黃帝一直為天下蒼生著想,深得民心。
其實涿鹿戰爭的開始并不是蚩尤和黃帝先開始的,而是炎帝的姜姓氏和九黎部落先發起的戰爭,原因是爭奪一段適合耕種和放牧的中原地帶,大概就是現在的豫東地區,為此蚩尤和炎帝爆發了一場世紀大戰。
當時蚩尤有一把很厲害的寶劍,據說這把寶劍能斬除生靈萬物,無論面對多強大的敵人都能使對方敗下陣來,蚩尤就是利用這把寶劍將炎帝打敗了,使炎帝帶領部落治好退出搶奪豫東地區。
說到現在不得不具體說一下阪泉之戰,因為這是一場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具有意義的戰爭,根據《史記·五帝本紀》中原文記載:「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征。于是軒轅乃習用干戈,以征不享,諸侯咸來賓從…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咸歸軒轅。 」
其中的大概意思就是說在神農氏末期,農業文明時代已經走向衰敗,為了部落更好的生存下去,炎黃開始向外征伐不料和黃帝產生了沖突。這場戰役就發生在阪泉之野,當時黃帝是采取了以火攻擊的戰略,將炎帝打敗在阪泉。
炎帝失敗后甘愿俯首稱臣與黃帝結盟,從此展開了兩人的英雄時代,由于之前炎帝被蚩尤打敗了,炎帝的姜姓底盤被蚩尤的九黎部落所占據了,炎黃兩人結盟之后黃帝為了給炎帝報仇于是找到了蚩尤,就此爆發了涿鹿之戰。
因為九黎部落起源于黃河一帶,生產兵器各方面比較發達,所以即便是炎黃兩人結合起來對抗蚩尤,蚩尤也絲毫沒有甘拜下風,逐鹿之戰來來回回經歷了九次才結束,據《山海經·大荒北經》中記載的結果是傳說在九次大戰的最后黃帝找來了深海應龍準備蓄水攻擊九黎部落。
蚩尤則請來了「風神雨神」讓其掌管天地氣象,操縱風雨淹沒黃帝軍隊,後來天女下凡止住了風雨,蚩尤一時間沒有了防備,黃帝帶人立即進行攻擊,直接斬殺了蚩尤取得了勝利。
黃帝之所以斬殺蚩尤是因為蚩尤天性殘暴,不會像炎帝那樣俯首稱臣,如果放過蚩尤的話蚩尤很可能會趁機報復,還有一個原因是黃帝問了給生靈萬物一個交代,逐鹿之戰堅持了那麼久有很多人無辜犧牲在戰爭之中,面對戰爭后凄涼場面最好的交代是將蚩尤置于死地。
黃帝與蚩尤之間的逐鹿之戰是中華民族歷史上不可磨滅的重要時段,蚩尤作為三位祖先之一,雖然他的身份受許多人爭議,但他的英雄事跡一直存在中華民族的文化當中,即使他最后落敗被黃帝殺了,但他的勇氣和戰斗精神值得大家學習。
黃帝殺了蚩尤可能是為了保護自己的部落的安全,也可能是對蚩尤的仇恨太深,不管出于什麼原因,這段歷史還有待大家去深究,以更深度的理解中華民族的產生和演變過程。
蚩尤死后炎黃二帝將九黎部落收復了,他們之間冰釋前嫌和平共處,慢慢的成為了一家人,經歷了時間的演變就呈現了現在的華夏民族,部落的首領黃帝從此坐上了天子的寶座,為日后統一中原奠下了基礎,從此華夏進入了嶄新的歷史時期。
本期文章到這里就結束了,不知各位讀者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我們下期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