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個朋友,最近因為睡眠不好,特別的煩惱:
「為什麼孩子晚上就不能好好的睡一整覺呢?一歲前哭鬧我還能忍受,他現在都2歲半了,晚上為什麼還要起來鬧幾次呢,我真的是神經衰弱了。」
她說她的兒子從小都是和她一起睡的,晚上又有喝夜奶的習慣,一醒就要找媽媽,所以她根本沒辦法保證自己的睡眠,白天又要做飯洗衣帶孩子,真是快撐不下去了。
我們都勸她跟娃分床睡,先給孩子一個適應的階段,但是她又舍不得、不放心孩子自己睡,怕孩子害怕、起夜、蹬被子著涼。「雖然很疲憊,但是我還能堅持,不能委屈了孩子,好無奈啊。」
有多少寶媽,擔心孩子自己睡覺不行而一直強忍著陪娃一起睡,不忍心分床的。
特別是家里有多個孩子的寶媽,不僅要照顧小的,還要顧及到大寶的感受,每個孩子都要公平對待,寶媽恨不得自己能分身。
●每當提到分床或者分房的話題時,不少家長都有自己的難言之隱:
「我兒子4歲半的時候,竟然主動跟我提出來自己睡,他說老師講的得自己睡覺,我當時還有些接受不了呢。
兒子自己睡的第一天,我擔心的一晚上起來3次偷偷看他,沒想到他居然睡得特別香,我好懷念陪兒子睡覺的時光啊。孩子太獨立了,我反而有些失落感。」
「我家老人堅決不同意和孩子分床,婆婆說分房會讓孩子沒有安全感,覺得家人都不喜歡她,這對孩子太無情了。搞得我真是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我當時下定決心和女兒分床睡之后,就去買了很多繪本、下載了視訊,給女兒灌輸自己睡覺的各種好處。大概歷時1個月,女兒終于同意自己睡了,當時女兒才2歲啊,她都能明白要自己睡的道理。所以,不是孩子不能自己睡,而是父母不想接受和改變現狀。」
★為什麼要讓孩子分房睡?
首先,讓孩子分房睡,可以培養他們的獨立性、自信心和責任感,這對他們日后的成長具有非常積極的影響。
其次,孩子和父母分開睡,也可以提高夫妻之間的親密度,而夫妻感情的穩定也能夠增強家庭的凝聚力。
再次,孩子的睡眠質量會更好,如果孩子和父母在同一房間睡覺,那麼父親打呼嚕或者家人翻身、起床等聲音,會相互干擾到他人的睡眠,從而導致彼此的睡眠質量都下降。
而分開睡,反而能夠保證周圍睡眠環境的安靜,可以避免被干擾的情況,孩子睡得也會更沉。
很多父母總是擔心孩子自己睡覺會睡不踏實,于是各種不忍心,一直不敢和孩子分房睡。
其實,孩子并沒有父母想象的那麼脆弱,而且分房睡也并不是那麼的難。
當父母能夠接受孩子自己睡的時候,其實就已經勝利了70%了,剩下的就是父母來引導孩子了。
這才是讓娃分房睡的最佳年齡,不是3歲和5歲,很多家長都忽略了當孩子達到一定年齡之后,他們便有了個人空間的意識,有了自己的小秘密或者想要有一定的私人空間,來證明自己長大了。
但是每個孩子身體和心理發育的程度不同,所以,分房睡也并沒有一個具體的時間。
►通常孩子滿足以下這幾個條件時,才是比較適合分房睡的最佳時間。
●孩子主動提出自己睡的時候當孩子認為自己長大了、有自己的主見和想法時,他們便很想要證明自己不需要爸爸媽媽的幫助了,于是便想通過自己的獨立來展現自己。
比如要自己睡覺、自己吃飯、自己洗澡、自己挑選喜歡的東西等等。
當孩子有了獨立意識的時候,父母就要識趣的適當的放手,給孩子獨立和成長的機會與空間。
●看孩子的反應有些人會說,孩子3歲上幼兒園就要分房睡了,要不然影響他們對異性的認知。
也有些人認為,孩子6歲必須分房,要不然他們都上小學了,是大孩子了,還要依偎在爸爸媽媽的身邊,會早熟的。
想要和孩子分房睡之前,父母最好試探性的向孩子先提一提,然后根據孩子的反應,采取不同的措施。
如果孩子接受了,不管是猶猶豫豫還是斬釘截鐵的答應,父母都要給予孩子鼓勵和表揚,夸獎他們長大了、懂事了,讓孩子有信心面對自己的成長和未來。
如果孩子不同意,無論是哭鬧的反抗還是委屈的拒絕,父母都要耐心的解釋,不是父母不愛他們了,而是分房對他們有很多的好處。
給孩子循序漸進的灌輸自己睡覺的思想,也要給孩子一個適應的時間。
父母切不可不管不顧、操之過急的急切分房睡,否則容易讓孩子內心害怕、安全感缺失,從而影響親子關系以及孩子性格的形成。
辣媽語錄:
家長平時要多給予孩子支持和鼓勵,用愛溫暖孩子。
一個內心有安全感的孩子,在面對自己要獨立的時候,往往能夠更平穩的應對和接受。
在他們出現困難時,也能夠進行自我調節,因為他們知道父母不會離開他們,會時刻保護著他們的。
當孩子感到恐懼或不安時,家長要盡量給予耐心和理解,可以跟孩子一起討論他們的擔憂并找到解決的方法,讓他們感受到被關注和被支持。
相信孩子在家長悉心的引導下,會慢慢的適應和度過這一階段,變得更加勇敢和優秀。
家長們,你是在孩子多大的時候和孩子分房睡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