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曹操之所以能夠擊敗劉備、呂布、袁紹、袁術等軍閥,他主要靠的是八個曹魏宗親大將和五個外姓將領。這五個外姓將領分別是前將軍張遼、右將軍樂進、安遠將軍于禁、車騎將軍張郃、右將軍徐晃,被陳壽寫在同一篇傳記中,合稱為「五子良將」。通過名稱可知,這五位將領都是「良將」,善于謀略,指揮大軍作戰,而不是和蜀漢五虎上將一樣,在兩軍陣前較量。
但是在三國演義中,武將們除了指揮兩軍作戰,還需要在兩軍陣前單挑。如果只論武力,曹魏五子良將如何排名呢?其中誰最厲害,誰最差呢?徐晃最厲害,于禁最差,依據演義中相關內容,分析如下。
第五:于禁
于禁,在五人之中戰績最少,也沒什麼戰績。他曾和張飛在徐州交戰,打了數個回合,便敗走,在濮陽城外,于禁和樂進兩人聯手,也抵擋不住呂布。潼關之戰中,于禁在馬超手下僅僅堅持了八九個回合,便敗歸本陣。于禁還誤傷一人,他原本要偷偷射馬超,結果卻射中韓遂手下部將李堪。看看于禁的戰績,慘不可言,頂多勉強算一個普通的二流武將,因此排在第五位。
第四:樂進
樂進在正史上的戰力很高,很有膽識,每次戰斗奮勇當先。但是演義中,樂進的表現便遜色多了,只有寥寥數場戰斗。濮陽城之戰中,樂進和呂布手下大將臧霸交過手,兩人大戰三十回合,不分勝負。
濡須口之戰中,樂進大戰東吳猛將凌統,五十回合不分勝負。樂進的箭術還不錯,在定陶之戰中除掉成廉,冀州之戰中除掉郭圖。樂進的戰力比于禁強一些,至少除掉兩人,是一個比較強一些的二流武將,在五子良將之中排第四位。
第三:張郃
張郃,原本是和顏良、文丑齊名的河北四庭柱之中的猛將,但是他的表現和顏良、文丑兩大上將比起來,卻差遠了。張郃在前期,屢次被五虎上將暴打,如他被馬超二十回合擊敗,被趙云三十回合擊退,被張飛胖揍一番,等等。
但是,張郃也有一些斬獲,他曾在陽平關除掉張魯大將楊昂,還在巴西之戰中除掉張飛副將雷銅,街亭之戰中打得馬謖潰不成軍,奪取街亭。張郃是最后一位逝去的五子良將,他在后期,尤其是趙云走后,是當時的第一高手,打遍天下無敵手,連諸葛亮都忌憚,一定要除掉張郃。張郃是一個比較弱一些的一流武將,在五子良將之中排第三。
第二:張遼
張遼,是五子良將之首,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戰績,一半靠指揮大軍作戰,另一半靠戰場單挑。本文重點看看張遼的單挑戰績。他曾在官渡之戰中和張郃大戰四五十回合,不分勝負。他還和東吳的兩個猛將戰成平手,其中和太史慈七八十回合戰平,和凌統五十回合戰平。
張遼的斬將數量也比較可觀,如袁紹手下將領蔣奇救援烏巢時,被張遼斬于馬下,沮鵠被張遼射中,翻身落馬,就連烏桓單于蹋頓也被張遼斬于馬下。在赤壁之戰中,張遼一箭射中前來詐降的黃蓋,保護曹操逃走。
因此 張遼雖然和張郃戰成平手,但是他靠著如此眾多的戰績排在張郃前面,是一個比較強一些的一流武將,在五子良將之中排第二。
第一:徐晃
徐晃,在五子良將之中,單挑戰績最耀眼,也是戰力最高之人。他曾和關羽、張飛、趙云、黃忠、許褚、龐德、顏良、文丑七個超一流猛將交過手,尤其是和其中的關羽八十回合戰平,與許褚五十回合戰平。
徐晃的斬將記錄也不差,曾除掉郭汜手下部將崔勇,在箕關之戰中斧劈李樂,還在黎陽之戰除掉汪昭,南皮之戰中斧劈彭安,冀州之戰中生擒審配等等。
因此,徐晃的武功勉強達到準超一流武將水平,在五子良將之中排第一。
結語
如果只論戰力,五子良將的排名將會重新洗牌,其中徐晃的戰力最高,超越張遼,排在第一,第二是張遼,第三是活到最后的張郃,第四是小個子樂進,第五是于禁。
(本文主要參考《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