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ophis是一顆小行星,中文名為毀神星,它最初在2004年被發現,連續17年被認為是最危險的小行星。這顆近地天體也被稱為99942號小行星,直徑約為340米,有足夠的能力對地球表面造成嚴重破壞。
毀神星的直徑約為340米,它的軌道位于地球和火星之間,且與地球軌道有交叉點,因此引起了科學家的強烈關注。2004年剛發現它時,科學家曾經認為它在2036年很有可能與地球發生碰撞。
然而,隨后的觀測和計算表明,2036年毀神星撞擊地球可能性已經被排除,但它仍然有可能在未來的某個時間與地球相撞。為了更好地了解毀神星的軌道和性質,科學家進行了多次觀測和研究,并計算出了毀神星的運動軌跡和潛在的撞擊風險。
最初,科學家們不確定毀神星是否會與地球碰撞,這顆小行星在歐洲航天局的影響風險列表和NASA的哨兵風險表中連續17年位居榜首,這足可見它可能造成的危害有多大。直到2021年,毀神星撞擊地球的風險才被暫時排除。
這顆小行星多次掠過地球,不過這也給了科學家們近距離觀察它的機會。2021年3月5日,當毀神星遠距離飛越地球時,天文學家借此機會利用強大的雷達觀測,并以極其精確的方式改進了對其繞太陽軌道的估計數值,因此他們能夠自信地排除2068年以前毀神星撞擊地球的風險。
在2004年發現了毀神星之后,2005年,一個新的團隊加入到了毀神星的觀測行列中,該團隊使用偵察望遠鏡觀測,并通過小行星的顏色特性來確定其成分。該小組發現,這顆小行星類似于最常見的隕石,也就是普通球粒隕石,主要由石頭和硅酸鹽組成。
毀神星被歸類為S型石質小行星,另外它還含有多種金屬,包括鎳和鐵。
這顆小行星的形狀是細長的,由兩個裂片組成,就像一個巖石花生。別看它的直徑只有340米,但是能量巨大,根據2004年的目視觀察,研究人員計算出該物體在2029年撞擊地球的可能性約為百分之2.7。
這個數字看起來雖然很低,但對于「天外來物」來說,這個數字也足夠極端,足以讓天文學家認為它是一顆百年難遇的災星。科學家對毀神星與地球之間的撞擊進行了模擬,但因為這顆小行星寬340米,因此它撞擊地球的結果很難確定。
大小和速度是其能對地球造成多大影響的主要因素,但目標地點也很重要。如果撞擊發生在海洋中,可能會產生危險的海嘯,如果撞擊發生在陸地上,則會產生很多噴射塵埃,當然,還有一個需要被重點考慮的因素是人類與撞擊地點的距離。
毀神星撞擊地球的可能性只是被暫時消除,而不是永久消除,預計2029年時,毀神星會再一次掠過地球,相關的研究人員正在制定計劃以觀察小行星的通過。他們將從地面觀察毀神星,如果NASA發射的小行星采樣航天器OSIRIS順利的話,他們也將可以從太空視角觀察毀神星掠過地球。
人類面對小行星撞擊地球并非無計可施,首先,地球上有行星防御系統,這個系統的工作原理是在發現一個物體之后,它就會跟蹤測量來估計它繞太陽的軌道。大多數物體的軌道與地球軌道相去甚遠,系統可以很快排除任何碰撞的可能。
然而,其中一些被稱為近地天體的天體所遵循的軌道可能會將它們帶入地球區域,因此需要對這些天體進行更詳細地分析。科學家會在此時密切跟蹤近地天體并精確繪制它們未來的軌跡,以評估它們是否真的可以非常接近地球,甚至可能撞擊地球。
隨著系統幫助科學家獲得更多數據,軌道計算也會不斷被改進,直到可以最終排除近地天體對地球的影響。其次,如果真的發現一顆近地天體已經向著地球而來了,那麼地球可以派遣航天器充當它的絆腳石,以延遲或轉移潛在危險物體。
因為地球和近地天體都會在太空中不斷移動,改變小行星或其他天體的運動速度就會導致它錯過預先可能的撞擊點,所以用航天器當絆腳石往往會看到顯著的效果,這也被稱為「動力撞擊器」策略。
最后,如果一顆小行星或近地天體就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撞擊地球,核彈是唯一可行的選擇。這是一項已經存在的技術,經過一些改造,配備彈頭的火箭可以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從傳統發射台發射,并在距離撞擊物很近的地方爆炸,沖擊波將使小行星被推離其當前路徑。